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寶忠 李海波

6月28日,在全國“兩優一先”表彰大會上,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分局天竺派出所黨支部被授予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
天竺派出所,位于首都國際機場西南側,轄區面積21.4平方公里,內有1個行政村、13個居民小區、10個別墅區,北京國際展覽中心新館坐落于此。作為守護首都機場外圍安全的第一道防線,天竺派出所素有“國門第一所”的美譽。
近年來,在北京市公安局、順義公安分局黨委及天竺鎮黨委的領導和關懷下,在歷任派出所黨支部和全體黨員民警的共同努力下,派出所先后榮獲全國優秀公安基層單位、全國公安機關愛民模范集體、全國青年文明號等國家級榮譽稱號,“首都文明單位標兵”、北京市“人民滿意的政法單位”、北京市政法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共青團北京市“青年文明號”等省部級集體榮譽稱號,以及市區級榮譽稱號30余個,并榮立集體一等功、集體二等功,收到群眾贈送錦旗320余面、表揚信170余封。先后有160余名民警榮立個人一等功、二等功、三等功、個人嘉獎以及其他榮譽稱號。
在這傲人榮譽的背后,天竺派出所全體民警一年365日的夜以繼日浸染其中,派出所全體民警秉承的忠誠初心與“國門精神”交相輝映躍然紙上,派出所全體民警的堅定信仰和錚錚誓言同生共鳴。
聞令而動,黨旗“引航”,布警就在最前沿
2020年年初,隨著湖北武漢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的打響,千里之外的北京,拱衛首都機場的天竺派出所率先響應。按照上級指示,天竺派出所黨支部強化旗幟工程建設,堅持“哪里有重大任務、黨團組織就建在哪里”,迅速行動,先后組建了隔離安置點臨時黨小組、疫情防控青年突擊隊、黨員服務小分隊等黨團組織,切實將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疫情防控工作的強大動力。
為切實抓好、抓實、抓細社區疫情防控工作,天竺派出所黨支部在當時采取了全體民警100%參與社區防控的措施。以班子成員為牽引,以社區民警為主體,所有民警全部沉入社區,積極參與村居小區出入口的查人驗證工作,為群眾站好崗、守好門。自疫情防控開展以來,天竺派出所在全市局范圍內先后做到“五個第一”,即第一個進駐隔離酒店,第一個參與機場入境人員分流,第一個執行疑似病人千里轉運任務,第一個組建外籍人員疫情防控宣傳隊,第一個推出多語言疫情防控宣傳畫冊。一年多來,天竺派出所全體民警勇擔重擔,全面配合屬地政府落實各項疫情防控措施,有效保障了天竺地區人民群眾生命安全,轄區疫情防控工作平穩有序。
以新國展入境人員分流點為例,天竺派出所特別選派了以民警張江為小組長的五人突擊隊。他們當中年紀最大的35歲,最小的才23歲。除了民警的身份,他們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中國共產黨員。在黨和人民群眾需要的關鍵時刻,用他們的話說,這樣的任務派到自己頭上,黨組織的信任就是一份榮耀。
風險有多大,張江和他的小分隊的毅力就有多強。困難重重,現場沒有一個人猶豫,更沒有一個人退縮。面對一些不理解、不配合的旅客,張江和他的小分隊坐到他們身邊,用最暖的誠意去消除戒備,用最真的傾聽去建設信任,用最實的行動去構筑安全。
先鋒模范,淬火成鋼。“警察在我的心中是神圣的。身為一名共產黨員,有責任為群眾做好服務,率先垂范,守護一方平安。”這簡樸至誠的話語道出了天竺派出所青年黨員民警的心聲。
固本培基,黨徽“標記”,口碑就在百姓中
警民情,魚水情。天竺派出所在充分踐行新時代“楓橋經驗”,發揮基層支部黨建引領作用和公安機關第一推手作用的基礎上,立足群眾需求,發揮角色優勢,從問題根源著手,著力化解各類矛盾糾紛問題,得到了轄區群眾的高度認可。
社區警務工作無小事。對問題隱患如何做到早發現、早穩控、早化解、早處置?天竺派出所黨支部在學習中發現、在探索中總結,形成了“發揮三方面優勢,當好三個角色,提升三個能力”的工作思路。一是發揮與群眾接觸廣泛的優勢,當好信息員,提升矛盾問題的預知預警能力。工作中,社區民警充分發揮與群眾接觸廣泛的優勢,及時發現各種不穩定的因素和苗頭隱患,及時進行風險評估,及時報告單位及屬地黨委、政府,及時進行化解應對。二是發揮群眾信任的優勢,當好聯絡員,提升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的能力。工作中,社區民警充分發揮群眾信任這一優勢,拓展和延伸服務管理,積極推動村、鎮基層組織主動作為,及時解決群眾合理訴求,積極化解小糾紛、小矛盾。三是發揮執法部門的專業優勢,當好參謀助手,提升矛盾問題依法化解能力。工作中,社區民警不斷提升依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做好法律政策宣傳工作,強化群眾遇到問題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觀念。
工作思路梳理了,群眾路線延展了,社區警務的口碑、黨支部的品牌、優秀社區民警的事跡,都在老百姓的口口相傳中聲名遠播。
常輝,天竺派出所社區民警代表之一,一個愛說、愛笑、愛管“閑事”的社區民警。他把“服務群眾”當成了自己的一個愛好,十幾年如一日。
時間回到天竺村回遷的那段日子,當時常輝一個多月吃住在回遷指揮部。忙什么呢?或是幫助回遷群眾與回遷工作人員、政府工作人員做溝通,或是解答各類政策性問題,或是調解家庭糾紛……說大不大、說小不小的這些事,也能讓他從早忙到晚。旁人不理解。常輝也不做過多解釋,只是輕描淡寫說了一句——“咱干的就是社區民警,力所能及的事情必須上,老百姓招呼的時候必須在,哪怕寬寬心,說點好聽的,老百姓心里也舒服。”寥寥數語,一位普通共產黨員的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社區里有大爺大媽趕上有事把家里的存折交給他,他原封不動。給老百姓墊付了醫藥費,他更是從不聲張。“存折是老百姓的隱私,我們不能碰。墊付醫藥費是一份情意,民警義不容辭……”樸實的言行,讓人肅然起敬。
在天竺派出所社區警務隊,還有很多像常輝一樣的社區民警,他們每個人都是一面旗幟。他們的集體出彩沒有固定的模板,他們的胸前卻都有一個共同的標志——明亮的黨徽。黨徽之下,不就是那顆恒定、恒溫的為民之心嗎?
攻堅克難,黨性“驅動”,傳承就在信仰間
天竺派出所新一屆黨支部接續上一屆黨支部的隊伍建設導向,通過建立實行“一月一研判”“一題一專項”“一項一鞏固”,集“立、破、建”為一體的“一月一攻堅”工作法,在破題中前行、在攻堅中成長,為圓滿完成各項工作提供了保障。
“一月一研判”,做到動態化“選題”。一是突出調查研究。以黨小組為單位,廣泛搜集黨員民警在黨建隊建和業務工作中遇到的難題和需要組織協調解決的困難。黨小組組長將問題梳理匯總,篩選出帶有普遍性、具有瓶頸性的重點、難點問題,有針對性地開展調查研究,查擺問題表現、剖析成因、研提對策,形成黨支部研判議題。二是突出民主決策。黨支部每月召開由支部班子成員、黨員民警代表參與的專題研判會,黨小組組長匯報重點難點問題搜集情況和調研工作開展情況,提出立項申請。與會人員從項目針對性、可行性以及工作措施、工作重點等方面逐一研提意見建議。黨支部書記匯總意見建議,提出立項建議,提請會議表決通過,確定月度攻堅項目。三是突出黨務公開。黨支部將月度攻堅項目內容在全體黨員范圍內進行通報,并向提出問題的黨員民警進行反饋,深入動員部署,廣泛爭取支持,主動接受監督,為攻堅項目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提供保障。
“一題一專項”,做到時效化“破題”。一是組織力量專項推進。實行月度攻堅項目責任制,指定項目負責人和專項攻堅力量,規劃攻堅任務“時間表、路線圖”,載明問題現狀、原因、改進意見、責任人及完成時限,以工作項目化、項目責任化、責任具體化舉措,推進攻堅任務落實。二是強化措施專項落實。任務推進過程中,不斷細化完善工作措施,對涉及項目的議事決策事項開通綠色通道,實行專項專議、隨有隨議;對涉及項目攻堅的重點工作,在人力、物力上予以優先保障,為攻堅項目的推進掃清障礙。三是限期辦結專項述職。黨支部建立動態跟進工作機制,時時掌握項目推進落實情況,以及取得的成果、成效和存在的問題、不足。在到達辦結期限后,黨支部召開結項評議會議,由項目負責人對攻堅任務落實情況進行專項述職,接受黨支部評估驗收。
“一項一鞏固”,做到常效化“建設”。第一步,建章立制。黨支部堅持把培育隊伍的戰略思維和長遠眼光作為一項重要建設內容,堅持立足當下、著眼長遠,把長效機制建設作為歷次專項攻堅任務的規定動作,作為解決問題的治本之策。第二步,納入考評。制度的生命力在于落實。建章立制后,黨支部根據制度規定,以及在專項攻堅中取得的成果、成效,廢除不合時宜的考評項目,將新制定的硬性目標完成情況以及攻堅成果成效、鞏固成效批量納入黨支部考評體系,螺旋向上提升工作要求和完成標準,確保“指揮棒”作用得到充分發揮。第三步,跟蹤問效。黨支部建立考評重點監測機制,在專項攻堅問題出現反彈、考評結果整體下滑時,啟動“回頭看”預案,通過調查研究再深入、整改措施再強化、機制制度再完善、考評內容再細化、工作標準再提升等措施查漏補缺,進一步鞏固專項攻堅效果。
通過實行“一月一攻堅”工作法,派出所黨支部充分調動了黨員領導干部的“關鍵少數”作用,充分保障了黨員民警的主體地位,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得到了充分釋放。
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讓幾代派出所民警恪盡職守的“護旗”之旅于歲月漫長中收獲了星光熠熠;讓每一位黨員民警可歌可泣的“扛旗”之舉于危難險重時展示了錚錚鐵骨。“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這是天竺派出所黨支部在“國門精神”鞭策下的一次集體式優秀,更是派出所黨支部對黨百年華誕的一份經典獻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