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明珺,馬邵勇,孫曉
(鞍山市腫瘤醫院普通外科二病房,遼寧 鞍山 114000)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受不良生活習慣、社會環境壓力以及遺傳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直腸癌(carcinoma of the rectum)患病人數不斷增加,血便、腹瀉、便秘等是其臨床主要表現癥狀,若患者不及時接受治療和干預,疾病進展至中后期易侵犯膀胱、尿道等周圍臟器,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需盡早進行治療[1-3]。進展期直腸癌具有局部復發率高、遠處轉移率高的特點,容易對患者術后的生活質量造成嚴重威脅,因此,會加重治療和護理難度[4]。手術切除是直腸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段,能有效切除病灶,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但其帶來的復發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解決,一旦復發,再次手術成功率較低,從而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和經濟壓力,故需探求新的治療方法。本研究旨在分析和探討新輔助治療延期手術對進展期直腸癌患者的腫瘤降期及安全性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本院收治的進展期直腸癌患者80 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0 例。觀察組男26 例,女14例;年齡32~78歲,平均年齡(48.14±3.89)歲;根據美國癌癥聯合會(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AJCC)標準進行分期:Ⅱ期16例,Ⅲ期20例,Ⅳ期4例。對照組男27例,女13例;年齡31~78歲,平均年齡(48.74±3.27)歲;其中Ⅱ期18例,Ⅲ期16例,Ⅳ期6例。兩組臨床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納入及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會審核批準;患者均經過組織病理證實為直腸癌;患者預期壽命超過5個月;未接受任何形式的放療、化療;患者及家屬均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接受過免疫治療者;合并嚴重心、肝、腎等重大疾病患者;過敏體質者;既往患有其他惡性腫瘤者;精神異常者。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接受直接手術治療方法,醫生給出明確診斷后,患者嚴格按照醫護人員的叮囑完善相關術前檢查,待確認無異常后直接進行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接受新輔助治療延期手術方法,患者于放療開始前接受2個周期的化療,奧沙利鉑與5-氟尿嘧啶和亞葉酸鈣聯合應用。第1天:靜脈滴注2 h亞葉酸鈣(江蘇盛迪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80625)200 mg/m2,靜脈滴注2 h奧沙利鉑(武漢費森尤斯卡比醫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892)85 mg/m2,靜脈推注5-氟尿嘧啶(北京斯利安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0233)400 mg/m2,后將劑量為2.0 g/m2的5-氟尿嘧啶,加入化療泵持續靜脈滴注48 h,每2周1個周期[5]。化療接受后開始進行放療,照射野包括腫瘤原發病灶和區域淋巴結,放療總劑量為40 Gy,每天2.0 Gy,每周5 次,4 周完成,再次實施化療方法1個周期,之后休息2周,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決定手術治療方法,術式包括直腸前切除術、經腹會陰聯合直腸切除術以及經腹直腸癌切除術等,行手術治療[6-8]。
1.3 觀察指標 ①記錄兩組治療方法相關臨床指標變化,包括術中輸血率、腫瘤切除率、保肛率以及復發率。②統計觀察組患者治療前后腫瘤分期變化。③統計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并發癥發生率,包括術后出血、切口感染、吻合口瘺以及傷口液化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相關臨床指標比較 治療后,兩組術中輸血率、腫瘤切除率、保肛率和復發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相關臨床指標比較[n(%)]
2.2 觀察組治療前后降期變化比較 觀察組治療前后腫瘤降期變化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觀察組治療前后降期變化比較[n(%)]
2.3 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 對照組術后出血3例,吻合口瘺4 例,并發癥發生率為17.50%(7/40)。觀察組術后出血3例,吻合口瘺4例,傷口液化2例,并發癥發生率為22.00%(9/40)。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χ2=0.781,P=0.377)。
直腸癌是消化道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發病率高、復發率高的特點,疾病的反復發作嚴重威脅患者的日常生活以及生存質量,特別是中老年人群[9-10]。直腸癌的復發與環周切緣狀態、病灶浸潤深度、術中腫瘤破裂以及癌灶周圍淋巴結轉移數目等密切相關,行二次手術,加大了手術治療難度和康復難度,故如何降低復發率一直是醫學探索的重要問題[11-12]。
本研究中,觀察組應用新輔助治療延期手術方法,在進行手術治療前應用放療、化療方法,具有以下優勢;①能發揮控制和消滅微小病灶以及遠處轉移病灶的作用,從而避免手術過程中出現癌細胞擴散現象,有助于提高手術成功率;②新輔助治療能縮小腫瘤體積,增加腫瘤下緣距離肛門的距離,便于提高保肛率,對于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③手術治療前腫瘤血供未被破壞,有氧細胞濃度較高,對放化療治療方法更加敏感,能提高治療效果,預防局部復發;④便于提高患者的身體素質和藥物依從性,從而為后續的手術治療打下堅實的基礎,能夠更好的達到治愈的目的;⑤有助于實現腫瘤降期的目的,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腫瘤切除率,減少術中損傷,對于患者預后恢復具有積極意義[13-15]。本研究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的腫瘤降期效果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兩組并發癥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且觀察組術中輸血率、腫瘤切除率、保肛率高于對照組,復發率低于對照組(P<0.05),充分表明該治療方法的應用價值,可行性較高。
綜上所述,采用新輔助治療延期手術方法治療進展期直腸癌患者,腫瘤降期效果明顯,對于提高手術成功率和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具有較高的推廣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