王麗
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過程中,往往容易忽略到對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而學生人文素養是語文綜合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對學生語文素質的全面發展起著不可或缺的推動作用。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探究是眾多小學語文教師面臨的重要議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人文素養培養;素質培養探究
對于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探究是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負擔起自身的神圣使命,為學生打造全面素質培養的有效課堂,促進學生實現全方面發展,讓學生的人文素養得到全方位的提升。小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期間,提高自身的語文知識掌握能力,以及語文教材中文章的具體含義是必要的基礎部分,而學生要實現語文素養的綜合發展,就要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提升自身本身的道德品質,使其自身具備較高的品德修養。因此教師在實踐新課程教學改革和發展核心理念過程中,應盡可能的開發學生的智力,拓展學生思維,結合學生認知教學,讓學生接受全面良好的教育,促進學生學有所長,健康成長。因此本文從結合課文內容挖掘課文內容以及延伸課堂內容三個方面展開對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探求,希望對各位教師提供一定參考價值。
一、結合課文內容,培養學生道德素養
道德素養是人文素養的重要基礎部分,學生要實現語文素養的全面發展,就要首先奠基良好的道德素養。因此教師應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對于生命的完整性,尊重生命的價值,尊重生命的感受,重視德性修養以及糾正自身價值取向,承認文化多樣性。等多個方面進行培養。教師可以結合課文內容,通過引導學生對于生命行為的觀察和感受,引導學生首先形成對于生命完整性的認識,從而讓學生學會尊重生命,為提升學生的整體道德水平和人文素養打下堅實基礎。
例如,在教學《匆匆》課文期間,教師就可以從珍惜時間愛惜生命,觀察生命,認識生命這個大的角度來引導學生通過對于生命行為的觀察和感悟,形成對于生命完整性的認識。在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時間規劃安排自己的學習和生活之外,教師還拓展了學生的思考范圍,引導學生分享自己觀察小動物的生命行為,讓學生互相交流,自己得到的關于生命的啟示。如有的學生分享到有一次,我試圖將一只螞蟻放到水里,但是螞蟻不停掙扎,最后我忍不住放了它。螞蟻在夏天匆忙奔波尋找食物,這也是珍惜生命的行為。教師結合學生分享總結到:“螞蟻的努力和創造,用小小的身軀奏響了一曲完美的生命樂章。”諸如此類,教師從課文內容出發,培養了學生對于生命的尊重態度,提升了學生的道德水平。
二、挖掘教學內容,鼓勵學生主動思考
小學語文學科具有人文性和科學性,對于全面拓展學生認知視野提升學生認知水平具有重要意義。教師在結合小學語文教學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過程中應鼓勵學生主動思考。對于教師而言,教師可以挖掘教學內容,激活學生思維,促進學生想象,鼓勵學生發表意見并認真傾聽,讓學生從互動交流中,實現主動思考,進而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蝙蝠和雷達》課文期間,教師結合課文內容,鼓勵學生從實際生活所見所聞所知對課文中具體提到的仿生學進行聯想并舉例。教師從課文內容出發,從蝙蝠和雷達的內在關系讓學生從實際生活經驗中挖掘關于仿生學的具體食物,促進學生主動思考。學生結合自己的認知舉例出了“蛋殼拱形跨度大,但是整體不易碎,建筑學家模仿他造出了薄殼建筑設計,曲面建筑設計。”“蝴蝶的翅膀顏色不是固定的,科學家仿照他造出了迷彩服。”“章魚的吸盤吸力很大,能夠附著在其他物體上,我們生活中的吸盤也是這個原理。”又有學生舉例出了鯊魚流線型的身體和泳衣的內在聯系。,生的主動思考是從課文內容出發,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學生的人文素養。
三、延伸課堂內容,拓大學生思維廣度
語文教材中包含豐富的人文教育素材,教師要實現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發展的教學,就要認真挖掘課本中關于人文素養的知識,結合小學生年齡偏小,好奇心重,同時認知發展基于實踐生活經驗積累的特點,為學生指明探究的方向和思考的主題,通過組織學生交流,師生互動等方式,拓寬學生思維,讓學生有足夠的興趣和足夠的能力進行多方面思考探究。讓學生通過教師延伸課堂內容的指導教學下,認識到人與自然,自然事物,生命行為,人類情感等多方面的內容,加快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學《習作: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一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從生活細微處進行觀察和回憶,主動關注生活,表達自己的感受。為了延伸課堂內容,教師從習作主題我們眼中的繽紛世界開始。首先鼓勵學生分享和嘗試寫作,自己觀察的印象最深的景色事件人物,并從其特點開始進行具體描寫。在小組合作討論環節,組內學生普遍感興趣,從一個具體方面展開探究交流,但是教師鼓勵每個組員準備一個主題,提出一個主題,因而小組交流合作過程具有了多項性,有效延伸了課堂內容,在學生寫作期間,教師為了拓寬學生思維廣度,讓學生針對自己了解足夠多且感興趣的主題從多方面進行習作練習,這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發展。
綜上所述,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中發展學生人文素養的探究,就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結合課文內容,挖掘教學內容以及延伸課堂內容,三個方面,讓學生實現正確價值觀的建立,在課堂上實現主動思考以及學會交流,學會拓寬自己的思維廣度,從而在思想上樹立正確的對于人與自然、人與事物的認識,促進學生人文素養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尹春芬.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J]. 亞太教育,2016(13):20.
[2]倪海燕. 小學語文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和提高[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6(0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