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時期中小學立德樹人使命呼喚“融通”育人新路徑。家校合作實踐過程中,要堅持立德樹人立場,明確“融通”德育目標;樹立跨界合作思維,掌握“聯通”德育藝術;搭建立體互動橋梁,打造“圓通”德育體系,實現“五育”并舉目標。
【關鍵詞】學校管理;融通育人;家校合作
【中圖分類號】G459?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1)53-0133-02
【作者簡介】王繼兵,江蘇省如東高級中學(江蘇如東,226400)黨委副書記、校長,高級教師。
《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強調:中小學要堅持協同配合,發揮學校主導作用,引導家庭、社會增強育人責任意識,提高對學生道德發展、成長成人的重視程度和參與度,形成學校、家庭、社會協調一致的育人合力。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建立健全家庭教育工作機制、搭建社會育人平臺、促進多方聯動,全方位打造家校合作新體系,助力中小學生身心健康成長,是學校德育管理的時代新命題。
一、中小學家校合作現狀與困境
完善的家校合作體系能夠把學校教育延伸至家庭,把家庭教育引入學校教育體系。在“融合”育人背景下,家校合作、協同育人引起了學校、家長、社會的廣泛關注。但是從現有德育實踐來看,中小學家校合作仍存在一定問題:目標不明確,更多偏重于學校聯合家長共同解決學生現實問題,實現全面管理學生的目的;學校、家庭角色定位不準確,依然停留在以學校教育為主、家庭教育為輔的不平等關系中;家校合作途徑依然以單一的家長會、家校活動日等傳統方式為主,缺乏有持續生命力的創新模式。這種重管理輕育人、角色定位不平等、溝通途徑單一的家校合作模式,不能有效激發家長參與育人實踐的積極性,也不利于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積極探索家校溝通新路徑、構建家校合作新體系,成為新時期德育建設的新命題。
二、以“融通”育人打造家校合作新體系
新時期中小學立德樹人新使命呼喚“融通”育人新路徑。“融通”,既是一種教育理念,也是一種教育方法;“融”是教育供給的主動釋放,“通”是教育對象的思想貫通、實施路徑的行為通達。“融天地人文通古今未來”——“融通”育人,是新時代家校合作德育實踐的必然選擇。
1.堅持立德樹人立場,明確“融通”德育目標。
堅持家校合作的立德樹人立場,明確“融通”德育目標,就是融品德通做人之道,融知識通智慧之道,融身心通健康之道,融學識通廣博之道,融志趣通高雅之道,最終養成“健康、正道、睿智、博學、志雅”精神品質。
一方面,家校合作并不只是問題驅動進行的臨時合作。家校雙方要把提升學生核心素養作為家校合作的根本目標,基于學生的成長需要提前規劃、科學統籌,建構系統化的合作體系,使家校合作持續、有序地開展。另一方面,家校雙方要樹立平等互助的協作關系。學校要尊重父母在學生成長教育中的主體責任,充分調動家長參與德育建設的積極性,搭建基于共建、共享、共同維護的德育平臺,打造豐富多樣的德育校本課程,幫助家長提升家庭教育水平,真正把家庭變成學生人格成長道路上的重要陣地;家長也要充分發揮“主人翁”意識,不斷提升自身德育素養,搞好家風建設,實現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兩手抓”“兩手硬”。
2.樹立跨界合作思維,掌握“聯通”德育藝術。
學校、家庭和社會伙伴關系越密切,跨界行動越頻繁,越能改進學校德育的質量,提升家庭教育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夠促進學生全面提升綜合素養,推動社會健康良性發展。
家校之間的對話、協作、互補、聯通,需要從文化信念、關系機制、系統支持等方面持續探索。首先,互動聯通的家校合作要建立在理性思考基礎之上,明確跨界合作、互助融通的共同信念,確定合作共贏、為學生成長保駕護航的共同目標,這是家校“聯通”管理的前提。其次,建立家校互動對話、持續合作的長效機制,形成學校指導、家長參與、社會影響的三位一體互助長鏈,這是家校“聯通”管理的保障。最后,跨界思維指導下的家校“聯通”藝術,應在包容性、多維性的基礎上,堅持科學性和互動性,把有品質的學校教育和有品位的家庭教育融合在一起,建立多元的、發展的家校合作體系,形成多維空間、互聯支持的“大教育”生態,為學生的全面可持續發展提供成長沃土。
3.搭建立體互動橋梁,打造“圓通”德育體系。
首先,擴大家校溝通的范圍,提高家校合作的質量,構建教育合力“同心圓”。家校雙方要在原有的家長會、家長委員會、家校聯系日等傳統家校互動方式的基礎上,豐富家校合作的內容,學校與家長、社區要在學生理想信念、生涯規劃、身心健康、人格成長等多方面建立長期聯系,實現實踐育人、活動育人、協同育人。
其次,家校雙方要基于“互聯網+”時代背景,全方位開啟“線上、線下”多種合作方式,利用多種互聯網便捷手段,有計劃、系統地進行家校溝通,建立“學校—家長—社會”互助共享的網絡空間;持續開發家校合作資源云平臺,構建“互聯網+學生”共享機制,實現學生身體健康狀況、學習情況等信息家校共享共通。
最后,家校合作離不開優良高效的公共政策、社區的鼎力支持。政府、社區要加強教育資源的開發與維護,促進各部門形成教育合力,進一步推動家校合作的高效開展。
在“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架設好家校之間的橋梁,家校合作、尊重信任、支持理解,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共同構成學生成長道路上的“同心圓”,打造“圓融通達”的德育體系,是落實新時期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有效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