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花
摘 要:如何強化學生學科核心素養,是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其中,高中歷史教師需通過教學活動培育學生時空觀念、史料證實、歷史解釋、唯物史觀等學科核心素養,這就需要教師以立德樹人為導向,加強教育改革,為新教法、新思路的引入鋪平道路,繼而增強學生歷史核心素養。文章探析批注式閱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策略。
關鍵詞:批注式閱讀;高中歷史;教學實踐
批注式閱讀主要指教師引領學生在獨立閱讀時對所讀內容進行感知,對思想感情、層次、特色、重點等方面加深思考與理解,能通過分析、歸納、比較等方法有更多收獲。高中歷史所需閱讀內容較多,學生通過批注式閱讀能抓住學習要點,為學生理解、記憶、運用歷史知識提供支持。然而,有些教師不重視引導學生采用批注式閱讀法,影響了學生自學能力及歷史核心素養個性化發展成效。基于此,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探析批注式閱讀法運用策略顯得尤為重要。
一、 批注式閱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運用的價值
(一)突出學生學習實踐主體地位
批注式閱讀強調學生獨立閱讀、自主思考、對比分析、歸納總結,為此運用批注式閱讀法展開高中歷史教學活動,能突出學生學習實踐中的主體地位,將歷史知識與學生思維融合起來,為學生高效學習提供支持。
(二)助力學生核心素養良性發展
一方面,批注式閱讀能增強學生信息處理能力、閱讀理解能力、自主學習能力,使學生核心素養得以發展;另一方面,在高中歷史課堂上,批注式閱讀能降低學生自學難度,讓學生有效理解歷史知識提供條件,繼而在歷史教學實踐中助推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使學生在歷史課堂上收獲頗豐。
(三)提升高中歷史教育水平
從表面上看,教師運用批注式閱讀法引領學生自學,是學生掌握歷史知識的有力舉措,屬于教育方法范疇,但這種方式
實則與教師教學觀的轉變關系緊密,這一方式以學生核心素養全方位、個性化、系統性發展為導向,調整教育方案,保障批注式閱讀條件充足,同時與其他教育方法協調統一,在此過程中,可以提升高中歷史教改水平,增強師資力量,積累教改經驗,為高中歷史教學實踐活動不斷發展奠定基礎。
二、 批注式閱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運用的關鍵
(一)教材
高中歷史教材中涉及諸多需要批注的內容,既涉及對知識的解釋,又是對重點內容的提煉,這就需要教師指導學生立足教材,運用批注式閱讀法,例如,教師在進行“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教學時,可將教材中與分封制、宗法制相關的內容視為批注重點,學生要從文中提煉出早期中國政治制度特點,感受中華文明,掌握歷史知識,根據批注內容解決具體問題,如“西周分封制的影響”“通過對比《大禹治水》《戴冠冕的夏禹》兩幅圖,說一說你所認識的夏王大禹”等,繼而運用批注式閱讀法完成學習任務,將教材內容轉變為學生歷史知識體系一部分,有效提高歷史教學質量。
(二)課標
新課標是教師運用新教法、新思想教書育人的必要條件,助力教師肩負教改責任、堅守教改底線、明確教改方向,為此,高中歷史教師要根據新課標,指引學生有效展開批注式閱讀活動,使學生探尋歷史真相,認識歷史規律,明晰歷史社會功能性,提高文化素質,傳承人類文明璀璨遺產,樹立正確“三觀”,增強創新精神、民族精神、愛國精神,認同有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中華優秀文化、黨政思想,使學生能在歷史教學實踐中全面發展。
(三)學情
歷史是對過去的記錄與總結,亦是對未來的警示,歷史雖與人類實踐、社會發展、科技進步息息相關,但與學生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一門學科。為使學生能主動運用批注式閱讀法,拉近歷史學科與學生距離,教師要依據學情加強教學設計,使批注式閱讀成為學生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例如,教師在進行“抗日戰爭”教學時,可結合學生喜好,將《八佰》等抗日戰爭題材電影背景、劇情等轉變為延展性材料,調動學生閱讀批注積極性,讓學生對抗日戰爭過程、意義、成因等方面有所了解。與教材內容相比,影視化語言更能吸引高中生,在批注式閱讀中,學生要冷靜分析抗戰歷史、激蕩愛國情感、傳承紅色文化、樹立民族自信心及自尊心,牢記侵華日軍罪行、斗爭主要史實、抗戰勝利價值等重點知識。
三、 批注式閱讀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有效運用的思路
(一)目標明確
批注式閱讀屬于研究性閱讀范疇,以主動探究視為核心,關注思維動態,期間學生要結合自身特點、閱讀主題、實踐經驗、知識儲備深入分析文本,與知識直接對話,針對文本加以闡釋、感悟、點評,通過勾畫文本,理順學習思路,注明思維軌跡,加強自主認知,使閱讀更有深度。基于此,高中歷史教師要明確學生批注式閱讀目標,引領學生有效運用該方法學習實踐。例如,教師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的誕生”教學時,可以“自由權利”為依托,對馬克思主義形成過程、背景、意義等知識加以探究、培育學生概括、歸納、分析等歷史思維、歷史解釋能力、增強四個自信視為批注式閱讀目標,為學生閱讀歷史知識指明方向,確保學生自主學習事半功倍,通過反思自身學習目標達成度,可調整批注式閱讀著力點,使學習過程主次分明、科學高效、以人為本,繼而運用批注式閱讀教法落實高中歷史教學目標。
(二)掌握方法
為使學生能善用批注式閱讀法有效學習及全面發展,高中歷史教師要幫助學生掌握相關方法:一是基礎性批注。對歷史教材中基礎知識進行勾畫,突出要點內容;二是感受式批注。在自主學習同時將個人對所學內容的感想記錄下來,便于加深印象,為課后對比分析、歸納總結奠基;三是點評式批注。對歷史規律、背景、意義等方面加以點評,凸顯個性化閱讀特色;四是聯想式批注。基于認知遷移,將新知識、舊知識聯系在一起,在此基礎上形成歷史知識脈絡,使學生成長型思維得以發展,為靈活運用歷史知識解決問題奠定基礎。除上述常用批注式閱讀方法外,仿寫式批注、補充式批注、疑問式批注亦可幫助學生學習歷史知識,提高學習效率,學生要在掌握有關方法基礎上,根據自身能力、學習需求、歷史素養合理選用批注手段,提高歷史學習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