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維鳳,陳國華,馬廣琛
(江蘇海洋大學商學院,江蘇 連云港222005)
大數據是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是需要新處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強的決策力、洞察發現力和流程優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長率和多樣化的信息資產。大數據具有數據量大、輸入和處理速度快、數據多樣性、價值密度低等特點。
新形勢下,通過充分釋放大數據在產業發展中的變革作用,加速傳統行業經營管理方式變革、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創新及產業價值鏈體系重構,推動社會生產要素的網絡化共享、集約化整合、協作化開發和高效化利用,從而可以改變傳統的生產方式,促進傳統產業與新業態新模式協同發展,加快經濟轉型步伐,提升經濟運行效率。以工業為例,在設計環節,可以利用大數據搜集顧客信息,推動發展C2M(顧客對工廠)等模式,提升工業設計環節的個性化水平;在生產環節,可以利用大數據監控優化流水線作業,強化故障預測與健康管理,優化產品質量,降低能源消耗。
過去,生產企業是按照對市場的預期、判斷去組織生產,而企業的預期和市場的真實需求不一定吻合,所以會造成產品積壓,產生庫存,增加企業成本。互聯網時代,則可以利用大數據促進產銷對接,按照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以銷定產,提升工業產品銷售的精準度,避免產生不必要的原材料及人力成本,同時使企業庫存達到最小化,降低成本,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例如生產企業可以通過電商搜集的大數據直觀、便捷地得到消費者的真實需求。京東通過挖掘京東用戶在瀏覽、對比、選擇、購買和評論的購買全過程的精準數據反饋給生產企業,從源頭獲得顧客信息,根據顧客需求設計和生產產品,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利用大數據改造傳統動能、培育新動能,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客觀需要,對實現創新驅動實體經濟轉型發展意義重大、前景廣闊。新時代下,大數據經濟的潛在價值必然帶動與之相關的包括大數據資源建設、大數據技術、大數據應用在內的信息產業的蓬勃發展。2016年,我國電子信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7萬億元,是2012年的1.55倍,年均增速11.6%,其中電子信息制造業為9.5%,軟件業為18.1%,增速始終居各主要行業前列。
本文遵循公開性、可測性、易得性和國際性,從經濟質量、民生質量、生態質量三個維度對蘇北五市高質量發展進行評價。經濟發展是為了滿足社會的要求,主要表現在市場和國民兩個方面。測度經濟質量的指標有很多,本文采用直接指標度量,選取蘇北五市近5年地區總收入和外貿依存度指標。測度民生質量的指標有人均可支配收入和CPI,本文采用的測度生態質量觀測指標是第三產業比重和PM2.5。因此,本文構建的評價指標體系如表1所示。
表1 經濟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
本文采用的確定權重的方法是熵值法,經過測算,各年指標權重如表2所示。
表2 2013~2019年各個指標權重匯總
獲得了指標的測量值和權重后,可對指標變量的指標值進行計算,即計算經濟質量、民生質量和生態質量的指標綜合值,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2013~2019年各個城市綜合值
從縱向看,蘇北五市2013~2014年高質量發展趨勢下降,2014~2019年這6年,高質量發展是上升的,但2014~2016年經濟發展高質量上升勢頭沒有超過2013年。2016~2017年經濟高質量發展勢頭迅猛增加,超過2。從橫向看,各年經濟高質量發展最好的城市也不相同。2019年蘇北五市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是淮安市和連云港市,其次是徐州市;2018年蘇北五市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是徐州市、連云港市和淮安市,其次是鹽城市和宿遷市;2017年蘇北五市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是徐州市,其次是連云港市;2016年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是淮安市,其次是徐州市;2015年高質量發展最好的是徐州市,其次是鹽城市;2014年發展最好的是鹽城市,其次是連云港市;2013年發展最好的是徐州市,其次是宿遷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個城市經濟質量發展之間差別也在縮小。
從指標內部來看,在排除人為因素的情況下,每年影響當地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因素在不斷變化。2019年、2018年和2017年蘇北五市高質量發展主要影響因素是地區收入總值,其他因素影響程度較小;2016年主要影響因素是CPI,外貿依存度次之,其他因素影響程度很小;2015年主要影響因素是第三產業比重,而地區收入總值、外貿依存度、PM2.5影響程度也同樣重要;2014年主要影響因素是CPI,其次是PM2.5,其他因素影響程度很小;2013年主要影響因素是外貿依存度并且影響程度很大,其他因素對高質量發展影響幾乎可以忽略。
熵值法確定指標權重排除了人為主觀因素的干擾,但在實際中各項指標的重要性是不同的。在本文中經濟質量維度、民生質量維度和生態質量維度的重要程度不同,生態質量維度和民生質量維度的重要性在不斷上升,經濟質量維度指標的重要性在下降。
1.蘇北五市總體經濟發展水平不高
江蘇省作為全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總體上已經進入工業化后期,但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不容忽視。蘇北五市人均GDP只有蘇南的44.8%、蘇中的64.6%,這嚴重影響蘇北五市的高質量發展。蘇北五市經濟發展領域也不平衡,雖然第三產業比重在不斷增加,但仍然以第一、第二產業為主,產業處于價值鏈中低端。
2.蘇北五市依托地理優勢發展對外貿易程度不夠
蘇北五市具有天然的地理優勢,水路交織、道路平坦、交通便利。蘇北五市是江蘇重要的沿海城市,具有優良的港口和海灣優勢,但是除了連云港市外其他四個市區外貿依存度占比在7%左右并且不斷下降。這說明蘇北五市沒有重視對外貿易對本地區經濟發展的影響。
3.居民生活水平沒有明顯提高
根據上述計算分析,對于人均可支配這一指標,蘇北五市近7年的平均數低于全國指標;與其他沿海城市相比,該指標還有很大上升空間。并且蘇北五市近5年CPI指標基本沒有變化,這說明經濟增長并沒有帶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改善人民生活迫在眉睫。
4.生態環境保護不夠
根據上述計算,雖然各市PM2.5在不斷下降,但是排放量依然不低。蘇北五市產業處于價值鏈中低端,多為工業企業,產生的廢氣、廢水、噪音自然很多,如何加快產業結構升級,發展高附加值低污染產品是政府和企業應該共同思考的重大難題。
1.抓住政策機遇
國家正在積極實施“一帶一路”“長江三角洲地區區域規劃”“江蘇沿海地區發展規劃”“東隴海地區國家主體功能區規劃”“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五大國家戰略以及“沿東隴海線經濟帶”“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江淮生態大走廊”“徐州都市圈”“振興老工業基地”“蘇北計劃”“蘇北中心城市建設”“南北掛鉤合作”“城鄉發展一體化綜合配套改革”九大省級戰略,蘇北五市要積極主動抓住這些政策機遇,后發先至,高效快速地發展地區經濟。
2.關注民生發展,打造環境美好的宜居城市
蘇北五市首先應該發展當地經濟,從經濟方面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其次,應該大力建設民生工程,減少污染排放,關注居民的生活質量;最后,作為沿海城市的蘇北五市應該利用天然的沿海地理優勢,打造美麗和諧的海濱城市,吸引外地游客,發展當地旅游業。
3.吸引高質量優秀人才,為發展地區經濟儲備人才資源
優秀的人才可以促進管理的改善,推動經濟的發展,蘇北五市高校資源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方面都遠低于蘇南和蘇中。蘇北五市應該大力發展高校資源,儲備當地人才;同時加大人才引進吸引力度,吸引優秀的外地人才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貢獻。
4.借鑒其他沿海城市發展經驗
中國海岸線長、沿海城市眾多,在改革開放后許多沿海城市經濟騰飛,如廣東珠海、上海等。這些沿海城市經濟發展迅速,對外貿易發達,城市建設好,服務質量高,居民生活水平高,這些城市的發展經驗對蘇北五市的發展有重要的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