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丹婷

關鍵詞:城市閱讀驛站;公共圖書館;社會力量
摘 要:城市閱讀驛站是近年來公共圖書館響應國家全民閱讀號召建設的創新型服務空間,不僅具有基層圖書館的功能,還能夠提供休閑、娛樂等多元化服務。目前,我國許多城市都建設了城市閱讀驛站,文章歸納總結了部分地區城市閱讀驛站的特點,分析了其建設和運營模式,旨在為公共圖書館創新閱讀推廣工作提供參考。
中圖分類號:G258.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1588(2021)07-0110-03
1 背景
近年來,全民閱讀被多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國家提出了“推進全民閱讀,構建學習型社會”的發展戰略,《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文化服務保障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等法律法規的相繼出臺為全民閱讀工作提供了法律支持,國務院、文化部等部門發布的《關于加快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意見》《關于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建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為全民閱讀工作提供了政策指引。公共圖書館應作為我國全民閱讀推廣工作的中堅力量,突破傳統思維的限制,積極探索更加多元化、有吸引力的閱讀推廣方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國家圖書館老專家的回信中提出,希望國家圖書館能夠創新服務方式,推動全民閱讀,更好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近年來,廣東、江浙等經濟較發達地區對公共圖書館提出了更高的建設要求,開始構建實現均等普惠的公共圖書館服務體系。城市閱讀驛站是全新的圖書館建設、服務與管理模式,具有環境優雅、服務便捷、布點靈活等特點,且相較于傳統的公共圖書館,開放時間更長,服務范圍更大,能夠為基層群眾提供實時、便利的圖書借還服務。
2 城市閱讀驛站簡介
城市閱讀驛站是一種由公共圖書館和社會力量合作共建的新型圖書館,其建設理念與總分館體系下的基層圖書館建設理念類似,在繼承了總分館體系優勢的同時,在資金、技術、選址等方面更具優勢。
2.1 與社會力量合作共建,減輕財政壓力
公共圖書館的建設和運營依賴于國家財政支持,但是基層政府難以應對增設更多圖書館的財政壓力。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合作建設城市閱讀驛站,可以有效減輕基層政府的財政壓力,降低運行成本,擴大服務范圍。
2.2 遠程操控與智能控制相結合,實現無人值守
目前,城市閱讀驛站靈活運用RFID技術和現代智能通信技術等手段,實現了無人值守的7×24小時全天候開放,管理人員可以通過集成控制平臺遠程操控站內的所有電子設備,站內的通風、溫控、燈光等設備能夠根據讀者數量及空氣數據自動開關或調節,既滿足了讀者的閱讀需求,又避免了資源的浪費。
2.3 選址靈活,方便改造
因城市閱讀驛站的設施設備高度智能化,故其在選址方面具有很強的靈活性,既可以建在商場、咖啡館、企業辦公樓等室內場所,又可以建在路邊、公園、工業園區等室外場所,真正實現按需建設和資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此外,城市閱讀驛站方便改造,可滿足周邊人群的多元化需求,如在站內開設茶吧、增設小商品零售區等,以隨時為讀者提供多種休閑娛樂服務。
3 城市閱讀驛站發展現狀
近年來,東莞、佛山、溫州、杭州、江陰、韶關和湖州等城市已先行建設了各具特色的城市閱讀驛站,其發展模式值得其他地區的公共圖書館學習借鑒。例如,溫州市于2014年至2016年間共建成了15家城市書房,組建了志愿者服務團隊負責書房的日常維護,截至2016年5月,溫州市的城市書房共計接待讀者95萬人次、外借圖書39.5萬冊、辦理借書證2.36萬張,得到了浙江省文化廳的肯定[1];江陰市提出了“一個立足點、兩項原則、三個階段、四個步驟和五項標準”的城市閱讀驛站建設思路,采用“公共圖書館+咖啡館”的模式開展相關服務,并成立了“三味書咖”城市閱讀聯盟[2];佛山市南海區于2013年開始開展讀書驛站的建設工作,截至2017年,南海區已建成了137家讀書驛站,覆蓋全區的各個角落,南海區的讀書驛站在2016年被廣東省文化廳列為“第二批創建省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項目”[3]。東莞市建設城市閱讀驛站的時間較晚,截至2019年5月,僅有6家城市閱讀驛站建成并對外開放,在東莞市政府和有關主管部門的指導和帶領下,東莞圖書館計劃在未來持續建設更多城市閱讀驛站,為市民提供高品質的休閑及閱讀服務[4]。
4 社會力量參與城市閱讀驛站建設的合作模式
城市閱讀驛站的建設分為場館建設和圖書資源投入兩個部分,場館建設包括館舍的建設或改造,以及購買硬件設備等設施建設,圖書資源投入主要包括文獻資源的采購或調撥,以及圖書借閱設備的購置。根據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分工的不同,城市閱讀驛站的建設可分為五種不同的合作模式。除表1所示的五種合作模式外,還有場館合作建設、圖書資源單獨投入或場館單獨建設、圖書資源共同投入等合作模式,但都屬于表1所示五種合作模式的特殊情況,因此不再單獨闡述。
表1 城市閱讀驛站建設合作模式
模式序號場館建設圖書資源投入模式一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合資共建
模式二社會力量獨立投入公共圖書館獨立投入模式三公共圖書館獨立投入社會力量獨立投入模式四公共圖書館全資建設模式五社會力量全資建設
4.1 模式一:合資共建模式
模式一為公共圖書館與社會力量合資共建模式,城市閱讀驛站建設過程中產生的一切費用及其他投入由公共圖書館和社會力量平均分攤或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攤,既可以將城市閱讀驛站建設涉及的全部事項按照一定標準分成不同的模塊,由合作雙方各自負責不同的模塊,也可以由其中的一方先行完成總體建設工作,另一方按照事先約定的分攤比例支付相應的建設資金。無論選擇何種分攤方式,合作雙方都需要通過簽訂協議等方式明確自身的權利和責任,以減少意見分歧,提高建設效率,避免重復投入造成的資源浪費。
4.2 模式二和模式三:獨立投入與合力建設相結合
獨立投入與合力建設相結合的合作模式是指將場館建設與圖書資源投入視為兩項獨立的工程,由公共圖書館和社會力量分別獨立負責,最終建成完整的城市閱讀驛站。由于公共圖書館在圖書資源的篩選、采購和加工等方面更加專業,故城市閱讀驛站的建設更傾向于采用模式二的合作模式,如:佛山市高明織夢自助圖書館的場地由高明織夢電腦科技有限公司負責建設,且裝修、購置家具、設計標牌、購置設備及開放過程中產生的水電費、通信費等費用全部由該公司支付,其在合作期限內的總投資超過26萬元[5]。相較于模式二,模式三更適用于學校、書商等自身擁有豐富圖書資源的社會機構與公共圖書館展開合作。
4.3 模式四和模式五:單方全資建設模式
單方全資建設模式即公共圖書館或社會力量單獨投資建設城市閱讀驛站,在建設過程中,另一方僅根據特定需求提出參考性的建議或意見,具體工程的實施由出資方全面把控。建設城市閱讀驛站的資金投入巨大,基于成本控制的考慮,模式四和模式五都難以被廣泛采用,一般僅適用于特殊情況下的城市閱讀驛站建設,如:希望將已建成的圖書閱覽室升級改造成為城市閱讀驛站的情況、社會力量希望在其機構內部開設且僅面向其員工開放的城市閱讀驛站的情況等。
5 社會力量參與城市閱讀驛站運營管理的合作模式
城市閱讀驛站建成后,需要采取科學的運營與管理方式,提供多樣化的讀者服務,才能正式投入使用,并持續吸引讀者到訪閱讀學習或休閑娛樂。城市閱讀驛站的分布范圍較大、數量較多,僅靠公共圖書館難以對其進行全方位的管理,因此,社會力量的幫助對于城市閱讀驛站的運營管理至關重要。
5.1 社會力量全面負責城市閱讀驛站的運營管理模式
社會力量全面負責城市閱讀驛站的運營管理模式即參與合作的社會力量全面負責一個或多個城市閱讀驛站的運營管理,不僅要及時發現并排除各類設備故障和相關問題,還要快速解決站內發生的突發事件[6]。各地政府可采取一定的激勵措施,獎勵參與合作的社會力量,如稅收優惠政策、資源回饋政策等。但是,為了避免部分社會力量為了優惠政策申請合作,而在實際工作中不作為的情況,公共圖書館應建立考評機制,公開信用名單,不定期對合作的社會力量進行抽檢,及時撤換考評不合格的合作者。
5.2 社會力量以志愿服務團隊形式參與城市閱讀驛站的運營管理模式
城市閱讀驛站雖然能夠實現無人值守,但整理書架、清潔衛生等工作仍需要專業人士完成。公共圖書館可面向全社會招募志愿者完成這些工作,但這種方式存在人員流動性大、人員素質不高,以及服務時間、服務人數不固定等問題。因此,公共圖書館可與特定的機構、企業通過簽訂協議的方式開展合作,由合作方組織其員工前往特定的城市閱讀驛站開展志愿服務工作,公共圖書館僅需提供必要的指導,即可有效避免志愿者因不熟悉業務工作而產生的各種問題,節約時間和人力資源成本。
5.3 社會力量提供專業服務參與城市閱讀驛站的運營管理模式
城市閱讀驛站不僅應具有基本的圖書借閱功能,還應具有閱讀推廣和休閑娛樂等功能,社會力量的加入能夠使城市閱讀驛站實現全面發展。例如,學校、培訓機構、消防局、公安局等專業機構能夠為讀者提供技能培訓和專業閱讀推廣服務;具備經營資質的咖啡館、茶吧、小食店等餐飲公司可入駐城市閱讀驛站,為讀者提供餐飲服務;物流公司可為城市閱讀驛站和公共圖書館提供圖書物流服務等。與提供專業服務的社會力量合作,有利于公共圖書館打造出功能完善、持續吸引讀者的城市閱讀驛站。
6 結語
通過與社會力量的合作,公共圖書館使城市閱讀驛站遍布城市的各個角落,并持續穩定地為市民提供各種便民服務,有效解決了傳統公共圖書館服務范圍小、受眾群體有限等問題。目前,城市閱讀驛站仍處于初期發展階段,公共圖書館在與社會力量合作建設城市閱讀驛站的過程中仍存在亟待解決的難題。因此,公共圖書館應不斷探索城市閱讀驛站的建設模式及發展方向,使城市閱讀驛站在全民閱讀工作中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吳蛟鵬.社會力量參與溫州“城市書房”建設和運維的現狀分析[J].新世紀圖書館,2017(10):29-31.
[2] 宮昌俊,曹磊.江蘇江陰市:推動城市閱讀聯盟的實踐探索[J].國家圖書館學刊,2015(4):16-20.
[3] 瑚小雪,林國明,陳乃強.讀書驛站:廣東南海公共圖書館服務打通“最后一公里”探索[J].圖書館論壇,2018(8):117-121.
[4] 東莞圖書館.城市閱讀驛站[EB/OL].[2021-05-14].http://www.dglib.cn/dglib/csydyz/list.shtml.
[5] 張萌.公共圖書館領域PPP模式構建研究:以智能圖書館為例[J].圖書館雜志,2018(2):65-70.
[6] 魯方平.溫州城市書房建設與管理模式探析[J].圖書館研究與工作,2016(4):23-25.
(編校:馮 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