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冬梅 顧惠琴
“學生不寫作業,還撒謊說作業完成了,只是忘記帶到學校。他每次不交作業都這么說,我怎么相信他?”
“有時和同事發生爭執,明知道是自己錯了也不愿意承認,因為承認自己的不足是一件很沒有面子的事情。”
“老公總是抱怨我工作忙,照顧家里太少。我勞累了一天,為什么他看不到我的辛苦,還各種抱怨?有時我們會發生爭吵,爭吵之后就是冷戰。我是不會主動和他說話的,又不是我的錯。”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與他人發生沖突,解決沖突需要雙方都做出改變。但每個人都期待他人先做出改變,如果他人不改變,就會使關系陷入困境。“關系改變”團體輔導旨在幫助教師面對人際沖突時重新建構問題,發現彼此的優勢與資源,有效解決沖突,改善關系,獲得最大化的社會支持,提高對生活與工作的掌控感。
焦點解決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一種短期心理咨詢技術,由傳統的“問題導向”轉變為“問題解決導向”。焦點解決認為每個人都隸屬于社會系統的一部分,生活中的重要他人總是與當事人的生活相互影響,因此,當事人的改變也一定發生于社會系統與社會互動中,而這些社會支持系統的反應與改變,又會影響當事人行為的維持與改變。咨詢師要關注當事人身邊擁有的社會資源,并運用這些社會資源來幫助當事人獲得支持。
輔導方案設計采用焦點解決的關系問句。關系問句是找出當事人生活中的重要他人,如父母、老師等,因為在乎這些重要他人的評價與肯定,所以當事人會克服困難,努力進取。關系問句有助于當事人在想要的目標、愿意去做的目標以及他人對自己的期待要求之間取得平衡。
小組分享:學生介紹我時會怎么說?同事介紹我時會怎么說?領導介紹我時會怎么說?家人介紹我時會怎么說?
通常成員說出的正向肯定的詞匯很多,如學生介紹我說:李老師數學教得很好,風趣幽默;領導介紹我說:王老師很能吃苦,工作認真,為人和善,很會帶班;我爸爸介紹我說:我女兒很能干、善解人意、孝順父母、乖巧,是貼心小棉襖。正向積極的反饋會讓成員感覺愉悅,滿足被接納、被肯定、被尊重的渴望,為后續團體活動奠定基礎。
我們常常抱怨別人,抱怨背后其實是期待;我們期待別人先改變,而別人對我們也有同樣的期待。團體輔導要促使成員思考,想要的目標達成后對生活中重要他人的影響,以增強成員愿意改變的動機,走出等待別人改變的慣有思維。
小組討論:(1)對沒有交作業的學生,老師說“我相信你能夠完成作業,期待你明天交作業。”學生會有什么改變?(2)犯錯時先向同事道歉,承認自己錯了,同事會怎樣對待你?(3)和老公吵架后,你先說話打破僵局,誰會很開心你有這樣的改變?他們會怎么稱贊你?你與家人之間的互動又會有什么不同?
輔導中常常會遇到成員不愿意自己先改變,認為錯在對方。輔導者要引導成員思考“誰要關系的掌控權”: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掌控,如果等待別人改變,掌控就在別人手里,既然自己要掌控,我們就必須先做出改變。由此提高成員的行動執行力。
當我們在關系中有一個正向的改變時,會產生一連串的導致自己及所處關系的正向改變,這也將讓我們在關系中看到社會支持的力量。小組成員可以通過表1進行關系改變練習,輔導者要引導成員思考:自己做什么能夠帶動他人改變,能促使他人做出自己期待的良好行為。

表1 關系改變練習表
焦點解決認為當事人有處理解決問題的主控權。團體輔導中,輔導者引導成員將對未來種種可能性的探究轉化為對具體選擇的探討。這一過程成為成員心里事先模擬演練的素材,從而更容易在真實情景中落實執行。如“對于我們的關系,我愿意先做出改變,我可以開始嘗試的一小步是……”這個具體化討論,使成員在頭腦中對改變進行演練,能增強執行的動機、提升成功率。對于執行力較弱的成員,要幫助他們接納與面對現實的問題,讓他們覺得自己已經在解決問題的軌道上,從而增強內心的力量感與掌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