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語·
新型政校關系的建立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的方向,也是學校外部關系發展的必然。政校關系是一種復雜的行政法律關系。在這種行政法律關系中,政府和學校是一種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政府始終處于主導的位置,因此政校關系存在不對稱性。政校關系的復雜性還體現在工作上的支持難以形成閉合回路,因為學校對政府的支持大多是隱性的,甚至是滯后的。如果學校缺少建設良好政校關系的智慧與熱情,勢必會影響政府投入的積極性,難以進入互助共榮的境界。
為了更好地優化政校關系,完善政府管理,2020年9月,教育部等八部門發布了《關于進一步激發中小學辦學活力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旨在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深化教育“放管服”改革,落實中小學辦學主體地位,激發辦學活力,探索新型機制,形成良好的政校關系。
政校關系的優化需要在政府轉變職能與學校自主辦學之間找到對接點,在規范辦學與激發辦學活力之間找到平衡點,在相互支持中找到關聯點,在邊界界定與有機合作之間找到執行點。在此,我們需要厘清以下問題:政校關系中存在哪些問題?產生這些問題的深層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可供選擇的問題解決路徑?我們在賦權學校、賦能教育方面,應當追求什么樣的理想境界?為了破解上述難題,本議題將聚焦政校關系優化這一難題,邀請業內外長期關注、從事、研究政校關系的官員、校長和學者就上述問題進行調查分析、原因解析和對策架構。我們期待為政府部門和學校領導提供一些富有啟迪性的思想與參考性的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