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福林


【摘要】? ? 近年來,“智慧城市”理念進入了大眾視野,并且逐漸成為未來城市規劃建設的主流思路。建設智慧型城市不僅能促進各類社會資源的合理利用,還使市民生活出行更加舒適和便捷。構建智慧城市包含諸多內容,智慧園區的建設就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在建設智慧城市的視角下,分析智慧園區的規劃設計思路,希望為有關部門以及工作人員提供一定參考。
【關鍵詞】? ? 智慧城市? ? 智慧園區? ? 規劃設計
智慧城市是在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各種先進技術手段的支撐下規劃、建設、管理和發展的,能夠緩解或解決“大城市病”,提升市民生活質量,更加適合人們居住的、可持續發展的新型城市理念。而園區是政府專門為某類特定行業、企業、公司等統一劃定的區域,如工業園區、科技園區、物流園區、自貿園區、文化產業園區等,常作為建設智慧城市的“先頭兵”和示范區[1]。
一、智慧園區的特點
智慧園區與傳統園區的區別在于它能夠為園區管理者、園區內企業和居住者提供各項智能化服務,判斷園區是否“智慧化”要看它是否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1.1信息化
園區中應用了多種信息化技術手段,計算機和手機等移動設備全面普及,園區內基本實現網絡全覆蓋,并將計算機網絡與園區內的相關設備、道路、電力網絡等實物相連接,形成一個網絡無處不在、信息隨時獲取的生態體系。
1.2便捷化
通過大數據、云技術、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園區內的管理和經營實現了較高程度的平臺集約化,園區管理部門可以在信息化管理平臺上進行一站式辦公,從而與上級政府對接流程更加簡便,為園區內企業提供的服務更加優質快速[2]。
1.3人性化
園區環境監測、安全監控的效率和準確度較高,園區內建筑和設施體現低碳環保、綠色節能的理念,生活工作環境更加安全和舒適,人們在其中能夠感到身心愉悅。
二、智慧園區的整體規劃設計思路
智慧園區的整體規劃設計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園區管理機制的規劃,二是園區內具體環境設施的規劃。在園區管理機制的規劃方面,應綜合園區類型、當地政策等因素考慮,確定是由政府管理還是實行園內企業自治機制。比如日本筑波智慧園區,是大量學府和科研機構的聚集地,園內入駐的是不追求科研結果的商業化和產業化的企業,它的管理發展是由政府完全主導的;再如新加坡肯特港智慧園區,是一類科研資源更為集中的園區,園內入駐的全是科研型企業,且大部分是跨國企業,它的管理機制是由政府牽頭制定的,園內企業具有一定的自治權利;而美國硅谷智慧園區是一個分工十分明確的小企業集群,園區與產業界保持著良好的創新互動關系,園區管理機制、發展戰略和運行規則由園內企業機構共同制定,當地政府只是負責營造公平的法律環境和穩定的市場環境,不直接參與園內治理工作和規則制定[3]。
園區內具體環境設施的規劃,就是設計如何在園區內應用互聯網技術、物聯網技術、智能技術、自動化技術等現代化技術,來打造出一套高度智能化、集約化的配套設施和管理平臺。比如利用互聯網、物聯網等技術實時監測園區內的廢氣、廢水排放情況,當出現排放超標時監測設備通過管理平臺及時呈報給管理部門,以便于快速做出相應措施;再如在園區內停車場安裝智能監測設備,對停車場內的車位狀態和路況進行實時、動態監測,以便于駕駛員繞過擁堵路段,更快地找到距離最近的停車位。
三、智慧園區的具體建設規劃設計思路
3.1綜合布線系統
綜合布線系統之于智慧園區,就像神經系統之于人體,它利用一系列信息通訊設備,以模塊化的組合方式,將建筑物內部和建筑物外部的數據、圖像、語音及控制信號相互連接,是智慧園區實現智慧化辦公和服務的基礎設施。綜合布線系統的規劃設計應遵循幾大原則:①實用性:所用設備適應于符合國際通信標準的各種計算機和網絡拓撲結構,能支持和容納多種計算機網絡的運行,并能適應現代和未來通信技術的發展,近期內不被淘汰;②靈活性:布線系統能連接電話、計算機、打印機、傳真機、圖像監控設備等不同類型的終端設備,能完成連接設備的應用需求;③模塊化:是指系統中除去固定于建筑物內的水平纜線外,其余接插件均要求使用標準件,可互連所有數據、圖像、語音、網絡以及智能設備,以便于日后的使用、遷移、更換、擴容和管理。
3.2視頻監控系統
在智慧園安裝完善的視頻監控系統有利于提升管理部門對園區內人員和設備環境的安保和管理效率。視頻監控系統應根據園區內部建筑物結構及其周邊環境設計,采用分布式、數字化的布局結構,能夠對視頻信號進行準確穩定的傳輸和處理,從而實現對園內的人、物、車進行全面的、完整的、實時的監控。
3.3門禁一卡通系統和入侵報警系統
門禁一卡通系統和入侵報警系統也是園區內須要規劃設計的用于安保服務的系統。門禁一卡通系統可用于電子門禁、員工考勤、電梯控制、停車服務等,使人們的生活和工作更便捷、更安全。入侵報警系統安裝于園區圍墻,能夠智能識別攀爬、撞擊等可疑行為,迅速發出聲、光報警信號,并提供準確定位,以便管理人員前往處理。
3.4出入口及停車場管理系統
停車場管理系統是一套由計算機、網絡設備、車道管理設備、遠程遙控設備等構成的,對社區出入口或停車場進行車輛出入、車流引導、停車費收取的應用系統,是提升園區智能化、信息化和安全性必備的系統。
3.5公共廣播系統和信息發布系統
智慧園區內還應規劃設計一套完整的公共廣播系統,用于播放日常通知、廣告和音樂等,在遇到突發狀況時還可以播放消防預警信號,或轉換到緊急廣播系統(如消防廣播電臺)。公共廣播系統前端應合理布局,比如在休閑區域、停車場設置相對密集一些,在辦公區域設置相對分散一些,在設備選擇上應使用夠標準設備,保證語音播報清晰、舒適不刺耳。
另外,園區內還要規劃設計一系列信息發布設備設施,包括各類顯示屏、公告欄等,能夠以圖片、語音、視頻等形式傳播園內日常通知、招聘廣告、影片宣傳、安全防護知識等,以便于園區內人員及時獲取有用信息。
3.6會議系統
為了滿足園區內企業、單位的需求,園內還要根據實際情況規劃設計一些會議室。會議室分為普通會議室、主要會議室和報告廳會議室,室內應安裝電子屏、擴音系統、電子橫幅、電子簽到、燈光系統等基礎設施設備。此外,還要根據會議室用途(如會議、培訓、接待、組織活動等)進行不同類型的室內布局設計,如①劇院式:適合于不需要書寫和記錄的會議,布置特點是正前方是主席臺,面向主席臺的是一排排的觀眾席,觀眾席座位前不設桌子;②課堂式:適用于需要書寫和記錄的培訓性質的會議,與劇院式相似,不同之處在于聽眾席座位前方要擺放桌子以便參會人員書寫;③宴會式:適用于中餐宴會和培訓會議,室內布置數個大圓桌,以便于同桌人員的互動和交流;④U形和“口”字形式:是指會議桌擺設成一面開口的U字形狀或封閉的“口”字形狀,座椅放置在會議桌外圍,一般適合小型的、討論型的會議。
3.7建筑物設備自控系統
建筑物設備自控系統的規劃設計主要是為了實現對園區內各類機電設備的集中控制和管理,這些機電設備包括供配電設備、照明設備、空調通風設備等。系統應具備以下功能:①能夠實時監控和顯示各種機電設備的開啟和停止狀態;②能夠保存和打印各種機電設備的當前運行參數或歷史數據;③能夠根據設備運行環境和負載變化對設備運行狀態進行智能調節,防止設備受損。
3.8綜合管理系統
綜合管理系統在智慧園區的規劃設計中必不可少,應用該系統可以將園區內的上述視頻監控系統、入侵報警系統、門禁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公共廣播系統、建筑物設備管理系統等進行統一管理,以利于園區內的信息資源共享和提升管理服務水平。
四、結束語
智慧園區的規劃建設是構建智慧城市的重要內容[4]。在對智慧園區進行規劃設計時,應以提升人們生活工作的便捷性和舒適性為目標,充分應用各項先進技術,并注重園區建設和使用過程中的節能性和環保性,從而實現園區乃至整個城市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 考? 文? 獻
[1]許斌,蘇家興,郭棟,等.智慧園區信息基礎設施規劃思路研究[J].城市住宅,2020,027(003):129-130.
[2]邱建軍.智慧園區現狀及未來[J].智能建筑,2016,000(006):49-51.
[3]張凱.智慧城市視角下智慧園區建設規劃關鍵領域探討[J].智能建筑與智慧城市,2017,000(012):90-92.
[4]劉培.基于智慧城市的視角加強智慧園區規劃建設的淺見[J].中國房地產業,2018,000(01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