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建軍
摘要:由于混凝土自身的特性,混凝土施工在冬季往往很容易產生一系列質量問題,基于此,針對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措施的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其在理論研究中同樣能夠起到重要的促進作用。針對當前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與傳統混凝土施工技術的對比分析,也具有重要意義。相較于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而言,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和質量控制更為復雜,特殊性也較為突出,對于混凝土自身性能的要求也顯得格外重要。
關鍵詞:混凝土施工;冬季施工;質量控制;技術措施;研究;
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快速發展,基礎建設和建筑工程的數量越來越多,具體施工環節的施工技術越來越復雜。因此,如何更好地保證施工質量很重要,其中,冬季混凝土施工質量控制尤為突出。在進行混凝土配置、運輸和施工的過程中需要進行充分的質量控制和措施監督,以避免由于冬季氣溫過低導致相關質量問題發生,從而保障工程質量與安全,減少工程病害的發生概率。本文就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控制的技術措施進行了深入研究。
1 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原理探究
在傳統的混凝土施工中,混凝土在進行澆筑后所具備的硬度主要來自于混凝土中水泥的作用。因此,水泥水化的程度將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而水泥水化的程度往往又與混凝土本身的配置和材料配比有關,同時還會受到混凝土施工環境溫度變化的影響。當室外溫度降低時,混凝土施工中的環境就會結冰并開始變硬,甚至會影響混凝土的拌制和施工。
在這種狀況下,混凝土中參與水化的水泥效果會變差,從而導致混凝土質量出現波動,強度甚至趨近于停滯的狀態。所以,在進行混凝土冬季施工時,需要在混凝土結冰前進行特殊養護,并嘗試加速混凝土中水泥的水化作用,使得混凝土能夠在正常的溫度下得到養護,最終保證混凝土初期產生的應力能夠大于結冰導致的破壞力。
2 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特點分析
2.1 溫度對質量影響較大
相比于傳統的混凝土施工技術而言,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受氣溫影響明顯,極低的溫度容易導致一些材料發生質量問題,并最終導致混凝土的施工流程出現阻礙,從而給施工工程帶來不必要的質量隱患和安全隱患。除此之外,施工過程中的溫度變化也同樣會導致混凝土施工時出現質量不穩定的問題,對工程質量控制造成了一定的困難。為此,需要對混凝土冬季施工中的溫度進行充分控制。
2.2 質量問題的隱匿性
通過實踐觀察不難發現,在實際施工中,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往往伴隨著一定的質量問題,但這些問題并不會直接表現出來,而是在工程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時集中體現。例如,在冬季施工時所造成的質量問題,可能會在春季氣溫升高的情況下集中爆發,這樣造成的質量問題的影響也就極為嚴重。當質量問題不能被直接發現時,很容易錯過最佳的質量修復時間,最終導致工程故障和損失的增加。
2.3 施工環境對施工質量造成的不利影響嚴重
在冬季進行工程施工時,不僅在施工材料上可能造成一定的問題,而且過低的氣溫往往會增加施工人員的技術失誤。在混凝土的攪拌和振搗環節中,由于受到環境和溫度的影響,往往會導致其無法發揮出計算所得的最佳水平,從而影響混凝土施工的整體效果。
3 混凝土冬季施工中容易出現的質量問題
3.1混凝土強度提升慢
混凝土強度只有在合適的溫度、濕度條件下才能保證正常提升。低溫天氣,將直接影響水泥的水化速度,溫度降至0℃以下時,混凝土中的水分就會出現結冰現象,體態由液體轉為固體,從而影響混凝土的強度發展,混凝土初凝和終凝時間都會向后延展。這對于項目施工工期較緊的工程而言,無疑是致命的,將直接影響后續施工的開展。
3.2 凍害問題嚴重
由于氣溫較低,倘措施不當,在進行混凝土施工時往往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凍害。其表現有混凝土表面直接結冰、起凍,水化失去作用,導致混凝體強度失效,面層質地疏松,甚至脫落;因面層保溫措施不到位,混凝土內外溫差大,出現較大的溫度應力,并最終產生收縮裂縫,直接影響混凝土整體強度和觀感。因此,在進行混凝土冬季施工時,往往需要加入適當的抗凍劑,以便更好地保護混凝土質量,確保混凝土施工過程溫度能夠滿足要求。但在施工的過程中,由于難以把握環境溫度,所以抗凍劑的計量往往難以估計,參量也難以控制。當抗凍劑參量較少時,凍害問題也難以解決。為此需要充分考慮凍害問題,并根據其周遭環境的溫度進行充分的分析和估算,從而合理地判斷應該添加的抗凍劑數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凍害等因素造成的影響。
3.3模板支撐體系穩定性受影響
在冬季較為寒冷的環境下進行混凝土施工,由于傳統的混凝土施工中,首層支模體系大多數支撐于土層,在地面結凍膨脹的作用下,模板支撐體系受力失穩,往往會造成嚴重的梁板反拱問題。當氣溫維持在較低狀況時,梁板反拱問題并不會造成較大的影響。然而,當氣溫變暖時,梁板會由于混凝土的強度提升不夠等問題導致坍塌,從而出現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
4 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控制的技術措施要點分析
4.1 工程施工前期做好混凝土的配置工作
根據混凝土冬季施工技術的要點,想要更好地保證工程質量,保證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應根據施工地環境和氣溫進行綜合分析,并針對不同氣候條件下的混凝土施工特征進行差異化對比,以便能夠根據不同原材料的差異,更好地進行材料配比和攪拌溫度的選擇。事實上,在實際的施工過程中,材料的配比和攪拌的溫度都會直接影響混凝土的強度和結構硬度,而不同原材料之間的差異性也會導致一定程度的配比差異。為此,就需要在進行混凝土施工前,對混凝土的配置工作進行合理調整。
為了能夠更好地提高后期的應用效果,往往需要根據不同的混凝土配比,保證混凝土能夠在較低溫度的環境呈現最佳的效果。為此,在進行混凝土配比時,需要對水灰進行嚴格把控,以確保水灰比能夠維持在0.6以下。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添加額外的外加劑等方式使得混凝土性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例如,加入硫酸鈉復合外加劑,可以幫助施工人員獲得較為理想的混凝土攪拌效果,并保證混凝土能夠在低溫環境下保持較高的施工效果。
4.2 混凝土澆筑控制優化
為了保證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施工人員需要對混凝土澆筑工作進行充分的控制和優化。澆筑前,模板應提前完成濕潤,并確保無積水、積雪、結冰現象。合理調整混凝土澆筑施工時間段,同部位混凝土,應盡可能避免在晝夜溫差較大的時間段內施工。保證施工機具及作業人員投入,提升工作效率,盡可能減短施工周期。同時完成施工的混凝土,須及時按方案進行覆蓋保溫,避免在施工時就出現面層結冰、起凍現象。
4.3 做好溫度監測與控制
在低溫季混凝體施工過程中,按階段、實時做好混凝土的溫度監測,并采取相應的處理措施是保證混凝土質量的有效途徑。常規狀態下,混凝土出罐溫度不低于10℃,入模溫度不得低于5℃。因此,混凝土在運輸及出料過程中,因盡量較少溫度的損失,氣溫低于零下15℃,無特殊保溫措施的,不宜進行混凝土施工。混凝土成活后的養護過程中,應按頻率進行混凝土溫度監測,并采取養護措施,保證內外溫差不超過20℃。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冬季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施工質量的控制極為重要,應針對其自身特點進行充分探究,并根據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質量控制措施,以便更好地保證冬季混凝土的施工效果,提高混凝土的施工質量。
參考文獻
[1]李慶慶.優化混凝土冬季施工質量控制[A].2018年9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8.
[2]駱立南.冬季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措施[J].交通世界,2019(11).
浙江南方工程咨詢管理有限公司 324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