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司玉

摘要: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閱讀是智力發展的助力器,而在實際的數學教學過程中,絕大多數的數學教師常誤認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師的事,數學課堂上閱讀則可有可無。而學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因沒有受到有關數學閱讀方法的指導,則陷入了死記硬背或是采用套公式、套題型解題的惡性循環中。教師應重視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給予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閱讀,最終走向善讀。
關鍵詞:閱讀;方法;指導;善讀
“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閱讀是開啟智慧大門的鑰匙,而閱讀能力的提升對培養學生的發散及創造思維尤為重要。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不僅要引導學生會思考、會解題,也要注重提升學生在數學課堂上的閱讀意識,鼓勵學生采用標、疑、揭、說的方式提升數學閱讀能力,在培養閱讀的過程中增長智慧,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一、審視:小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現狀
思考是船,閱讀是帆。蘇霍母林斯基曾說:“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既是思考的大船借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行的風”。沒有閱讀,就既沒有帆,也沒有風。而現實狀況是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并不強,不論是在課堂上的例題審讀還是課后習題的理解,學生閱讀表現粗糙,能借助工具書解析并標注題意的更是少之又少。甚至常發生學生在做題卡殼時,讓其再次閱讀便能釋然的情況。學生不重視閱讀過程,對閱讀內容一知半解。究其原因,一方面很多數學教師對閱讀的不重視,認為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是語文教師的職責,亦或是在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方面的探究不多,大多數教師便采用“滿堂灌”方式授課,教材被忽視,沒有留足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停留在教材中發揮他們的智慧,這樣的形式,必定使學生閱讀受限,形成一種“教師評講聽得懂,自己做題卻無從下手”的不良現象。另一方面,大部分學生缺乏數學閱讀意識,在數學閱讀中更是缺少方法的指導。教師不予關注、學生置身事外,這樣的情況下,學生更不會通過閱讀自主構建新知,遇問題時也不會考慮通過閱讀教材來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二、思考:基于核心素養下數學閱讀的必要性
數學閱讀過程屬于心理活動過程,是構建知識、聯系信息的過程,也是促進四維目標進一步提升為數學素養的必要條件。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真正做到為形成學生的數學素養而教,為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而教。
三、踐行:小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策略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指導學生掌握閱讀方法,提升閱讀能力,比教會他們無數的知識更有長遠的意義。
如何提升學生數學閱讀意識,培養學生數學閱讀和自主構建知識的能力,是現階段很多一線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現結合教學實踐談幾點思考。
(一)以興趣為帆,培養數學閱讀能力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教師要以學生的心理特點和年齡特征呈現豐富的情境,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聯系。課本是學生學習最基本、常用的素材,也是教師手中最有用的資源,通常會創設非常多有趣的情境。如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捉迷藏》一課,情境貼切,生動有趣。實踐表明,如果教師放手讓學生根據情境圖及所給的數學信息進行閱讀,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去讀、去想象、去數、去寫、甚至將情境編成小故事用自己的話表述,便滿足了一年級學生處于自我為中心、愛說、愛表現的特點,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維持一個和諧、快樂的教學氛圍,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而在我們平時的課堂教學中,這也是鼓勵學生從情境中培養閱讀能力的常有活動。
(二)以方法為槳,培養數學閱讀習慣
1. 標——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對重點進行標記
在閱讀數學材料時一字一句地讀,從整體上對題目進行初步了解,然后對重點字詞進行標注。在數學的學習中,通常可以將關鍵字詞轉化成相關的數學符號,進而表述其數量關系。如“有12名同學在踢足球,是操場上參加活動總人數的 ”。在數學語言中“是”相當于“=”,而在此情境中的“的”相當于“×”,通過對重點字的標記,便可將文段轉化成“踢足球的人數=參加活動總人數× ”這一等量關系,進而解決問題。
2. 疑——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大膽進行質疑
問題是思維的火花,學生產生質疑才能推動探索思考,有了探索思考才能促進題目的理解,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學習,才能促進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如森林醫生一題往往被教師及學生為應對應試教育理解成了正確計算出結果再進行對比判對錯的題型,直接忽視了教材的用意。我認為這一題型需學生細心閱讀其中的算式,不斷“找茬”和產疑,進行頭腦風暴式的去發現錯誤、提出正確算法、歸納易錯點以及總結算法的過程。
3. 揭——在數學閱讀的過程中,注重揭示隱含內容
學生自主揭示題目隱含信息,能有效的幫助學生理清題意,找出數學信息之間的聯系,使學生產生“為什么”“是什么”“怎么辦”的閱讀思路,揭示信息的意識越強烈,思維就越活躍、越深刻。
4. 閱讀的過程中,提升表述能力
表述題目信息,談自己對題目的理解,化“意會”為“言傳”,為提高學生閱讀能力、表達能力和增強學生的思維活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
(三)注重學生的數學課外閱讀
除在課堂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外,我們還應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為拓展數學閱讀視野,教師可在班級建立數學角,由數學教師與學生共同搜集和整理有關數學的故事、知識、趣味題等進行展示,亦或是給學生推薦相關讀物。如在教授“圓周率”時,可推薦學生閱讀《九章算術》領略我國古代數學文化的大智慧;如認識“認識四邊形”時,則可推薦學生閱讀《誰是四邊形王國的王子》感受四邊形的特點與魅力。
數學閱讀是學生構建新知、學習數學語言、發展數學思維的重要途徑。我們應當重視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給予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鼓勵學生閱讀,最終走向善讀,增長數學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