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燕 吳喻 吉冬麗
胃癌即胃黏膜上皮細胞組織中出現的一種惡性腫瘤,胃癌寧湯聯合貝伐單抗為臨床治療該疾病的一種重要措施,可一定程度緩解胃癌患者病情,延長生存期[1]。研究表明,在專業治療的同時,加強對胃癌患者的專業護理有助于提升療效及生存質量[2]。然而,胃癌患者病情嚴重,對于護理工作的要求增加,常規干預措施難以滿足其需求及提升其依從性,選擇適合胃癌患者的護理方案已成為研究工作的重點[3]。人文關懷干預強調尊重患者的“護理中心”地位,通過生理層面、心理層面及精神層面安慰與鼓勵患者,予以慰藉,使患者重塑治療信心與希望,有助于改善預后[4]。近年來,醫院將人文關懷應用于胃癌寧湯聯合貝伐單抗治療的胃癌患者中,發現其在改善患者腫瘤標志物、治療依從性、心理狀態及反芻性沉思水平等方面效果明顯,現報告如下。
選取2018 年7 月—2020 年7 月在醫院接受診療的86例胃癌患者,均行胃癌寧湯聯合貝伐單抗治療,按照組間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則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3例。對照組中男25例,女18例;年齡37~74 歲,平均57.76±4.33 歲;腫瘤TNM 分期:26例Ⅲ期,17例Ⅳ期;文化水平:10例初中及以下,20例高中,13例大學及以上。觀察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35~74 歲,平均57.80±4.47 歲;腫瘤TNM 分期:27例Ⅲ期,16例Ⅳ期;文化水平:11例初中及以下,18例高中,14例大學及以上。納入條件:符合《胃癌規范化診療指南》中相關標準[5],且經細胞學、影像學與病理學確診;于醫院接受治療胃癌寧湯聯合貝伐單抗治療年齡18~75 歲;讀寫能力基本正常;預計生存期>6 個月;患者或家屬均充分知曉研究,且簽訂知情同意書。排除條件:合并感染性疾病或其他嚴重性并發癥;合并嚴重性臟器功能障礙;認知、溝通障礙;凝血功能障礙;精神障礙;過敏體質期;合并其他類型的惡性腫瘤。此研究滿足《赫爾辛基宣言》,且兩組胃癌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1 對照組 在胃癌寧湯聯合貝伐單抗治療的基礎上予以常規護理,措施包括向患者介紹胃癌知識、胃癌寧湯與貝伐單抗聯合治療機制、具體治療方法等,予以飲食指導,安撫患者情緒,引導其改變不良生活習慣。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的基礎上予以人文關懷干預。
(1)組建人文關懷干預小組:由科室護士長(1 名)、心理醫師(1 名)、主管醫師(1 名)及護理人員(3 名)共同組建起人文關懷干預小組,隊長職務由護士長承擔,組織成員展開定期培訓,內容涵蓋胃癌專業知識、治療方法與作用機制、患者心理狀況變化特征等,結合患者病情狀況、文化水平、心理狀態等制訂人文關懷干預計劃。
(2)人文環境干預:給予患者提供舒適、安靜、干凈且溫馨的干預環境,根據患者喜好對病房內飾進行合理布置,酌情擺放綠植,室內燈光、被套、床單等調整為暖色系。
(3)家庭人文關懷:加強與患者家屬的密切溝通,取得其配合,共同為患者提供專業服務,并囑咐患者家屬陪伴患者。
(4)心理人文關懷:密切觀察患者病情變化情況,了解其心理狀態與特征,加強與患者的密切溝通,耐心聆聽其主訴,鼓勵患者以樂觀情緒看待自身疾病及接受治療,積極克服負性情緒,邀請成功治療的病友回院進行交流,增強患者信心。
(5)知情人文關懷:酌情滿足患者對于自身病情、治療方案、干預措施、費用情況等方面的知情需求,使患者安心地接受治療與護理。
(6)延續性人文關懷:出院時,協助患者辦理各項手續,再次交代用藥方法,制定復診計劃及告知電話咨詢途徑,鼓勵患者及其家屬關注醫院公眾號,予以定期推送與疾病相關的專業知識。
(1)治療依從性:護理3 個月后,通過依從性指數評定兩組治療依從性。完全依從:依從性指數95%及以上;基本依從:依從性指數介于75%與94%間;不依從:依從性指數不足75%[6]。
(2)心理狀態:護理前、護理3 個月后,分別評估兩組心理狀態,通過HADS 表進行。該表含2 個維度:抑郁狀態(HADS-D)、焦慮狀態(HADS-A),分別有7 個條目,量表共14 條目,各條目均以0~3 分計,總分以0~42 分計,分數越高,即抑郁/焦慮情緒越突出。
(3)反芻性沉思水平。護理前、護理3 個月后,分別評估兩組反芻性沉思水平,通過CERRI 問卷進行,該問卷含2 個維度:目的性反芻性沉思(10個條目)及侵入性反芻性沉思(10 個條目),各以0~3 分計,得分越高,表明該反芻性沉思偏向越明顯[7]。
研究數據通過SPSS20.0 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組間均數比較采用t 檢驗;等級資料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的Wilcoxon 秩和檢驗。檢驗水準α=0.05,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兩組護理前HADS 表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3 個月后再次進行評定,兩組心理狀態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HADS 各分量表及總分均比對照組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兩組護理前CERRI 問卷中目的性反芻性沉思維度、侵入性反芻性沉思維度評分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護理3 個月后再次進行評定,兩組反芻性沉思水平均明顯改善,且觀察組目的性反芻性沉思維度評分比對照組高,而侵入性反芻性沉思維度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反芻性沉思水平比較(分)
胃癌是臨床上發病率較高的一種癌癥,具有預后難度大、病死率高的特征,統計表明,胃癌患者5 年的相對生存期約20%,已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常見病癥[8]。受疾病認知、疾病癥狀及擔心不良反應等因素影響,大多胃癌患者對于自身病情的了解不足,易產生緊張心理,心理應激反應增強,甚至出現消極性反芻性沉思,拒絕、排斥配合治療工作,依從性較低,不利于緩解患者病情,因此需重視專業護理工作的展開[9-10]。
人文關懷干預為近年來興起的一種護理措施,以關注“人”本身為主旨,立足于患者情感、人性及其精神,在尊重患者的基礎上,理解其情緒與行為,再根據患者具體情況采取針對性措施進行引導,以提升患者護理質量[11]。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護理后的治療依從性比對照組高,HADS 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人文關懷干預有助于提升胃癌患者的治療依從性,改善心理狀態。人文關懷干預中,由護士長、心理醫師、主管醫師及護理人員共同組建起人文關懷干預小組,進行定期培訓,不僅可豐富團隊成員對于疾病、治療方案的專業知識,根據患者情況制訂干預計劃,還可提升護理工作的有效性與科學性;通過加強人文環境干預,使患者在舒適環境中接受治療及干預,有助于改善患者身心狀況,使其生理、心理均處于舒適狀態,有助于緩解緊張情緒;通過家庭人文關懷,取得患者家屬的配合,鼓勵、理解及關心患者,使其感受到來自于醫護人員、家人的關愛與重視,可提升患者配合度,促進其治療依從性提高,從而充分緩解心理壓力,改善心理狀態[12]。
反芻性沉思即患者個體遭遇重大的創傷性事件后,尋求處理事件的方法及對于未來的思量過程,通過對創傷經驗進行深入總結,緩解創傷后應激程度,有助于創傷后成長水平的提高[13]。本次研究發現,觀察組護理后CERRI 中的目的性反芻性沉思維度評分比對照組高,而侵入性反芻性沉思維度評分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人文關懷干預有助于改善胃癌患者的反芻性沉思水平。通過心理人文關懷,進一步改善患者情緒,降低疾病、治療對于患者身心帶來的強烈沖擊,使其正視自身疾病,在主動配合醫護人員工作的基礎上,消除負性情緒,形成積極、主動思考的意識,參與到治療工作中。不僅如此,通過予以知情人文關懷,尊重患者的知情權,取得患者信賴,防止患者因不知情而產生緊張情緒;通過延續性人文關懷,確保患者出院后也能獲得專業護理服務及人文關懷,從而促進其反芻性沉思水平改善。
綜上所述,人文關懷在胃癌患者胃癌寧湯聯合貝伐單抗治療中的應用效果明顯,有助于提升治療依從性,并促使心理狀態及反芻性沉思水平進一步改善。但本次研究仍有諸多不足,例如納入研究的胃癌患者數量少,僅局限于醫院收治的病例,未作遠期隨訪,同時觀察指標少,主觀性強等。對此,因此后期需展開多中心研究,以有效驗證人文關懷在胃癌患者中的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