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雨佳 于豐嘉 李欣萍



摘要:在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中存在著考核缺乏量化指標、黨支部堡壘作用不強,黨員學習教育不經常、黨員日常管理不夠嚴格等問題,在保證黨員個人信息安全的前提下,通過構建黨建大數據可視化平臺來實現黨員政治生命可以追溯,黨支部“三會一課”全程留痕,基層黨建工作考核指標量化、各級黨組織科學精準施策,對提升學校黨建工作水平有著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黨建、可視化平臺
1高校黨建可視化平臺建構需求分析
1.1學生群體特征的客觀需要
隨著高校學生群體年齡結構日益年輕化,零零后成為大學生群體中的主流,在學習、生活中信息化程度不斷加深,傳統的黨建方式對年輕一代黨員的吸引力在逐步降低,為黨員發展、黨員教育、組織生活等基層黨建工作帶來新挑戰。因此,推進黨建智慧化,構建高校黨建可視化平臺是信息社會背景下黨建工作發展創新的必然選擇,是契合高校學生群體特征的客觀選擇和方向。
1.2黨員意識有所弱化
近年來,各高校重視入黨積極分子的教育、培養、考察和發展等工作,但在大學生黨員入黨后的教育工作方面較為滯后,致使部分大學生黨員出現了理論學習弱化、黨員意識不強等問題,影響了學生黨員隊伍的先進性[1]。尤其是互聯網時代,大學生們能通過多種媒介來了解祖國的發展變化,接受更多正能量信息的同時,信息化時代也不可避免帶來一些負面因素,因此,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發揮智慧黨建優勢,堅守輿論陣地,有助于提升黨員意識,更加容易接受思政教育。
1.3思想教育學習形式單一
在傳統的黨建工作中,線下進行學習是主要組織形式,聽報告和讀文件等是重要教育方式,這種單向灌輸教育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不能很好地調動黨員積極性,教育效果不好。網絡具有較強的便捷性和開放性,在信息共享時代,高校黨建工作可以打破空間與時間的限制,為黨員提供隨時便于進行有效的自我教育、自我學習的平臺。為此,建立“智慧黨建”,可視化平臺,不僅在教育方式上進行了創新,在宣傳方式上也更多樣化,從而使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質量有所提升。
1.4管黨治黨“上熱中溫下冷”
當前,在落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方面,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上熱、中溫、下冷”。部分基層黨組織,對管黨治黨的認識不到位,主動性不強,力度不夠大,在管黨治黨的責任和壓力上有層層遞減的現象。尤其黨支部這一層級,對黨員進行教育和管理時,應發揮工作的主動性、積極性、創造性。但目前相當一部分黨支部,在教育、管理和監督黨員上未能發揮好主體作用[2],需要通過無人為因素干擾的科學的信息平臺進行追溯、監管。
1.5黨建評估決策需科學化
目前高校黨建工作評議中,領導和同事們的主觀印象占據很大比例,沒有科學、合理的客觀評判體系,從而對廣大黨員干部、同志的積極性有一定影響[3]。許多高校對基層黨組織、黨支部、學生黨員教育沒有制定明確的目標任務,定量指標少,科學的學生黨員考核評價體系也未建立,科學考核制度引入欠缺。現有的考評制度操作性不強,難以對基層組織及學生黨員的綜合表現進行客觀全面的考核評價[2]。久而久之,黨組織、黨員作用的發揮很大程度上依靠黨員個體的自覺性。
長期以來,對黨組織及學生黨員的考核評價一般集中年底或年初進行,缺乏對黨組織及學生黨員的動態持續考察,難以及時發現和糾正黨組織、黨員出現的問題。為此,建立信息化黨建平臺十分具有必要性,有助于上級黨組織對基層黨組織、黨員的實時把控,以大數據分析技術為科學基礎,進行科學決策、考核,便于及時解決存在的問題。
2黨建信息化研究
于麗[4]認為目前高校黨建信息化面臨的問題有:對信息化黨建的意義、作用和效果認識不夠;無法滿足廣大師生的需求,無法吸引廣大師生的關注。一些公眾號、網站、APP的創建沒有得到很好地利用;管理和服務跟不上,專業人才缺乏。
張小平等[5]認為“互聯網+黨建”工作模式的內涵指:高校將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手段綜合利用打造互聯網“智慧黨建”平臺,將高校黨建工作實現智慧化、數字化、科學化的新工作模式。
齊勇[6]認為高校“智慧黨建”信息平臺構建的重要性在于:是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重要途徑,是推進高校基層黨建創新的重要方式,提升高校黨建科學化水平的有效途徑。“智慧黨建”信息平臺的體系構架包括:構建基礎黨務工作模塊,加強黨員管理服務信息化建設;構建黨員教育服務模塊,助力黨員教育培訓:構建組織生活應用模塊,促進黨內組織生活常態化嚴格化;構建黨建測控預警模塊,加強黨建工作監督實時化;構建數據決策分析模塊,推進黨建評估決策科學智能化。
趙雪[7]探索高校“智慧黨建”的路徑包括:完善高校“智慧黨建”體系建設的管理制度;強化高校“智慧黨建”文化載體的感染力;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與高校黨建深度融合;推動“智慧黨建”載體的平臺建設。
3高校黨建工作現狀
3.1基層黨建主要業務分類梳理
(1)從主體角度分析
在黨員個人層面,基層黨建主要業務包括黨費繳納、黨員發展、黨員組織關系轉接、出國境黨員恢復組織生活、失聯黨員納入組織管理、各種類黨員培訓、黨員檔案的填寫整理歸檔等。
在基層黨支部層面,主要包括“三會一課”、支部的成立和撤銷、黨員民主評議、黨員考核、主題黨日活動、評優推先、支部換屆、黨費收繳和使用等。
在二級黨組織層面,黨組織會議和黨政聯席會的舉辦、黨支部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各類黨內表彰和評優推先、黨組織選舉工作,黨務干部隊伍建設(包括黨委委員、專職組織員、黨務秘書、輔導員、黨支部書記、黨支部委員等)、黨費收繳和使用等。
在學校黨委層面,黨委常委會、黨委會、黨員代表大會、理論中心組學習、黨委換屆、二級黨組織書記抓黨建考核述職、最佳黨日活動和基層黨建創新案例評選、黨建研究課題管理、黨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主題論壇、黨員統計、黨員發展、黨校各級培訓班等。
(2)從業務垂直角度分析
3.2信息系統現狀
黨建信息化是黨建數字化、在線化和智能化形態。將黨建工作通過一體化網絡平臺集成,將紙質內容電子化,用大數據分析產生新認識,預測新動向、提供新思路。它是運用互聯網每時每刻產生的海量數據和日趨成熟的大數據分析技術、機器學習,時時、精確、動態把握黨組織和黨員的情況、群眾的需求及黨的工作的未來發展趨勢,通過精準施策,主動推送,流程監督,指數評價,促進黨建整體統籌、層級壓縮、效率提升和自身優化,達到管理、服務和引領的定制化、精確化、個性化、智能化。以目前正在使用黨旗飄飄入黨教育培訓系統、北京黨建平臺為例。
(1)黨旗飄飄入黨教育培訓系統
“黨旗飄飄”是在教育部思政司和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指導下逐漸發展和成熟的“互聯網+黨建”服務品牌,多年來一直專注于高校入黨教育與黨建培訓管理領域。課程資源由高校系統黨課專家組專家制作,由教工委以及教育部思政司審核后,形成規范入黨教育體系、優質的課程內容、試題庫,現已在多所高校安裝運行。
(2)北京黨建平臺
北京黨建平臺,全稱為北京市基層黨建綜合管理平臺,目前下設“黨內信息管理系統”和“黨員E先鋒”兩個系統入口。“黨內信息管理系統”主要功能是對系統內的黨員信息和黨組織信息進行維護。此系統只能由各級黨組織的系統管理員進行登錄操作,管理員權限需要由上級黨組織授權。
“黨員E先鋒”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由系統管理員完成黨員的黨組織關系線上轉接、黨員信息查找及職務設定。但黨建工作中其他業務,比如組織生活開展情況、黨員發展、黨費收繳、黨員學習培訓等涉及不多,使用率不高,沒有很好地發揮信息化的作用。
4系統功能基礎設計(仿真模擬)
4.1平臺應用初步設計
在黨建信息化的基本工作模式中,數據、分析與業務是密不可分的核心要素。如圖1所示,黨建信息化的頂層設計方案由數據層、平臺層、模塊層、業務層、展示層與用戶層組成,并與MOOC、自媒體、黨建資源庫等系統進行關聯。根據黨建信息化的需求,本平臺從數據層數據傳輸到平臺層,通過模塊層的商業智能分析,數據填報等到達用戶可使用的業務層,業務層則可以通過關聯系統中的一些資源來完成包括黨務管理、學習教育、線上繳費等常用的黨建模塊。最后在展示層不同權限的用戶可以通過WEB應用、數據大屏、移動應用等展示的可視化信息來了解角色權限內的黨建相關情況。學校管理人員也可以統一監控黨建情況、利用各支部黨建數據和結果數據對各支部的黨建結果進行科學綜合評價,同時在數據反饋的基礎上對相應環節進行逐步優化。
4.2功能展示樣圖
黨建大數據綜合顯示大屏可以展示的部分界面(如圖2),在此界面我們可以看到黨支部不同的黨建模塊。并可通過曲線圖,餅狀圖,百分比或者具體數字來掌握本黨支部一段時間內的黨建達標率以及學習進度等相關指標。
圖3為黨建大數據服務平臺各支部情況界面展示,通過此界面可清晰的看出各個黨支部黨建完成情況,并可對不同黨支部做橫向比較,從而對優秀黨支部的評選有更直接的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劉忠秀.加強高校學生黨員教育實效性的路徑探析[J].寧波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9,41(05):72-76.
[2]任大立.習近平新時代管黨治黨十大思想[J].湖北社會科學,2018(05):11-16.
[3]孫振華,李燕.當前高校機關黨建工作問題及量化考核的思考[J].山東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20(01):41-42.
[4]于麗.大數據背景下的高校黨建工作信息化建設[J].改革與開放,2019(13):52-55.
[5]張小平,任懷藝,楊帆.高校“互聯網+黨建”工作模式的實踐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7(11):55-58.
[6]齊勇.高校“智慧黨建”信息平臺建構實踐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2019(Z1):112-115.
[7]趙雪.互聯網時代高校“智慧黨建”的功能定位和路徑探索[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9(11):48-50.
北京工商大學 北京 100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