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靜
摘? 要:目的? 探討產前檢查在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及妊娠結局的影響。方法?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22例孕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孕產婦是否定期行產前檢查將其分為對照組(61例,未定期行產前檢查)與實驗組(61例,定期行產前檢查)。比較兩組孕產婦以及圍產兒情況。結果? 實驗組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不良分娩結果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產前檢查可影響孕產婦分娩結局,定期行產前檢查在孕產婦及圍產兒保健工作中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產前檢查;孕產婦;圍生兒;保健工作;妊娠期并發癥;不良妊娠結局
產前檢查即針對妊娠期女性提供一系列醫療檢查以及護理建議,從而持續監護孕婦身體狀況與胎兒生長發育。針對妊娠期并發癥做到早預防、早發現,保證妊娠女性平穩渡過妊娠期與分娩期從而減少不良妊娠結局對婦女身心造成的傷害,降低孕產婦以及圍生兒病死率。但是由于我國對產前檢查重要性及必要性科普力度較低,部分妊娠女性心存僥幸心理,忽視定期產檢的重要性,未按時入院行產前檢查,對分娩過程中基礎知識了解不全面。同時在妊娠期間缺乏科學心理疏導,致使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升高[1-2]。本次研究為論證產前檢查對孕產婦以及圍生兒保健工作中的價值,比較未定期行產前檢查以及定期行產前檢查的兩組孕產婦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情況以及不良分娩結果,具體情況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遵義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122例孕產婦為研究對象,按照孕產婦是否定期行產前檢查將其分為對照組(61例,未定期行產前檢查)與實驗組(61例,定期行產前檢查)。實驗組中,年齡區間為21~35歲,平均(29.52±0.12)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為(38.02±0.22)周;初產婦31例,經產婦30例。對照組中,年齡區間為21~36歲,平均(29.51±0.11)歲;孕周36~42周,平均孕周為(38.04±0.21)周; 初產婦33例,經產婦28例。該研究獲得醫學倫理會批準。兩組孕產婦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納排標準
納入標準:①本次研究對象均在妊娠早期即孕12周內入院建檔,患者妊娠前均身體健康,無妊娠合并癥或綜合征,各項檢測指標均處于正常水平;②本次研究對象均神志正常,可正常言語交流。
排除標準:①妊娠前伴急慢性感染孕產婦;②入院建檔時血糖、血脂相關指標異常孕產婦。
1.3? 方法
對照組孕產婦未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該組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不足3次。
實驗組孕產婦均定時入院行產前檢查,該組產婦均在妊娠16周、妊娠18周、妊娠28周、妊娠34周、妊娠38周以及妊娠41周入院行產前檢查。此外,對于初產婦應在妊娠25周、妊娠31周、妊娠40周增加1次產前檢查,產前檢查具體內容包括詢問年齡、胎產次數、職業、月經周期、早孕反應出現時間、用藥史以及有無家族遺傳病史等。對于經產婦應詢問既往分娩情況,包括有無難產史、死胎死產史、分娩方式、新生兒身體情況。為孕產婦推算預產期并行全身檢查,測量孕產婦體質量、身高、血壓,完成口腔檢查、心肺功能檢查、下肢有無水腫等全身常規檢查。測量宮高、腹圍、聽診胎心音、行陰道與宮頸檢查、血液檢測、心電圖檢查、B超檢查和尿常規檢測。
兩組孕產婦在行產前檢查過程中,醫護人員結合檢查結果開展健康教育以及針對性干預,向與孕產婦發放聯系卡、妊娠期教育手冊,向孕產婦講解胎兒發育知識,以及胎兒發育與孕產婦心理、身體狀況、營養攝入之間的聯系。此外,女性妊娠期間陰道分泌物增多,對此孕產婦應每日清潔外陰,勤換內褲,同時根據天氣變化做好防暑、保暖等相關工作。對于妊娠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的孕產婦,醫護人員可為其播放自然分娩、母嬰哺育視頻資料,從而使孕產婦正確認識自然分娩,并向孕產婦科普母乳喂養、新生兒保健相關知識。
1.4?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孕產婦自然流產、妊娠期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過期妊娠等妊娠期并發癥以及胎兒畸形、早產兒、巨大兒、胎死宮內等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
1.5?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組間比較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組間比較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比較
實驗組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比較
實驗組孕產婦不良妊娠結局發生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近些年,伴隨我國居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以及國民素質的提升,優生優育觀念得到了極大的普及,同時女性妊娠期間對妊娠保健方面的要求也隨之提升。備孕期、妊娠期、分娩期以及產褥期各個時期保健工作的開展可影響孕產婦分娩結局[3-4]。女性妊娠期以及分娩期生理結構較為特殊,妊娠早期易發生自然流產、早孕反應,在妊娠晚期易出現妊娠高血壓、妊娠期糖尿病等并發癥,妊娠期并發癥的發生均可增加孕產婦分娩風險[5-6]。妊娠期產前檢查基于孕產婦妊娠期間生理、心理特殊性,動態監測孕產婦分娩過程中身高、體質量以及血常規相關指標,以盡早發現圍生期并發癥,盡早開展針對性護理干預,以降低不良妊娠結局發生風險,保證孕產婦分娩安全,降低孕產婦以及胎兒死亡率[7]。于照耀和戴玲[8]臨床研究顯示對于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的觀察組,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低于未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的對照組,且本次研究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的實驗組妊娠期間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研究結果與相關研究結果一致,均證實孕產婦圍生期產前檢查可有效提升孕產婦分娩安全性,降低妊娠期并發癥發生風險。本次研究在既往研究基礎上動態觀察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的實驗組與未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的對照組,兩組孕產婦妊娠期并發癥以及不良妊娠結局發生情況。本次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不良妊娠結局以及妊娠期并發癥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于孕產婦應定期入院行產前檢查,以確保胎兒正常發育,孕產婦身體健康,從而提升孕產婦分娩安全性。
參考文獻
[1]江寧靜.產前檢查在孕產婦及其圍生兒保健工作中的作用探討[J].基層醫學論壇,2019,23(29):4211-4212.
[2]吳慶.孕產婦圍產期保健中產前檢查作用探究[J].中國保健營養,2018,28(35):355.
[3]劉海花,傅文敏.孕產婦圍產期保健中產前檢查作用分析[J].當代醫學,2016,22(28):43-44.
[4]劉振華,胡川燕,曹志雄.基層醫院產前檢查與保健現狀的分析[J].新疆醫學,2015,45(10):1537-1538.
[5]李翠苑,吳倩,古麗巴哈,等.產前檢查與保健對妊娠結局影響分析[J].中國婦幼衛生雜志,2016,7(1):24-26,33.
[6]段禮軍.產前檢查與保健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17):166-168.
[7]何玲.產前檢查聯合孕期保健對孕婦的影響[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9,11(3):143-145.
[8]于照耀,戴玲.產前檢查在孕婦圍產期保健中的應用[J].中國保健營養,2017,27(22):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