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通實力”:對傳統國家實力理論的傳承與拓展

2021-09-05 03:01:18李振福鮑琦彭琰李香棟
創新 2021年1期

李振福 鮑琦 彭琰 李香棟

[摘 要] 對“通實力”與“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等傳統國家實力觀的概念、特點以及作用方式的異同加以比較,分析這些理論中“通”的成分和作用,并對“通實力”的概念及作用方式進行詳細闡述,進而說明“通實力”是對傳統國家實力理論的進一步傳承與拓展,最后針對世界各國如何發展“通實力”提出,要注重運用聯系和發展的觀點,只有真正地打通了各國之間的隔閡,才能進一步加強國際聯系與合作,實現共同發展。

[關鍵詞] 通實力;國家實力;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

[中圖分類號] D50?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3-8616(2021)01-0036-11

關于國家實力,最早的定義是“對他國意志以及行動有支配能力的力量”[1]。目前學界對國家實力的研究文章有很多,主要的研究方向可以概括為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對傳統國家實力理論進行的論述和分析。通過對“軟實力”的構成要素進行詳細的分析,對“軟實力”的功能體系進行論述[2];對國內外不同國家的“軟實力”的主要觀點進行評述,并在此基礎上區分廣義和狹義角度的“軟實力”的概念,以及對“硬實力”和“軟實力”之間的辯證關系進行分析,得出“硬實力”和“軟實力”相結合發展才是提升國家實力的有效方式,并以此為基礎對我國實力建設方面提出建議[3]。除了對“硬實力”和“軟實力”進行理論研究,也有學者對“巧實力”理論的由來以及具體內容進行論述,并以此為基礎提出“巧實力”對我國建設發展的啟示[4]225。二是以傳統的國家實力理論為背景對世界各國的外交戰略以及各國如何運用“軟實力”“巧實力”等發展本國實力進行研究。以“軟實力”理論為基礎,對中國及中歐部分國家的雙邊關系進行分析,得出由于中國與中歐部分國家對“軟實力”的運用是基于不同的價值觀,從而導致了雙邊關系中的政策分歧以及摩擦,并提出了可能解決這些分歧的嘗試性建議[5];對美國“軟實力”的作用方式進行歸納總結,并分析美國“軟實力”建設的優勢與劣勢,從而對我國“軟實力”建設給出建議[6]。除此之外,關于“巧實力”的研究多數是以奧巴馬政府的外交政策為背景,研究其“巧實力”的作用方式及對中美關系的影響等[7-8]。

目前,學界對國家實力的研究集中于對傳統國家實力理論如“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等方面進行分析,以及其在不同國家的作用方式,而國家實力理論的提出和發展與時代的變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合作共贏、互聯互通是當今時代各個國家共同發展的最有效手段,“通實力”的提出符合時代發展趨勢,能夠更深刻體現出國家實力的強弱。因此,本文在對傳統國家實力觀研究的基礎上,提出“通實力”的概念,分析其與傳統國家實力觀的異同,并闡述“通實力”對以往國家實力觀的傳承和拓展。

一、傳統實力觀到“通實力”國家實力觀的演化

“硬實力”的興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后,蘇聯等社會主義國家的崛起,使得英美等資本主義國家感受到了威脅,因此,由軍事及經濟力量構成的“硬實力”成為當時國家實力的主要表現形式。“軟實力”的概念則最早是由美國哈佛大學教授約瑟夫·奈于1990年在其著作《注定領導世界:美國權利性質的變遷》中提出來的。約瑟夫·奈認為,國家的綜合國力是由“硬實力”和“軟實力”共同組成的。其中,“硬實力”是一種支配性的實力,是一個國家經濟力量、軍事力量、科學力量的有形體現,指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力量。與之相對的“軟實力”,是“一種通過讓他人做他人想做的事情而獲得預期結果的能力”[9],是國家實力的一種無形延伸。綜合國力這一概念的提出使得各個國家對傳統國際政治力量的概念有了新的認識,“硬實力”和“軟實力”也由此登上了政治舞臺。“硬實力”與“軟實力”二者的概念是相對而言的,“硬實力”的作用方式更加直觀,主要體現在國家軍事力量、科學技術能力、經濟實力等方面的強弱,其主要特征及手段是在軍事領域及經濟領域以絕對的優勢向其他國家彰顯實力。而“軟實力”更多的是以一種無形的力量作用于國家實力中,主要表現為文化影響力、政治價值觀的吸引力和外交影響力等。其中,文化影響力是指以先進的文化吸引他人,使得其不斷地被同化,最終使得他人或他國認同本國的價值觀、思維方式等,并主動進行效仿;政治價值觀的吸引力是指人們對該國政策的認可度及向往程度;外交政策影響力是指國家所提倡的世界理想及其具體的外交舉措,外交政策同時也是國家文化與政治價值觀的具體實施手段,通過國家外交政策所表現出的價值認同,對國家的國際形象進行展現,其主要特征及手段是通過說服、引導和吸引等手段將自己的觀點、意愿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傳遞給對方,使其自愿地接受并改變其自身的想法,達到和符合己愿,并在潛移默化中逐漸發展和提升[10]。“巧實力”理論是在“硬實力”和“軟實力”理論的基礎上提出的,約瑟夫·奈認為“巧實力”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相結合的產物,主張對外靈活運用各種力量和手段抓住機遇、應對挑戰以維護國家的利益,除了強調軍事力量的必要性,他對聯盟以及伙伴關系也極其關注[4]239。“巧實力”不是“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疊加,而是兩者間的相互滲透和統一,是將“硬實力”中軍事及經濟方面的強制性力量與“軟實力”中文化、外交等方面具有滲透性的力量綜合起來運用,達到擴大其影響力、提高綜合國力等目的[11]。

對于世界各國的發展而言,國家實力伴隨著國家形態的出現而出現,依據社會制度、社會生產力及國民需求的改變而不斷進化。當今國際形勢中,仍存在著許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也出現了許多諸如地區局部沖突、恐怖主義、氣候變化、網絡安全、貧困人口等一系列問題,對現有國家實力的作用方式及其機理均提出了挑戰。另外,在當前的國際輿論中,面對新一輪的國家崛起,西方國家以“修昔底德陷阱”1為由,指責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家在刻意地發展“銳實力”,并針對性地提出“中國威脅論”等。面對國際環境日趨緊張的情況,原有的國家實力形式已經不能完全滿足時代發展潮流。以此為背景,本文提出符合現階段時代特征且滿足世界發展需求的一種互惠互利的國家實力觀——“通實力”。

二、“通實力”的概念、內涵及作用方式

國家實力的不同表現形式屬于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有著一定的時代局限性。目前,國際關系中存在著很多傳統及非傳統矛盾。顯然,在面對如今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及諸多國際糾紛時,單純地靠“硬實力”“軟實力”抑或是“巧實力”中的某一種實力是很難解決所有問題的,因此,亟須一種更為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新國家實力理論,對目前及將來一段時間的國際關系走向加以解釋說明[12]。

(一)“通實力”的概念

國家實力的發展理念應逐步由原本的物質形態向精神形態轉變,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等實體資源逐步演變成一種精神形態的資源能力,借助自身的天然稟賦資源和能力來發揮國家的影響力,完成相對應的國家發展規劃,實現國家利益最大化。其中,經濟貿易、交通運輸、科技通信、外交文化等成為重要的載體,國家實力的發展從注重資源本身的發展轉向構建聯通大體系發展,整合國家自身資源形成有效的合作機制,實現國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與國家能力的提升。國家實力的提升仍需要借助他國的實體資源以長補短,將外部資源轉換成自身的資源,形成關聯關系,實現各國的共同發展,構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因而,國家實力的含義應富有更深層次的內涵,即形成“通”關系,吸引、利用資源,擴展及發展國家權力,實現國家實力的可持續提升[13]46。

“通實力”的概念可以進一步概括為國家綜合利用所掌控的資源與能力,促進世界各國和各地區間的溝通、交互、理解,實現自身與他國協調和實力共同提升的綜合實力。“通實力”的概念源于國家成立的本源,將國家的含義予以拓展并放置于全球視野內,將“通實力”作為以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國家實力理念。因而,“通實力”是國家綜合利用所掌控的自身與外部的資源和能力,促進國家內部、各國家及地區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溝通、交互、理解,形成以“通”為基礎機制,進而構建更大系統范圍的共同體[14]。

那么,什么樣的“通”才能體現“通實力”的強弱?在現代國際關系中,國家間關系多邊多元,錯綜復雜,但總體來講,政治互信是國家間合作與交流的基礎,經貿往來是國家間合作的重要形式,文化交流與科技合作是未來國家間合作的發展趨勢。“通”的概念,要從影響力強弱的角度深入理解。簡單來講,“通實力”強調的是國家應該具備較大的影響力,或者國家有將潛在的關系或已經存在但較弱的關系發展成較強的關系的能力。也就是說,既要有足夠的資源和實力可以支撐本國的發展,同時也要有能夠對他國發展產生推動作用的能力。因此,“通實力”是具象資源與抽象能力的總括[13]51。

(二)“通實力”的作用方式

通過對傳統國家實力觀的研究,發現這些實力觀中,有著共同的特點,即“通”的成分所發揮的作用。“硬實力”理論中,國家實力發揮作用主要是通過有形力量的實施,擁有強大軍事、經濟力量的國家會使他國的行為以及政策等發生變化,使其能夠朝著本國利益最大化的方向發展;“軟實力”理論則是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使其他國自愿服從自己的想法;“巧實力”理論同樣是通過軟硬兼施的方式達到國家自身的期望。不管是哪種國家實力,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打通與世界其他國家的關系,并使國家自身的利益最大化。在傳統國家實力觀中,強權主義思想比較明顯,有著強烈的壓制色彩,而“通實力”是以構建聯通機制為基礎,主要依靠經濟貿易、交通運輸、科技通信、外交文化等手段,打造互利互惠、互利共贏的國家實力發展模式,以求同存異為基礎,在不危害他國既定利益的前提下,實現世界各國實力的整體提升和發展[13]52。“通實力”既能有效地避免雙重標準,又能對傳統國家實力理論中符合時代發展趨勢的內涵得以最大化的傳承。任何國家發展國家實力均需要有一套標準來進行衡量,而“通實力”的發展旨在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以發展自身實力為主要目標,同時兼顧他國實力的提升。“通實力”延續了“硬實力”中對經濟發展的高度重視,強調與世界各國的經濟貿易往來、交通運輸狀況等硬件因素,同時摒棄了“硬實力”采用的強制構建關系的方式,而是以一種求同存異為原則和以獨立自主為前提的方式構建國家間的關系。同樣是對“軟實力”中文化交流、政治外交影響力等因素的繼承,但“通實力”拒絕通過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吸引,使其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強行讓他國加入的“軟遏制”做法,而是通過合作機制建立一種相互依賴的關系,且發展的國家實力由合作雙方共享,進而推動國家綜合實力的提升。

三、“通實力”對傳統國家實力觀的繼承

“通實力”理論并非空想而成,而是基于對經典“硬實力”“軟實力”“巧實力”等國家實力理念的總結和概括,抽離出國家實力理念的本質要素,形成更具廣泛應用的國家實力理論。“通實力”理念繼承了傳統國家實力觀的發展理念,既關注了“硬”物質資源,又包含“軟”精神文化,進一步從本質上解釋了國家實力的含義與特質。同時,“通實力”理論符合當代的潮流趨勢,倡導獨立自主、合作交流、互利互惠,將有力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發展共識[14]。

(一)傳統國家實力觀的特點及作用方式

1.“硬實力”

“硬實力”發展的典型時期為美蘇冷戰時期,英美等擁有強大軍事、經濟等實力的國家,通過威脅、對峙等方式來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除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初期的局部戰爭,美國政府在后冷戰時期為了取得國家利益,在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以及局部戰爭中持續使用強硬的軍事發展策略。更具體地說,美國在2003年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對伊拉克發動武裝襲擊。同時,小布什政府將戰爭冠以“對恐怖主義的戰爭”名號,根除伊拉克獨裁者薩達姆·侯賽因并處理伊拉克戰爭帶來的后續危機。除了在軍事上對他國進行干預,“硬實力”在經濟領域的表現也十分突出。例如,美國等國策動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對伊朗實行制裁,限制與伊朗進行核武器、導彈、石油等資源的進出口貿易,以此來阻止伊朗可能的核武器計劃。

“硬實力”的主要特點即強大和強硬,以強有力的軍事、科技等實力來實現或保護本國利益的持續發展。毋庸置疑,國家發展離不開硬件的支撐,但僅僅依靠國家“硬實力”的發展是無法在現今這個時代站穩腳跟的。對于越南戰爭,美國在越南戰爭中贏了一場場戰斗,卻輸了整個戰爭,這不單單是戰略和政治的勝負,更是在國際政治舞臺中一次重要的博弈,美國的做法是與世界人道主義相悖的。對于伊拉克戰爭,美國實現了對薩達姆政權的打擊,但是不正當的發起理由使其國際形象跌至冰點。

2.“軟實力”

“軟實力”的興起時間為20世紀80年代末。冷戰結束后,多國都在深刻反思冷戰的弊端及國家實力的深刻含義,加之時代主題被進一步深刻理解,認為軍事、資源等實體實力已經發生轉移,權力被進一步轉移到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軟實力”應運而生,通過綜合運用國內的文化、制度等資源,向他國輸出社會制度、意識形態以及價值觀等要素,從而影響其他國家的發展方向及策略,最終實現本國利益的最大化。“軟實力”主要是對所擁有的資源進行柔性運用,不同于“硬實力”的發展方式,“軟實力”往往從內部影響、控制甚至瓦解目標。蘇聯作為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由15個權力平等的加盟共和國按照自愿聯合的原則組成。因為社會制度的不同,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丘吉爾發表的“鐵幕演說”及美國的“杜魯門主義”令蘇聯倍感威脅。同時,因為伊朗石油問題及希臘共產主義革命的問題,美蘇各自所在的集團分別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及華沙條約組織,形成蘇美冷戰的對峙局面。隨著全球社會的不斷發展,開放性政策的日益深入,西方思想逐漸滲透,蘇聯重“硬實力”、輕“軟實力”的問題逐漸凸顯,社會意識和價值觀受到嚴重沖擊,民心渙散,東歐各國在美國巨大的經濟利益引誘下,爆發顏色革命,發生了由社會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巨大震蕩,蘇聯于1991年宣布解體。

在“軟實力”發展過程中,我們不難發現“硬實力”的隱約身影。這兩種國家實力觀均是為了達到或者維護自己的利益,“軟實力”雖不像“硬實力”般直接的作用,但“軟實力”在實施的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雙重標準,即無法有效區分強制與非強制手段之間的界限,表面的非強制手段仍然不缺少侵害手段的存在,實際上明顯的強制手段又帶有非強制的色彩[15]。

3.“巧實力”

21世紀初“巧實力”的概念逐漸興起,“巧實力”強調“硬實力”和“軟實力”的綜合運用,且認為在“巧實力”運用的過程中,并沒有明確的分配比例,主要依靠決策者的軟硬兼施和靈活運用可以支配的所有政策工具,把握好“硬實力”和“軟實力”間的平衡,從而發揮出“巧實力”的作用。在奧巴馬任期內,運用“巧實力”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主要方式,美國開始將更多的“軟實力”融入外交政策中[16]。為了改善美國與伊斯蘭世界的關系,奧巴馬先后訪問了土耳其、沙特阿拉伯和埃及,并表示美國永遠不會與伊斯蘭世界開戰,同時在開羅大學演講時大量引用《古蘭經》中的經典詞句,以展現美國與伊斯蘭世界尋求新合作的誠意;訪問拉美國家,強調與拉美各國“平等的伙伴關系”,重啟與新興大國俄羅斯的關系,等等。奧巴馬在外交中對“軟實力”尺度的合理利用,使得美國的國際形象大大提升。同時,在國家“硬實力”作用的方面也把握著一定的尺度,奧巴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并不斷加大打擊塔利班“頑固派”和“基地”組織的力度;針對朝鮮半島的核問題,以文字形式承諾將動用包括“核保護傘”、導彈防御系統在內的全方位軍事力量向韓國提供“延伸遏制力”;對于中國,美國在軍事上向中國臺灣地區兜售武器,在東亞進行軍事演習,派遣艦隊進入南海,在經濟上違反世界自由貿易規則向中國征收高額關稅。奧巴馬政府在“巧實力”的戰略實施中,針對不同的地區投入了不同的軟硬實力比例:對拉美、伊斯蘭以及中東部分沖突較大的國家極力安撫;對歐盟等盟友表示歉意,并對伙伴關系加以鞏固;對于中國等與其未有直接沖突但核心價值觀存在差異的國家,以“友好和平”的方式相處,尋求最大限度的合作,以實現其自身利益。

“巧實力”是“硬實力”和“軟實力”在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正向產物,既吸取“硬實力”中對軍事及經濟方面的把控,又結合“軟實力”中以柔性的力量對國家政策、外交理念等方面的影響。“巧實力”的典型特點著重體現在靈活性和綜合性方面。“巧實力”的運用有著很大的靈活性,可以根據國家自身的條件或國家的需求進行變化和調整,能夠讓他國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減少發展中的阻力和障礙,達到所期望的結果。然而,“巧實力”雖“巧”,但其關鍵在于“軟實力”與“硬實力”的投入比例上,投入比例的偏差會使得“巧實力”作用效果產生較大差異,甚至出現負影響。奧巴馬政府在巴勒斯坦與以色列和談的處理上沒有任何的創新,并且由于美國過多地向巴勒斯坦以“硬實力”施壓,而使得阿拉伯國家大失所望;阿富汗與巴基斯坦的關系沒有因為奧巴馬的新戰略而得到好轉,反而因為增兵的做法使關系進一步惡化。“巧實力”在奧巴馬執政早期和末期作用效果的差異,也說明了“巧實力”戰略的局限性。

(二)“通實力”對傳統國家實力觀的傳承

通過對以往國家實力觀的梳理及總結不難發現,人類社會不同的發展階段有著不同的國家實力發展理念和國家實力發展戰略。“硬實力”“軟實力”與“巧實力”的產生都是基于特定的歷史與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不同的國家實力理念造就了不同的歷史現象。例如,在傳統國家關系中,國際戰略的基礎是軍事實力,戰爭成為國家政治的延伸,解決國際爭端問題最終還要靠軍事實力,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后國家軍事實力的強弱成為其國際地位的象征,英國、美國等成為當時的世界霸主[17]。“軟實力”是在冷戰結束前后,美國以如何確定自己的世界地位入手,抨擊20世紀80年代的美國衰落論,提出的國家實力理論,強調以文化魅力、意識形態和國際機構為依托的同化力,有效地控制政治環境,改變其他國家的行為選擇。“軟實力”的實施進一步鞏固了美國的世界霸主地位[18];而“巧實力”對于“軟實力”和“硬實力”兩種實力的綜合使用,也使得美國的國際形象及其在世界各國眼中的地位都有所改變。

新時期,西方發達國家憑借其在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的優勢,企圖控制世界政治、實現國家戰略的想法已經不太現實。“軟實力”的雙重標準問題日益凸顯,當新興國家憑借“軟實力”發展自身國家實力時,被詆毀成不顧別國利益以尖銳的方式實現自身國家利益。面對現如今的全球化治理難題和政治經濟新秩序重構,傳統的國家實力發展理念已經不能有效實現國家發展目標、解決全球的治理難題,國際社會呼喚產生一種更符合當今時代發展潮流的國家實力發展理念,進而實現人類命運共同體目標。

“通實力”的提出適時地解決了目前國家實力理論中與時代發展趨勢相悖的矛盾。“通實力”是在傳統國家實力基礎上發展而來的,與傳統國家實力相同,在“通實力”作用的過程中,對經濟發展水平,科學技術的先進程度等硬件條件,以及國家的外交政策和文化傳統等軟要素實現了綜合運用。而且,“通實力”也具有高度的靈活性和綜合性,為了實現國家間的共同利益,不斷調整合作機制,為國家間的共同發展提供了有利的視角和工具。

四、“通實力”對傳統國家實力觀的拓展

(一)理論拓展

“通實力”理論的發展內涵不同于其他國家實力發展理念具有雙重標準和冷戰思維。“通實力”的“通”將各國家有機連接,所構成的聯通機制從原則上來講既沒有雙重標準又能實現多贏。“通實力”強調雙方自愿形成發展關系,構建命運共同體,推動相關國家實力的共同發展。“通”機制的形成旨在以自愿吸引的形式促進各方發展,強制的吸引方式不符合時代主題也背離了“通實力”的發展內涵,借助強制的手段構造的“通”機制只是短暫的聯通,并不能有效吸引世界上的所有國家與其形成關系,更不可能有效地促進世界的聯系。總之,強制手段發展的國家實力是違背時代發展趨勢的假性國家實力發展觀,以自主參與、共同發展為前提的“通實力”才是符合時代潮流與民心所向的國家實力發展理念。

“通”機制的構建從本質上抵制以強制的手段構建相關關系,任何國家構建的“通”機制都需要考慮人類的共同利益。因此“通實力”是相關國家構建出的一種聯通的吸引和擴散機制。“通實力”強調構建關系的強弱需要從基礎影響力的角度進行考量,國家實力的大小是在比較中體現出來的。簡單來講,影響力大的國家具備更強的“通實力”,影響力大的國家更能將潛在的關系或弱關系發展成強關系,國家就會具備較強的發展潛力和國際影響力,從而發揮出巨大的影響作用,實現國家戰略目標與國家利益,即將潛在的資源轉化成實力,將觀念中的實力轉換為現實中的實力。

(二)作用方式及手段的拓展

“通實力”理論中構建“通”機制的載體形式不僅僅局限于具象的商品貿易、交通、人員、網絡等,或者常規的抽象政治、經濟、文化等形式,更涵蓋多元的載體形式,其關鍵在于形成一種有效且獨一的聯結機制,正如同“人類命運共同體”一樣,形成息息相關的“命運”關系,誰都無法逃避或誰都無法取代誰,誰都無法主觀地從單一方面把“通”打破或聯結到新的主體。“通實力”的目標與以往的實力理念有著明顯的不同,“通實力”主張建立一種互聯互通的方式化解沖突,積極有效地調節“硬實力”要素。“通實力”又是“硬實力”與“軟實力”內涵的最大延伸,強調不局限于特定的實力資源,而是從實力的本源出發,特別關注國家的吸引、輻射、影響,在整合和利用多元資源的基礎上,擴展相關國家的實力。“通實力”旨在建立人類命運共同體,更傾向于有效地解決國家與地區間的沖突和矛盾,增強國家內部的協調和統一,在自身發展國家實力的同時,構建世界共同體,進一步適應世界全球化與一體化的趨勢。“通實力”理論“通”的范圍,不僅僅局限于國家內部與國家之間,“通實力”國家實力理念中的“通”涵蓋國內、國際兩個維度,國家“通實力”建設在國內“通”穩固的基礎上,將自身的發展融入更大的世界范圍的系統中。

國家內部“通實力”的建設需要依靠自身的政治、經濟、文化、科技等實體資源的有效聯通,內部資源的聯通將有效地以優勢資源帶動弱勢資源發展,彌補自身缺點的同時推動國家實力的整體提升;國家內部的聯通更是將形成優勢地區的發展幫扶帶動弱勢地區的發展局勢,以先“富”帶動后“富”,促進國家內部的協調可持續發展,使得國家實力的建設更為合理和高效。同時,“通實力”的發展需要借助其他國家的資源,構建形成更大范圍的國際合作交流機制,推動經濟、外交、交通、科技通信等領域的合作,實現優勢互補,實現國家可持續性的實力提升。

(三)適應性方面的拓展

“通實力”是以世界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點的國家實力理念,是國家綜合利用所掌控的自身與外部資源與能力,促進國家內部、國家與世界其他國家間以及世界各國家地區間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的溝通、交互、理解,形成以“通”為基礎機制,構建大系統范圍的共同體。“通實力”的核心思想即以和平自主、求同存異、聯通融合等為原則,不刻意侵害他國利益來實現本國的實力提升。“通實力”意在將分散的權力主體打造成有機的共同體,載體形式將不局限于具象的商品貿易、交通、人員流動等,在具象的載體之上建立抽象的聯系,最終將世界各國聯結在一個緊密交織的“聯通網”中,國家間通過這張“網”可以更好地合作交流,實現共同發展。“通”的特性也表現出國家實力的建設不區分國別、民族,而正是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家在追求國家實力建設的進程中,進一步完善了“通實力”理論體系。從歷史的發展脈絡來看,誰能有效地聯通與控制,誰就有機會成為世界的聯通優勢國家。隨著時代的變遷,可以大致看出“通實力”的發展脈絡。封建主義時期的國家實力主要依靠經濟、文化的控制,中國與意大利曾把控歐亞大陸主要的經濟節點,絲綢之路的有效聯通機制,使得能夠控制“流動”的國家成為世界的強者。而后,隨著世界市場的形成,法國、英國、荷蘭等國家開辟的新航路也成為國家崛起的重要籌碼。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深刻理解時代的變更,認識到世界范圍內亟須一種穩定的經濟秩序,于是就建立起以各種媒介為主的國際聯系體系,在世界社會經濟交流中成為最為重要的關鍵節點,使得美國的國際綜合地位迅速提升。

“通實力”的發展,不僅僅局限于發達國家,更符合發展中國家的發展需求,是一種依據國家間普遍性規律的國家實力理論。因而,“通實力”有著更深遠的適應性,能夠更好地適應國內環境與世界局勢的發展變化。“通實力”理論內涵要求的“通”是廣義的,能夠更加有效地推動國家實力的提升和發展。

五、結論和討論

21世紀以來,國家間的關系開始發生了許多的改變,以往由英美等強國主導世界的關系已經逐漸淡化,新興國家的地位不斷提升。世界各國間交往頻率增強,逐漸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運共同體關系,彼此間的利益也在不斷地交匯融合,形成互聯互通的新型國際關系。世界舞臺也不再是強國的專利,發展中國家的群體性崛起使得國際權力越來越分散,世界多極化的進程也在不斷加快。近年來,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總量已經接近全球的40%,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0%[19]。世界經濟格局的重大變化,加大了發達國家的危機感,美國極力分化新興經濟體國家,在國際關系中更多運用“制裁”、極限施壓等經濟手段,但世界的發展趨勢并不會因為一個國家的阻撓就改變,合作共贏、互聯互通、共同發展已經成為了更具有說服力的方式,并且受到了許多國家的青睞。

在國際影響需求占主導的今天,“通實力”的發展不僅強調國際社會的互聯互通,也強調國內各領域的互聯互通。國際社會中,針對經濟發展問題,各國應該不斷擴展開放程度,加強國際合作,發揮跨國企業的溝通作用,讓各國經濟緊密聯系在一起,針對各類地區性問題甚至全球性問題,相關各國應該積極尋求利益一致,共同解決問題;在國內發展問題上,應主動發現并利用相關利益群體,在相互聯系中實現發展。例如,在交通強國建設過程中,除了發揮交通系統的作用,還應該注重與城市規劃建設、金融貿易之間的聯系,這是由于交通系統并不是獨立存在的,而是與城市規劃建設、金融貿易等緊密聯系的,在各領域的相互影響中,才能實現互聯互通、互相促進。

除此之外,還應在“通實力”的實踐中強調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各個國家在建設“通實力”的過程中,要注重聯系的觀點。在相互聯系中,注意各個方面資源的聯系和整合,提升國家實力。以前的封閉式發展已經不合時宜,將本國封閉起來必將造成與國際社會的脫軌,失去發展的機遇。只有將整個世界聯結成一張緊密的關系網,讓每個國家都發揮自己的作用,努力在國際關系網絡中找到本國的發展機遇和合作伙伴,積極將惡性競爭轉化為平等對話基礎上的良性合作。國家之間的普遍聯系使得“通實力”的建設更加必要,每個國家都會或多或少地面臨與周邊國家的爭端和問題,如何將聯系溝通的能力發揮到極致,加強不同國家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合作,成為一個國家實力強弱的重要標準。“通”可以分為不同的形式,既包括文化經濟的溝通和交流,也包括基礎設施等的連通,在目前的國家實力發展中,已經不再單純地發展軍事、經濟等實力,而是在國家綜合實力基礎上的互聯互通,在相互聯系的合作中共同促進國家實力的提升。

第二,在建設國家“通實力”的過程中,發展的觀點同樣重要。整個國際社會以及其中的每一個國家都在不斷向前發展,盡管會有曲折,但是整體的發展水平正在不斷提高。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國家實力有著不同的內涵和側重點。目前世界的主題是和平與發展,這也是“通實力”的重要內容,“通實力”是各國抵制霸權主義、強權政治的有力武器。在國家建設“通實力”的過程中,應該注重國家實力的發展變化。國家“通實力”的建設,最終目標為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使得國家與世界各國息息相關,建立和平的國際環境和穩定的國際秩序。各主權國家從更長遠的角度出發,實施和平發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正確的實力發展觀,謀求共通的開放創新、包容互惠的發展前景,促進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成為全球發展的建設者和推動者。

第三,各個國家發展“通實力”,需要先打通再增強。一個國家只有在不同區劃、不同領域加強聯系,共同發展,才能使國家總體實力得到提升。不同國家之間,在經濟貿易、政治組織、文化交流等眾多方面都存在各種形式的碰撞和影響,只有充分運用聯系的觀點,加強國際聯系與合作,實現各國在“通”的基礎上的“強”。一個國家“通”的能力增強了,就可以將自己原有的實力發揮到極致,這是國家實力發展的更高形式。另外,國家和國家實力的發展與國際社會環境密切相關,在不同的國際環境下,國家所發展的國家實力也有所不同,體現了國家實力與國家環境之間的普遍聯系,只有在相互聯系的發展中,才能發揮“通實力”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MORGENTHAU H J.Politics among nations[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5:5.

[2] 唐代興.國家軟實力的構成及其功能體系[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3):215-220.

[3] 武鐵傳.論軟實力與硬實力的辯證關系及意義[J].理論導刊,2009(5):23-25.

[4] 洪曉楠,李琳.約瑟夫·奈的“巧實力”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J].江海學刊,2014(3).

[5] 惠寧.美國文化軟實力建設的經驗與教訓[J].人民論壇,2017(3):114-115.

[6] 桂翔.美國軟實力的影響之道[J].國外社會科學,2009(5):63-69.

[7] 鐘龍彪.“巧實力”戰略與奧巴馬新外交[J].現代國際關系,2009(5):7-12,43.

[8] 駱郁廷.奧巴馬政府的巧實力戰略與中美關系[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10(5):94-99.

[9] 基歐漢,奈.權力與相互依賴[M].門洪華,譯.3版.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263.

[10] 李琳,洪曉楠.約瑟夫·奈的軟實力理論評析[J].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4):88-93.

[11] 李琳.約瑟夫·奈“軟實力”理論及其對中國的啟示[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14.

[12] 李振福.“通實力”與“一帶一路”通道建設研究[J].學術探索,2019(9):34-43.

[13] 李振福,劉同超.北極航線安全的通實力視角研究[J].學術探索,2019(6).

[14] 李振福.加強北極區域的“通實力”[J].中國船檢,2019(4):52-55.

[15] 顧肅.論國家軟實力的政治和文化維度[J].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1(3):84-90.

[16] 王沖.巧實力理念與美國“阿富巴戰略”評析[J].太平洋學報,2010(3):51-59.

[17] 張殿軍.硬實力、軟實力與中國話語權的建構[J].中共福建省委黨校學報,2011(7):60-67.

[18] 高宏強.中國睦鄰外交中軟硬實力的構建角度[J].前沿,2008(4):19-21.

[19] 何毅亭.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復雜變化[N].人民日報,2020-12-08(9).

[責任編輯:丁浩芮]

Connective Power: 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National Power Theories

Li Zhenfu? Bao Qi? Peng Yan? Li Xiangdong

Abstract: By comparing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the concepts,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s of action of connective power and traditional concepts on national power such as hard power, soft power and smart power,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lements and role of “connecting” in such theories and elaborates the concept and modes of action of connective power. It then further illustrates that connective power is an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theories of national power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for countries on how to develop connective power. While developing connective power, countries around the world need to break down the barriers from connection and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and further enhance international connection and cooperation to achieve mutu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connective power; national power; hard power; soft power; smart powe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二三区| 精品国产香蕉伊思人在线| 免费无码AV片在线观看国产| 91在线无码精品秘九色APP| 欧美色综合网站| 国产一级毛片高清完整视频版| 无码久看视频| 动漫精品中文字幕无码| 国产午夜福利亚洲第一| 国内视频精品| 久久婷婷五月综合色一区二区| 日本黄色a视频| 国产精品对白刺激| 亚洲视频在线网|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国产免费| 亚洲视频a| 国产成人综合欧美精品久久| 囯产av无码片毛片一级| 欧美成人二区| 国产白丝av| 国产伦片中文免费观看| 国产一级无码不卡视频| 色综合手机在线| 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亚洲AⅤ永久无码精品毛片| 国产精品原创不卡在线| 91无码人妻精品一区| 538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天堂伊人| 99久久精品无码专区免费| 美女内射视频WWW网站午夜| 人人91人人澡人人妻人人爽 | 一级做a爰片久久免费| 精品1区2区3区| 人妻精品久久无码区| 激情无码字幕综合| 性欧美精品xxxx|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嫩草影院|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免费| 欧美日韩在线观看一区二区三区| 激情视频综合网| 日本免费一级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23页在线| 国产亚洲精品无码专| av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久久| 欧美精品1区| 国产网友愉拍精品视频| 高清乱码精品福利在线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精华无码福利| 任我操在线视频| 在线国产你懂的| 麻豆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女人呻吟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AV区| 国产高潮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国产| 99精品在线看|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AⅤ| 欧美日韩成人在线观看| 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 韩国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 国产青榴视频| 欧美天堂久久| 亚洲天堂精品在线| 丝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精品99在线观看| 一级毛片免费观看久|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91精品国产一区| 午夜免费视频网站| 暴力调教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一区二区约美女探花| 国产视频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午夜小视频在线| 日韩精品少妇无码受不了| 国产精品无码影视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第一成年网| 亚洲色欲色欲www网| 成人综合在线观看| 欧美性猛交xxxx乱大交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