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員工入職5天就離職,公司也必須給員工上社保嗎?
員工入職,自公司用工之日起,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公司就有義務為其繳納社會保險。所以,即使員工入職僅僅5天就離職,公司也應為其繳納社會保險。這種情況下,如果公司不繳納社保,一旦該員工在這5天期間發生工傷,本應由工傷基金承擔的部分,都是要由公司方“埋單”的。
當然,也可以跟該員工進行協商。一方面,5天的工作經歷不那么好看;另一方面,如果員工離職后馬上找到新單位,也會影響到新單位的社保繳納。如果員工執意要公司方為其在職的5天繳納社保,可要求該員工將個人繳納部分補齊;如果他不愿意補齊,在該員工已經提交辭職報告的情況下,公司未繳納社保的代價最多也就是補繳而已。
我們公司發現,有一名員工在職期間有在外兼職行為,應該怎么處理?如果勞動合同上有員工不得在外任職的約定,可否按照違約解除?
首先,在勞動合同中進行這種約定是無效的。
在勞動合同中約定解除情形是企業的常見誤區之一。《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通過列舉的方式,列舉了14種用人單位可以單方解除勞動合同的情形,里面還特別提到用人單位和勞動者不得約定勞動合同的終止條件,但并沒有提到用人單位可以約定勞動合同的解除情形。所以,勞動合同的解除和終止只能根據法律規定依法執行,而不能自行約定。
其次,員工在外兼職,涉及公司的管理界限問題。如果員工在工作時間內兼職,公司可以從違紀角度進行處理;如果員工在工作時間之外兼職,就要看其兼職是否對公司或員工造成影響。如果未造成影響,又在工作時間之外,公司是沒有權利限制員工的;如果給公司造成了影響,或者對其本職工作造成了不良的影響,則可以從違紀或者“與其他用人單位同時建立勞動關系”角度入手進行相應的處理。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公司按照員工違紀進行處理,那么公司必須要有有效的制度和規定;如果按照《勞動合同法》的規定進行處理,則需要證明對本單位工作造成嚴重影響,或者指出后拒不改正。
我公司年底會發放一到兩個月的績效工資,也就是年終獎。年終獎發放依據是根據部門績效考核的結果決定的。不久前,某部門給一名員工的月度考核定為“不合格”,但是該員工并不認可,也不愿意在考核結果上簽字。怎么辦?
對于員工的考核,如果公司能夠做到以下幾點,考核結果并不需要員工的認可,如實告知給員工就可以了:
第一,有明確的崗位職責和工作內容。
第二,有明確及相對量化的考核標準,即什么情況下合格、什么情況下不合格。用人部門根據考核標準進行打分。需要注意的是,每個檔的評分都需要有相應的標準,舉個例子,如果某一項要打0—5分,什么情況下打0分,什么情況下打1分,都要有明確的依據,并需要事先加以明確。
第三,結合員工的實際表現得出考核結果。對于員工的表現,也需要有一定的證據支持。通常,我們建議定期進行績效面談和述職,肯定員工表現好的部分、一起就待改善部分制訂改進計劃,并落實到紙面。這樣不僅可以促進雙方溝通、幫助員工成長,還能取證。最后,明確考核結果。即多少分為合格,多少分為不合格。
綜上,如果公司事先對以上考核的要件進行書面確認,那么在員工考核后,只需書面告知即可;如果事先沒有經過確認,后續將考核結果與員工進行溝通,獲得員工的理解和確認,也是可以的;如果公司無法證明前述考核要件,就無法證明員工考核不合格,員工就有權利不認可。
我們所在的分公司不久將獨立成為一家新的公司,請問這種情況下是否需要和員工重新簽訂新的勞動合同?如果員工不同意怎么辦?
是否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其實主要看分公司分立成為一家公司,還是直接獨立成為一家新的公司。根據《勞動合同法》的規定,用人單位合并或者分立,不影響勞動合同履行。所以,如果所在的分公司經分立成為一家公司,那么,勞動合同就不用重新簽訂,只需把分立的信息通知到員工即可。
如果公司采用的是直接新設的方式,那么此時對于員工來說,就是先與一家單位解除勞動合同關系,再與另外一家單位新簽。公司面臨的問題就是如何將A公司的員工平穩過渡至B公司了。由于涉及解除,所以員工是有權利拒絕的。
那么,如何判斷公司到底是分立還是新設?這就需要與公司法務部進行確認。通常,公司分立需要經董事會作出方案并經股東會決議,具體根據公司的章程確定。
本期專家 勞達laboroot高級咨詢顧問 沈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