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熙印
(上海匯眾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上海 200122)
隨著汽車的普及,對整車的操穩性、舒適性要求越來越高。懸架襯套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對操穩和舒適有影響,對整車的NVH性能同樣重要。橡膠與金屬的黏結技術被應用以來,汽車內安裝了大量的橡膠元件。由于橡膠襯套的隔振消音特性,在懸架系統中被廣泛應用[1]。目前由于材料的快速發展,襯套種類也比較豐富,按外殼材料有橡膠襯套、尼龍襯套、鋁合金襯套、鋼套襯套,按外殼形式還有閉合和開口等種類。
控制臂襯套是連接車輪和副車架的彈性元件,主要吸收車輪在路面所受的激勵,并傳遞到副車架上。為保證襯套作用,需要保持控制臂和襯套穩定的連接。滿足在任何工況下,都不能出現滑動甚至脫落,否則不能實現載荷傳遞和振動隔離的功效。在很多車企中,將襯套的壓入力和壓出力定義為重要的質量屬性。
本文基于某一車型的控制臂的壓入力問題,基于理論基礎,采用8D分析法對失效數據進行分析,對產品進行優化與驗證,從而確定了失效的永久解決措施。
在解決任何問題的過程中,我們首先要掌握它的理論知識和工藝過程[2]。圖1是襯套和擺臂座配合的示意圖,圖中?d是兩個零件的基本配合尺寸,P是襯套壓裝后,襯套端面受到的壓力。

圖1 襯套裝配示意圖
將襯套壓入到擺臂座孔中的壓入力Fy(N)可用下式表達:

f:襯套壓入壓出時,襯套與擺臂座的摩擦系數;
d:襯套與擺臂座的配合面直徑,mm;
L:接合長度,mm;
P:襯套與擺臂座配合面間的徑向力(MPa)。
徑向力P可通過已知的最大過盈量δ來計算:

其中:
δ:襯套與擺臂配合面的過盈量,mm;
D:擺臂座孔直徑,mm;
d12:襯套內徑,mm;
d22:擺臂座孔外直徑,mm;
μ1:襯套材料的泊松比;
μ2:擺臂材料的泊松比;
E1:襯套材料的彈性模量,MPa;
E2:擺臂座材料的彈性模量,MPa。
通過上式,可以看到,襯套在壓入擺臂座的過程中,其壓入力主要與兩個配合零件的幾何尺寸以外,還與兩個零件的材料,如彈性模量、泊松比及摩擦系數有關。
本文運用了8D(Eight Disciplines )工具,對擺臂襯套壓入力不足的問題進行分析與解決[3]。
D0階段:準備。某產品的壓入力監控值超差頻率越來越高,曾在某個月的班次中達到了100%不合格,壓入力在過程控制中沒有達到設計的值,見圖2,引起了工廠的極大抱怨與投訴。因此,公司成立了小組,對該問題進行攻關。

圖2 現場壓入力監控圖
D1階段:成立小組。成立了由質量、工藝、產品等成員組成的小組。
D2階段:問題描述。WHO(誰)壓裝工廠;WHAT(什么)襯套壓入力;WHEN(何時)2020年9月;WHERE(何地)壓裝車間;WHY(為什么)壓入力不足;How(怎么樣)壓裝400件,壓入力報警400件;HOW MUCH(程度)不合格占比100%。
D3階段:臨時措施的實施與驗證。①隔離這批次的擺臂和襯套;②要求供應商重新提供一批次零件,并對零件的數據監控加強,如材料和尺寸的檢測;③提高配合面的摩擦系數,對零件進行二次噴丸。通過零件的變化,進行現生產監控,發現壓出力有明顯提供,不合格占比控制在了10%以下。
D4階段:確定并驗證根本原因。該階段是問題解決的核心部分。
通過魚骨圖對事件進行分解,從人、機、料、環、法和測多方面進行逐步分析,見圖3。

圖3 壓出力分析魚骨圖
通過排查分析,排除了因壓裝工藝的問題,如圖4,包括工裝的定位和精度,并未發現問題。

圖4 襯套壓裝工裝圖
結合上文的影響壓入力的幾個因素,對影響壓入力的因子進行分解,如圖5。

圖5 因子分解圖
問題發生在一雙翻邊擺臂和鋁合金閉口襯套的配合結構形式,見下圖,考慮到該零件已經生產,因此我們主要監控如下幾個主要因子:表面粗糙度、配合直徑、配合長度、配合面圓柱度、過盈量。
對零件的主要因子進行數據采集,其結果如表1:

表1 關鍵因子狀態表
對不合格項進行原因分析,對失效的零件進行拆解,如下圖6,明顯發現擺臂座孔和襯套在壓裝過程中,沒有充分的接觸,特別是壓裝過程中下片,尤為明顯。對擺臂座進行斷面切割,發現配合面成“C”,極大地影響了壓入力。

圖6 襯套與擺臂的拆解圖
發現問題后,對該零件的制造過程排查,發現翻邊過程中凹模和沖頭在使用一段時間后,由于磨損,造成配合間隙變大,導致孔直徑變大,甚至導致翻邊成現錐度,伴有大小孔,更為嚴重的是翻邊的圓柱度變差,如圖7。

圖7 擺臂座翻邊狀態
根據零件的實際情況,跟蹤零件加工工藝,找到造成該情況的根本原因。由于該零件的料厚較小,在沖壓過程中,由于使用時間及凹凸模磨損等原因,造成了凹凸模間隙變大,沖壓后,孔翻邊有所回彈,形成了大小孔,甚至出現翻邊圓柱度不好的現象。
D5階段:選擇并驗證永久糾正措施。
根據發現的問題,結合分析結論,對零件采取整改措施,并施加驗證。(1)控制擺臂座翻邊孔直徑;(2)控制擺臂座孔翻邊孔圓柱度;(3)提高襯套外管的粗糙度。采集多個樣品進行壓入力驗證,見圖8,從采集的結果看,整改措施還是非常明顯的,壓入力完全滿足了設計要求,并且離散度也比較好。

圖8 壓入力曲線
D6實施永久糾正措施:按照D5階段的方案,對控制臂的圖紙發起EWO,對凹凸模進行整改,重新提交PPAP資料。
D7預防再發生措施:更新DFMEA、產品開發指導書和培訓計劃等相關資料,從而預防類似的問題再次發生。
D8總結表彰:此項目得成功,為公司減少了損失,恢復正常生產,并贏得了客戶及公司領導的認可。產品工程師通過該項目也對產品有了深刻的認識和開發能力的提升,為后續項目成功開發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通過8D分析,我們可以更加全面、系統、有效的分析驗證,準確的得出了解決問題的方向,提高了工作效率,減少了企業的損失。
在汽車懸架系統中,襯套與擺臂之間的壓入壓出配合,對于系統的性能是一個保障,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借此次發生的失效問題,利用8D法進行了系統的研究和闡述,對于影響壓入力的主要因素進行了說明。通過研究發現,在材料確定的情況下,兩個零件配合的過盈量、配合長度以及摩擦系數起著重要作用,為我們以后發生類似的問題提供指導。由于篇幅問題,這里僅以雙翻邊薄鋼板和鋁合金外套的襯套為例進行了展開,其實,對于不同的材質及結構的壓裝,其影響因素的權數是不同的,這需要我們未來繼續研究,以支持產品的多樣化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