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沛棟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社會保險事業的不斷推進完善,我們國家已經按照不同的群體,不同的人口結構,建立起了包含企業職工,城鎮和農村居民的各項社會保險制度。而最近幾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的完善和實施更是使得醫療保障體系達到了全覆蓋。但是,就企業而言,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為社會保險工作的主要管理部門,缺乏應有的認識,不重視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導致了企業社會保險管理的效率低下與混亂現象頻發的情況,損害了企業職工的利益。
關鍵詞:社會保險;人力資源;信息化;問題
在社會保險事業不斷發展,社會保險信息化建設持續推進的過程中,由于大型國有企業大多數為一些老企業,經歷了較長時間的發展與歷史性的改革,離退休人員較多,各崗位、各層次的人員較為復雜等因素,產生了大量的社會保險信息孤島,信息孤島使得各部門間數據資源難以共享,各方數據不能被及時充分地調用,導致社會保險部門辦事效率低下,并會引起信息設施重復建設、信息重復采集甚至決策失準等一系列問題,阻礙了社會保險信息化的進一步發展。
一、社會保險信息化的含義與主要特征
(一)社會保險信息化的含義
社會保險信息化在廣義上講是指整個社會保障體系的信息化,在狹義上講是指企業社會保險管理的信息化。社會保險信息化改革不僅是指社會保險信息之間通過信息網絡進行一種簡單的鏈接,更意味著整個社會保險管理思路的轉變,是將人力資源管理、社會保險管理、企業制度管理、財務信息管理等多方面管理進行系統整合,從而提高管理效率,提升管理精度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社會保險信息化是將社會保險工作中的采集信息、上繳基金、待遇核算、社保基金管理、社會保險信息統計等各項業務進行統籌管理,通過信息網絡技術將各項管理工作有機的結合形成信息互通。將財務信息與社會保險信息實現共享,將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人事信息與社會保險信息進行分級式的集中管理,做到分級有序、集中互通、以達到資源共享的目的。
(二)社會保險信息化的主要特征
企業社會保險信息一體化作為一項由企業主導,集信息收集、加工、處理、傳遞為一體的提供決策與服務的綜合性工程,主要具有以下特征。
1. 保密性與安全性。信息安全是信息共享能否健康穩步發展的前提,社保信息化建設要在多個層次上保障信息安全,并且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標準體系,滿足信息分級保護和等級保護的要求。
2. 開放性與可擴展性。社保的信息化建設不僅要滿足業務的近期需要,還要考慮到社保的遠期目標與任務,不僅要滿足企業人力資源管理單個部門的需求,更要考慮公司整體的運營與管理,為系統的擴展和升級留有空間。
3. 統一性與可管理性。社保信息化建設要實現從人力資源部到財務部、企業管理與法律事務部以及工會工作部的信息互聯、暢通,要做到統一規劃。圍繞公司社保信息系統的總體設計,建立統一的業務標準和管理規范,保障系統運行的穩定和可靠。
二、優化社會保險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我們可以看到,隨著社會的不斷變革與發展,信息化建設在改革發展的過程中也起到了愈來愈重要的作用。
經過多年探索,國有企業原有的社會保險信息管理系統發揮了一定的作用。但在系統的實際應用中,也暴露出一些弱點與問題,這就需要我們充分發揮信息化優勢,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對企業原有的社會保險信息管理系統進行適時、適度的調整與優化,從而使其更加適應經濟社會的發展與國家政策的調整。
企業社會保險信息化管理是我國信息化改革洪流中的一個小插曲,雖是小插曲卻有著很重要的歷史意義。一方面,從企業自身的發展角度來看,為了提高職工福利,建立多層次的職工保障體系,僅僅依靠基本社會保險是遠遠不夠的,這就需要企業建立并完善自己的補充社會保險制度及自己的商業保險保障制度,作為基本社會保險的重要補充來提高職工福利。另一方面,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作為社會保險管理的責任部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服務意識,積極完善職工的社會保險信息,為職工提供個性化、高效率、多層次的社會保險服務。
三、目前國有企業社會保險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統一管理協調機制
以神華新朔鐵路有限責任公司為例,當前各項社會保險業務的辦理主要由公司總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各子分公司的社會保險管理中的保險繳納、人員信息維護、社會保險基數核定都統一交由公司總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處理。這是一種自上而下的垂直化管理模式,這種簡易的管理模式雖然可以使得業務關系保持一一對應。但是對于職工的社會保險而言,每一位職工的情況存在特殊性和獨特性。由于,信息不能實現共享,而公司總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又缺乏統一的管理協調機制,這樣會導致公司總部的人力資源管理部門不一定能完全掌握每一位職工存在的特殊情況。
(二)社會保險基礎信息的維護及錄入質量需要提高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大多數國有企業進行信息化建設僅僅將軟件開發和信息基礎建設作為信息化建設的重點,在這幾個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卻忽視了基礎信息的維護及錄入這樣最基礎的工作。由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缺少社會保險工作人員,許多都是身兼數職,一邊從事薪酬、績效的管理工作,一邊從事社會保險工作,與被服務職工比例嚴重失調。以新朔鐵路公司為例,全公司近6000名職工,但是社會保險經辦專兼職人員僅有2名,比例為萬分之六。面對龐大的工作量,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只能依托各子分公司人力資源管理部門進行最基礎的信息采集工作。由于上級部門對基礎信息的維護及錄入不太重視,導致從事信息維護和錄入的人員往往都是兼職或者從其他崗位臨時抽調人員進行處理。這些人員沒有信息維護工作的相關工作經驗,計算機操作水平有限。在進行基礎數據錄入的時候,極易發生姓名錄入錯誤、身份證信息錄入不準確、職工參加工作時間、職工年齡等錄入錯誤。這些錯誤數據雖然占用著服務器存儲空間,但是卻無法有效利用,變成了垃圾數據,這勢必對職工的社會保險待遇的計算,對職工社會保險業務的經辦產生極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