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蕊
依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會寧縣第二幼兒園認真貫徹落實“全程育人,德育為先,保教并重,全面發展”的德育理念,充分發揮德育的引領推動作用,不斷豐富德育內容,夯實德育基礎,拓寬德育途徑,優化德育環境,提升幼兒園德育工作水平,促進廣大幼兒全面健康成長。
《漢書·賈誼傳》有云:“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意思是兒童時期養成的習慣就像人的天性一樣牢固,很難改變。在大德育教育的背景下,德育工作從幼兒園抓起、從小朋友抓起,對小朋友的習慣養成是最好的。幼兒園教育是基礎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各級學校循序漸進地開展德育工作的基礎。一年來,會寧縣第二幼兒園以節日為契機,開展了多種多樣的德育主題教育活動,力爭做到文化育人、協同育人。開展活動的同時,幼兒園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等群眾喜聞樂見的信息傳播方式向小朋友和家長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倡導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方式,帶動小朋友和家長營造愛祖國、講衛生、樹文明、重健康的良好社會氛圍。
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日常教育當中,通過不同形式的宣傳,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比如,在幼兒園宣傳欄張貼“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24個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畫,讓全體師幼熟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通過幼兒園公眾號專欄向幼兒家長進行宣傳,提高家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知曉率。通過一系列師幼喜聞樂見的實踐活動,豐富幼兒園的文化生活,提升教師、幼兒、幼兒家長的文明素質,促使學校、家庭、社會形成強大合力。比如,幼兒園以弘揚雷鋒精神為主題,在全園大力倡導志愿者服務活動,并通過優化活動流程,將志愿者活動常態化,鼓勵廣大師幼積極參與,在幼兒園推廣勤勞勇敢、勤儉節約、敬業樂群、扶貧濟困等文明思想,營造文明和諧、團結進步的良好社會風氣。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幼兒的行為習慣培養結合起來。倡議幼兒“文明生活,有你有我”,做一個講文明有道德的人。要求師幼共同遵守《會寧縣第二幼兒園日常行為規范》的要求,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在家里和幼兒園都要講文明懂禮貌、愛惜糧食、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做時代的文明人。
幼兒園采取了多種形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2020年新學期開始,要求家長陪同幼兒收看《開學第一課》,培養幼兒愛國主義情懷,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組織教師學習《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以“共抗疫情·愛國力行”為主題,聚焦師生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具體行動,以此來弘揚新時代愛國主義精神;以集中教唱、集中匯演、媒體展播為主要形式,開展愛國歌曲的普及傳唱活動。“童心向黨迎‘七一”主題活動,通過教師學習黨史、幼兒唱紅歌、大中小各級幼兒器械操展示、歡樂運動會等形式,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主題活動調動了廣大幼兒參與的積極性,豐富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增強了教師、幼兒、家長對黨的政治認同、情感認同和價值認同。紀念“一二·九抗日救亡運動”主題活動中,幼兒園組織全園進行歌唱比賽,以嘹亮的童聲來紀念這次偉大的勝利,幼兒能從合唱歌曲中初步感受到祖國的偉大。
“五一”國際勞動節來臨之際,會寧縣第二幼兒園舉辦了致敬“最美勞動者”活動,為幼兒園教齡在20年以上的教師頒發榮譽證書,表彰了在幼兒園建設發展中做出積極貢獻的教職員工,鼓勵她們忠于人民幼兒教育事業,牢固樹立全園尊重老教師、尊重勞動的良好風尚,引導新老教師樹立愛崗敬業、愛園愛生、勤勉工作、甘于奉獻的職業道德意識,進一步增強教師們的光榮感、使命感和責任感。“五四”期間,幼兒園組織青年教師積極參加“五四”青年節主題教育活動,青年教師暢所欲言、建言獻策,紛紛表示一定不能辜負這個偉大的時代,要勤于學習,明辨是非,認認真真做人做事。前后,幼兒園以“習爺爺的教導記心間,爭做新時代好孩童”為主題,組織幼兒參加全省“決勝脫貧攻堅、爭做新時代好孩童”原創作品征集展評活動。
清明節期間,幼兒園開展“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主題教育活動,組織教師瞻仰紅軍會寧會師舊址,聆聽紅軍故事,緬懷革命先烈,激發愛國之情。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又恰逢中國二十四節氣的“芒種”,幼兒園組織教師清理種植園,在班級開展環境保護主題教育。活動中,小朋友在幼兒園種植園近距離接觸各種植物,觀察植物,積累了大量的直觀經驗,真實地感受到了生物的多種多樣和獨一無二,體會到人與環境的關系,逐漸懂得熱愛、尊重、保護環境。端午節期間,幼兒園開展“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小朋友在教師的組織下做一個荷包、畫一個粽子,教師精心準備一節主題教育課,講一講屈原的故事。通過這次“端午節”主題活動,幼兒了解了端午節民俗習慣,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借助傳統節日進行主題教育,能夠培養幼兒的家國情懷,有助于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讓師幼深入感悟端午節傳統文化的精神價值,增強全體師幼的文化自信。第23屆全國推普周期間,幼兒園倡導師幼不僅要說好普通話,還要挑起推廣普通話的重擔。11月9日是“全國消防日”,幼兒園開展了防火系列主題教育活動,進行防火、逃生、滅火相關理論和實踐的學習,提升了幼兒園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提高了安全警惕意識。
教師是幼兒教育的踐行者。幼兒園通過舉辦全園班主任案例分析、教師成長故事講述、教師專業能力競賽、書畫作品交流展覽等活動,促進全園教師不斷提升職業技能。教師們積極參與了多項活動,包括“三曬三比三賽”活動、全省科幻畫征集、電影《芬芳》觀影征文、“童心抒戰‘疫你我赴春光”活動及第二屆全省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典型案例和優秀論文主題征文活動。除各種活動外,幼兒園還大力建設書香校園,在2020年4月23日和12月16日,開展了“書香飄萬家,陶冶你我他”好書推介交流會,向全體教師介紹了顏之推、陳鶴琴、亞里士多德、蒙臺梭利等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著作。通過好書推介交流活動,充分調動了幼兒園教師讀書的積極性,加強了教師的精神文化建設,擴充了教師的專業性知識,豐富了幼兒園文化活動。
幼兒園教育管理包括計劃、執行、監督三個基本環節,三個環節互為依存、協調推進,合力保障教育行政管理水平的提升與幼兒園的科學發展。幼兒園教育工作規劃與計劃從宏觀到微觀依次有“幼兒園中長期發展規劃”“學年度計劃”“學期計劃”“月重點”“周計劃”“一日保教常規工作安排”等。按照幼兒園“五體同心”工作機制要求,規劃與計劃的制定遵循“園長負責,部門擔綱,自下而上,民主集中,綜合統籌”的基本原則,按照“行政和教學相結合的模式”,即由園委會、家委會、教代會等行政部門和保教保育、教育科研、教師培訓、衛生保健等教育部門分別制訂相應的工作計劃與實施方案,既明確部門工作目標與責任,又保證方向的一致性、分工的合理性、合作的有效性。每天、每周、每月、每季度進行小結、分析,既要照顧全局、把握重點,也要強化自主評價與隨機評價,突出主體意識和人本理念。磨刀不誤砍柴工,幼兒園的常規管理核心在決策、成功在執行、提升靠監督、重點在常規。幼兒園將管理、教育研究等方方面面的經驗都通過QQ群和微信共享給城鄉幼教同事,通過選擇性的借鑒和學習,全面提高城鄉教師專業能力和幼兒園保教質量。
幼兒園德育工作可通過各種幼兒喜聞樂見的活動開展,趣味豐富、形式多樣的活動有力地促進了幼兒健康快樂成長。幼兒園的美篇專欄已被100多個用戶關注,擁有近500個粉絲,總閱讀量8.2萬次,幼兒園微信公眾號“二幼之聲”總用戶數已經達到1200多人。幼兒園還通過簡報、宣傳片等宣傳方式有力地宣傳了各級黨委的聲音和科學的保教方式,努力做到在傳播知識的同時進行德育工作,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在小朋友的心中自然而然地生根發芽。德育工作有效地開展,有力地促進了示范性幼兒園和鄉村薄弱幼兒園之間的互動協作。
(本文系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示范性幼兒園和鄉村薄弱幼兒園互動協作研究”成果,課題號BY〔2020〕G014)
(作者單位:甘肅省會寧縣第二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