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君林
摘要:建筑工程中,其中一個重要的結構就是基礎工程,這是保證工程安全、質量的關鍵部分。現代社會高速發展,很多大型建筑項目開工建設,對于基礎工程的要求也在逐步的提升,所以進行基礎工程勘察、設計、施工質量方面的控制,可以全面提升建筑工程的整體安全性。因此,需要加大力度進行基礎結構質量控制,掌握現場施工質量控制方法,消除任何質量問題,保證工程的總體質量合格,為現代工程領域的發展奠定基礎。
關鍵詞: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控制
1基礎工程施工質量控制概述
質量、安全與生產(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也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質量管理、安全管理以及生產管理是提高工程質量的關鍵,并且相互之間存在著包容關系,并且很多管理方法也是互通的。因此,基礎工程施工質量控制非常重要,需要嚴格按照要求管理和控制。
2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控制的原則
質量檢測是應用合理有效的措施進行質量的測試,這是進行質量控制的基礎。結合現場施工基礎結構情況,嚴格按照質量控制原則開展工作,切實提升土木工程的質量水平。因為土木工程質量要求較高,各級單位、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需要加強質量管控,應該遵守下述幾個原則進行:(1)在現場管理中,將質量作為核心工作開展;(2)提高管理水平,讓各項管理措施有效落實;(3)采取預防為主的措施,做好質量驗收管理和控制;(4)通過數據進行控制,保證各項指標達到技術標準要求。
3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控制的過程
在施工現場進行質量控制,除了要遵循必要的工程管理原則,還應該做好各個環節的管理和控制,這樣可以保證基礎結構工程的質量合格,為建筑工程的安全、質量提升奠定堅實的基礎。
3.1確認理論依據
在施工現場基礎的質量控制工作開始前,明確理論依據是進行質量管控的關鍵,分析確定選擇合適的質量控制技術,指導現場質量控制工作的進行,為工程項目質量全面提升奠定堅實基礎。
3.2做好現場環境控制工作
施工現場基礎質量控制包含的工作內容較多,工作復雜性比較高,不僅要將各種專業技術應用到其中,更為關鍵的是做好施工現場環境控制,因為工程時刻處于環境中,所以環境因素的控制尤為關鍵。將一些容易導致質量問題的環境因素排除,才能從根本上提升基礎工程的質量。
3.3做好現場質量檢查與控制工作
在施工現場基礎結構施工中,容易存在很多質量隱患,甚至有些結構或者環節無法進行監督與管理,也難以從根本上控制。因此,現場管理人員、施工人員需要嚴格按照標準落實現場質量檢查與控制工作,形成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各項質量控制措施有效的進行,為基礎工程質量提升奠定基礎。
4基礎施工常見質量問題分析
4.1軸線位移
軸線位移即基礎在堆砌到部位時,軸線與上部墻體軸線存在偏差的問題,影響工程的質量。建筑工程中,墻體結構是基本組成部分,但是因為軸線位移情況的發生,造成基礎結構和上部墻體存在偏心壓,導致結構受力條件變化,影響施工質量。該問題的產生,多數是因為測量放樣精度不高所產生的,在堆砌到大放腳頂部的位置上,就產生嚴重的偏差問題。然后在基礎墻體結構施工中,發生軸線位移的情況。在工程建設施工中,通常需要在槽邊打橫端基礎軸線中心樁,如果有特殊情況,應該選擇使用預留樁進行控制。基礎施工環節,通常是按照外縱墻、山墻、橫墻的順序進行施工,基礎槽中線被封在縱墻基礎的外部,并不能進行吊線找中處理,這樣容易出現軸線位移的問題,工程結構穩定性不足,影響工程質量。
4.2防潮失效
工程基礎結構施工中,防潮失效是極為普遍存在的質量缺陷。防潮層或者抹灰施工環節,沒有采取有效的處理措施,造成地下水滲漏問題的發生,外墻受潮作用后,因為鹽堿的影響,會造成磚墻表面脫落的問題發生,不僅造成墻體結構穩定性下降,還會導致美觀性變差。這種情況的發生,和砂漿質量有著直接的關系。如果沒有加強砂漿質量管控,且防潮處理環節沒有加強工程的管理,防潮效果不足,造成防潮砂漿以及基面粘合性變差,或者抹灰環節并未加強壓實度管控,導致防潮層發生脫水問題,強度、密度都存在問題,影響最終基礎結構質量。
4.3標高偏差
基礎結構在施工中,臨近室內平面位置時,容易都指標高偏差嚴重的情況,只要是出現偏差超標的情況,會給墻體標高的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也會造成建筑結構性能下降。這一問題的出現,和下部基層標高存在著直接的聯系。如果下部基層標高沒有符合設計標準要求,必然會給基礎標高的尺寸帶來不利的影響。在項目實施環節,大放腳尺寸嚴重超標,皮數桿并不能達到緊密貼合的要求,造成基礎和皮數桿的高度無法有效的控制。此外,如果應用大面積鋪灰砌筑方式開展基礎大放腳填芯磚鋪設施工,受到鋪灰厚度、施工面長度等方面的影響,也會造成堆砌施工速度下降,灰漿施工質量存在問題,造成基礎標高偏差嚴重,影響工程質量。
5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控制的方法
5.1加強軸線位移控制
在基礎施工現場定位放線環節,先在外墻位置上設置龍門板,加強防護管理,防止因為其他部分的施工而產生位移的問題。龍門板下部應該設置永久中心套,插入到地下,和地平面是平行設置的,然后應用混凝土進行結構封閉處理。龍門板拉線操作之后,先進行中心樁位置確定,并且保證橫墻軸線的精度合格,確保各個結構部分的質量合格。根據設計方案設置中心樁,確保其與地面是平齊設置的,為了保證中心線的確定更加準確,不能在中心樁部位上存放材料或者堆土。挖槽作業環節,應用磚做好覆蓋處理,以便于清土時確定施工位置,槽樁基礎中心線確定時,應該和相鄰軸線聯合校對,消除中心線偏差的問題。為了預防發生大放腳設置不均勻而產生的軸線位移問題,在基礎部分施工后,再進行拉線核對,保證軸線的精度合格,保證工程質量。
5.2對防潮問題的處理
在基礎部分施工后,主體結構施工完畢要進行防潮處理。對于24cm墻進行防潮作業時,下部防潮層使用滿鋪的方式進行皮磚鋪設施工,保證砌筑后質量合格。在現場施工作業環節,基礎房心回填完畢后,開始防潮部分施工,不會因為填土而影響防潮層質量存在問題。嚴格按照施工設計方案和技術標準開展施工。如果設計方案并未做出明確規定,應該應用水泥砂漿加入防水劑的方法進行防潮施工。在施工環節,禁止在防潮砂漿材料內加入鹽,還要防止在環境溫度較低的條件下施工,否則都會給防潮層結構的質量產生不利的影響。因此,要想全面提升基礎工程的防潮質量,就要做好各個方面控制,消除不利因素,提高工程結構的穩定性與安全性。
5.3對標高偏差的處理
基礎結構部分在施工前,應該做好基層標高尺寸的檢測,應用細石混凝土進行低凹部位的鋪設施工,然后應用鋼筋或者2cm×2cm方木制作皮數桿。在具體施工環節,把皮數桿砌筑到基礎中心部位上,如果是在基礎外側施工,應該加強檢測,保證位置精度合格。此外,針對放大腳結構的施工,最好選擇應用雙面掛線的方式,保證橫向、水平向質量合格。填芯磚施工環節,最好是采取小面積鋪灰的方法,鋪灰與堆砌同時進行,避免出現標高偏差嚴重的問題。
6結語
建筑工程中,基礎結構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該部分的質量對于整個工程的質量與穩定性產生影響。在基礎結構施工中,有很多影響工程質量的因素存在,所以我們需要分析存在質量問題的原因,然后采取必要的應對措施,消除質量缺陷,提高基礎結構質量,為建筑工程質量、穩定性的提升奠定基礎,同時還能夠給企業帶來經濟效益,促進建筑領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謝峰. 試述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控制[J]. 信息周刊, 2019, 000(048):1-2.
[2]趙林海. 建筑工程中施工現場基礎工程質量的控制與管理研究[J]. 商品與質量, 2020, 000(008):210,213.
中鐵一局市政環保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