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建軍
摘 要:品格教育是人的道德素質核心,幼兒期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學習做人的基礎期。兒童的品格教育不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中,日益成為人們深入探討的話題。在幼兒園,根據3~6歲幼兒的年齡特點與學習方式,教師可以園所文化潤養品格,以體驗活動提升品格。而幼兒園可開展品格家長課堂,提升學校的建設與管理水平,實現家園共育。
關鍵詞:品格;品格教育;幼兒園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展素質教育,推進教育公平,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從家庭做起,從娃娃抓起”?!吨腥A人民共和國學前教育法草案(征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四條明確提出“實施學前教育應當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遵循兒童身心健康發展規律,培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促進兒童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為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奠定基礎”。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其中提出“教育評價要緊緊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教育評價要更加關注教育對象的身心發展、品德發展、學業發展,遵循教育規律,針對不同主體和不同學段、不同類型教育特點,科學開展過程性、綜合性、多元性的評價,強調對于不同學段學生的要求不同,評價內容也不同,幼兒園要重視孩子的健康成長與發展,養成良好的品德與習慣。品格教育作為幼兒教育的思政課,要從娃娃抓起,從家庭出發,通過家園共育方式,為孩子一生的發展奠定堅實、良好的基礎,成就孩子幸福卓越人生。
品格教育是培養幼兒美德、形成良好性格、促進幼兒心理發展的教育。實踐證明,3~6歲是幼兒良好品格培養的關鍵時期。品格決定命運,好的品格會成就孩子的幸福人生。2019年,濟南市槐蔭區第三實驗幼兒園成為全國兒童品格家園共育示范幼兒園,進行品格教育的探索和實踐。
一、 理念引領為“導”,家園共育為“向”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伙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與,并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作為幼兒園方,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喚醒家長的主體意識,轉變家長教育觀念,提高教育能力,形成1+1>2的強大教育合力,促進幼兒健康成長。家庭和幼兒園這兩個方面對幼兒的影響必須同方向、同步調,才能達到疊加效應。幼兒園要將品格教育做實、做深,提升家長學校建設與管理水平,實現品格教育家園共同體,讓每一個孩子受益于品格教育。
幼兒園要通過每一個學期品格教育啟動大會暨兒童品格家長學校開學典禮,讓家長意識到品格教育對幼兒成長與發展的重要性,了解品格家園共育的核心目標,保持家園一致的教育理念。發放《爐邊時光·品格家園共育需求調查》問卷,聽取建議,幫助家長獲得科學、系統的品格家庭教育知識與能力。
班級采用“線上+線下”雙師課堂的形式,讓家長從被動的傾聽到主動的參與。整個活動過程中,家長們認真傾聽專家講座,記錄所學內容與感受,并針對孩子的表現與老師進行交流與分享。活動后,家長通過實踐活動,把品格教育理念引導到孩子的日常行為。雙師課堂,既有效宣傳了品格教育理念及知識,也為家長提供了專業系統的教育方法。幼兒園的家園共育水平和家長家庭教育水平明顯提升,真正實現了家園一體化。
互聯網技術讓每一位教師學習專家教授的親自授課,提高教師研究質量和效率,同時幫助幼兒園建立品格家園共育學習共同體,以此形成良好的幼幼互動、師幼互動、家幼互動、家園互動。教師在學習中也提升了自身的品格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涌現出一批道德修養高、業務能力精、學習意識強的專業教師。
二、 環境創設為“目”,品格培養為“的”
著名的幼教專家陳鶴琴先生認為:“凡是可以給小孩子刺激的都是他的環境?!杯h境創設是促進幼兒能力、水平發展的有效條件,是實施品格教育的有效基礎,幼兒園要以無聲的環境教育人,讓環境會“說話”。走進幼兒園,猶如走進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搖籃,到處洋溢著優秀傳統文化的藝術氣息,能感受到中華文化的詩情畫意,園所將剪紙、泥工、皮影、京劇、泉城元素等滲透到環境。在幼兒園走廊布置與品格相關的兒歌及圖片,如“進餐”“排隊”“分享”等,用視覺語言提示幼兒養成良好的品格。
在創設班級品格環境及區域時,要遵循“兒童在前,教師在后”的基本思路。根據孩子的興趣、經驗及需要,提供材料;觀察兒童、調整游戲,兼顧不同幼兒的成長需要。班級教師明確品格的目的和目標,根據主題內容以及活動所蘊含的教育價值,為幼兒提供材料和相適應的環境。例如,在進行“合作”品格主題活動的時候,讓幼兒通過主題墻圖文并茂的提示,了解什么是合作。在圖書區我們還投放了《螞蟻和西瓜》《99個青蛙兄弟大搬家》《十四只老鼠挖山藥》《三個和尚》等繪本,美工區投放材料讓幼兒進行合作剪紙等,通過這些區域活動促進幼兒良好品格的養成,我們還在班級設置“合作小明星”獎勵等激發幼兒形成良好的品格。
三、 活動為“源”,體驗為“策”
心理學家皮亞杰強調:“兒童是在周圍環境的影響下,通過主體與環境的交互作用而獲得心理上的發展?!庇變禾煨院闷?,凡是新奇的事物、奇特的東西,都會使其產生好奇心,幼兒受好奇心的驅使就會通過活動來學習、體驗、成長。幼兒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方式——在學中玩、在玩中學。不同年齡的幼兒,在能力、需求、自我控制、習慣等方面有較大的差異:小班幼兒年齡小,經驗較少,各種能力也較弱,在活動時,可以由教師或家長帶領幼兒進行;而中大班的幼兒能力逐步增強,活動的開放性也逐步增大,教師可以適時介入或是不介入。在組織品格活動時,針對不同的年齡特點,教師可采取不同的策略方法,組織形式要有所側重,從而體現活動的層次性。
(一)創編兒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