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娟
安徽理工大學
所謂故事漫畫,就是將人們所接受的“漫畫”藝術同信息量大、自由度高的“故事”實現相互結合的一種產物。精美的插圖往往可以調動觀眾的趣味性,就如同文學作品一樣,能夠保持觀眾注意力的持續集中。因此,故事漫畫的角色設定顯得尤為重要,也需要進一步了解其視覺化的表現。
故事漫畫作為現代漫畫的主體,在電影文化的影響下形成了一種藝術形式。故事漫畫本身主要是針對視覺信息進行符號式的標記與簡化,讓畫面能夠展現并闡述相應的故事。針對故事漫畫,主要包含了獨幅卡通與多格漫畫,而信息傳達成為故事漫畫的本質所在[1]。
對于角色而言,狹義的角色是藝術、文學之中呈現出的人,是虛構作品之中的角色,也可能是演員扮演的校色?;趶V義來分析,也就是某一個情境之下針對某一個人、物產生的影響,抑或是對于其他人與物產生影響的存在。雖然角色并非一定擁有生命,但是一定會有某一種意義賦予其本身。
故事漫畫的角色符號和形象是其根本,基于視覺化的表現,實現角色星光閣的物化外化,這樣就可以真正將其精髓展現處理?;诮巧曈X藝術形象,其藍本主要是故事的情節,所以基于這一層面進行角色的綜述,能夠有效識別角色形象,了解角色形象的個性特征,呈現出主體的表現[2]。
如,對于吉祥物的多樣性認識是非常客觀的,如圖1的熊本熊形象主要就包含了吉祥物應有的視覺表達。熊本熊體現在于“熊”,也可以看成“熊本人”,設計上的一語雙關,就完美地體現出其最生動的形象。而視覺外形凸顯了“呆萌”的元素,這樣也使得它站在了時代的前沿。

圖1 熊本熊
故事漫畫的繪畫風格一般都存在差異性,而對應的角色形象也會有一定的差別。針對基于文字描述的故事而言,對象無論多么具體,當觀眾接收到文字的描述之后,對于這一形象的認識依舊存在偏差,但是通過漫畫角色能夠進一步縮小畫面感帶來的偏差,讓形象變得更加清晰。漫畫就是將人們部分想象真實化的一種道具,不僅人們可以從中找到最理想的化身,同時也能從不同的理想化身之中實現藝術表現形式的有效提煉。
基于傳統的形象,逐漸將其發展到抽象化的模式,然后再朝著現階段的網絡化趨勢不斷的延伸,其本身表現出來的就是對于角色藝術風格的一種進化模式。時代背景存在差異,而不同的角色在對應的時代下,就會成為時代的主角,同樣也屬于藝術的高塔所在。但是,不同區域的風格必定存在一定的差異,雖然各個風格流派在現階段已經趨向于融合,但依舊會有話題性差別的存在。
1.永恒
在當今時代,設定這一概念已經深入人心,無論是作家、畫家還是影視明星,都需要設立一個“人設”來吸引粉絲,在每一個平凡人的娛樂和工作中也都會潛意識地利用一個“人設”來迎合自己的環境氛圍,這本身就是萬事萬物效果的一種考量。不過,就算是擁有了設定的存在,就會出現設定崩塌的情況,一旦設定與本質之間存在較大的差距,一定就會露出馬腳。當喜歡的設定出現了裂痕,會讓每一個觀眾都感受到痛苦與挫敗?;谶@一環境,漫畫角色的出現賦予現實人物一種無法達到的功能——永恒,即最永久的穩固[3]。
虛擬的形象是不會變質的,也是不會腐朽的,其設定主要是基于人為操縱,讓虛擬形象更加貼近于現實。在故事漫畫之中的角色設定也能很好地彰顯這一優勢,通過栩栩如生的人物背景來設定,本身并非活生生的人。針對漫畫角色表達的喜歡,不需要承擔崩塌的恐懼感,同時可以利用互動的手段,基于自己的喜好進行個性化的設定。
在視覺化的設計方面,這一點就表現得非常明顯。漫畫角色本身不會考慮到皮膚衰老、身材變形等諸多問題,可以永遠保持青春和美麗。當然,為了提高虛擬與現實之間的契合度,隨著時間的推移,還需要讓漫畫人物發生一定的變化,從而獲取角色魅力。不過這種變化往往是美化的、可控的。如下圖2所示,對于“鷹眼”這一漫威角色形象,分別展現了年輕與老年形象之間的差異,即便是老年的“鷹眼”依舊能讓人看到理想化的美感,這樣的角色設定就是對視覺化藝術加工最有效的證明。

圖2 鷹眼的年齡變化
2.偶像
第一,主角效應?;诘谝淮墓适侣嫷纳倌曜x者去分析,在其成長成為成人之后,久表示最為黃金的故事漫畫創作階段的來臨。在這一階段,漫威公司的“漫威宇宙”出現在觀眾面前,并且隨著多維宇宙科幻概念的不斷普及成為讀者自身腦海之中所幻想的,但是又真實存在的一個第二世界。在中國故事漫畫的持續探索之中,也會有專屬的雛形存在,對于“漫友”等雜志的發行,就提供了一個成長與交流的空間,進而服務國內的故事漫畫愛好者。因為有了在這一階段堅持不懈的努力,讓中國的故事漫畫在國際舞臺上擁有越來越大的影響力。在這樣的年代,故事漫畫本身與讀者之間、讀者與作者之間、讀者相互之間產生的共鳴會呈現一個峰值。人們自身的想象是無法通過文字就能夠完美地表述出來,依靠戲劇電影也無法將所有的幻想都表現出來,但是在故事漫畫舞臺卻可以將其實現出來,同時也是時代給予的更多的一種選擇空間。
第二,漫畫教條主義。針對故事漫畫的熱衷者,是容易呈現出小規模抱團現象的,這來源于亞文化的影響。部分志同道合的讀者在討論過程中只有形成特殊的團體,才能理解話題的根本,這樣就會有錯覺式的優越感的存在。不過在前期階段,這樣會激發更多的創造力和靈感,不過這一文化現象在走進世界舞臺之后,難免會表達出一種濃郁的鄉愁。對于漫畫作品本身,過于地去糾結其高低,不斷設立“喜歡的角色就一定要遵守”的“教條”,并且拒絕“小白”的進入,這難免會對漫畫角色的偶像化帶來一定的問題[4]。
第三,經典的更迭。對于《名偵探柯南》這一部作品,將福爾摩斯作為偶像,將福爾摩斯放置在趨于神化的位置上。直至今日,很多人在提到偵探的時候都會想到主角,而其聯想人數也要明顯多于福爾摩斯的人數。雖然人們依舊會對于“嚴謹的文學形象”以及“通俗的娛樂形象”產生一定的感觸,但是輿論之中所提及的社會印象本身也不毋庸置疑的。故事漫畫本身不再是針對兒童,是僅僅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人希望可以針對藝術的形式進行研究,優秀的漫畫作品和角色形象已經成為瓜分大眾的新型渠道。
1.漫畫與文創的結合
在剛開始的階段,故事漫畫屬于一種讓讀者抒發幻想、規避現實的土壤,不過其依舊在現實世界之中存在,必定會與現實世界之間相互的結合,從而導致其從原本較少的烏托邦逐漸轉化成為都市之中相對復雜的都市文化,受眾群體變得越來越龐大,其經濟市場也會隨之逐漸地增大。
漫畫的創作與經濟效益直接掛鉤,就是將漫畫產品和文創產品相互結合,通過漫畫角色來吸引粉絲,然后促使粉絲購買相關產品。這是目前市場規劃的一個環境,針對漫畫角色相關的文創產品種類也多種多樣,如下圖3中表現出來的實物化的商店產品就是漫畫與文創的結合。同時,漫畫與主題餐廳、咖啡廳等非物質的、無形的精神文化產品的融合也彰顯出漫畫角色的一種視覺化表現。

圖3 漫畫文創周邊
針對漫畫文創而言,所有的商品幾乎都可以進行文創方面的加工,如日用品、背包等,或是粉絲價值更大的鑰匙鏈、裝飾徽章,都囊括了文創產業鏈的主要成果。漫畫文創本身就是對于設計創意的一種挑戰,如何才能讓人們眼前一亮,如何才能讓產品與漫畫的角色、logo之間最完美地結合起來,這是漫畫周邊的創意產品制作者的主要研究課題。隨著這一課題研究的不斷深入,隨著漫畫文創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在當代的實用性視覺設計中,漫畫角色設定本身的功能就顯得越來越重要、越來越明顯。
2.漫畫對視覺設計的指導與警示
對于故事漫畫而言,尤其是基于新媒體平臺的網絡故事漫畫,在進入到工業化生產階段之后呈現出數字化、無機化的態勢,分工也如機械工廠一般有比較規范的體系。第一,有專門負責刊載故事漫畫的網絡平臺,主要是負責漫畫工作室的工作。第二,存在負責尋找“漫畫生產者”的編輯以及負責審核“漫畫產品”的校對;而對于漫畫產品的“漫畫生產者”,本身也可以實現校本、分鏡、上色、描線等進一步地細分。這種結構是一種提升創作效率的有效方法,但是一旦占據了漫畫創作的大部分市場,就需要去反思結果。滾滾前進的社會生產力就會直接將其中的一部分像流行文化一樣,直接將其納入到流水線的程序當中去。在市場之中,很多夢想人將故事漫畫創作作為根本,從而獲取了一部分的社會生存力,但是一味地追求市場經濟,必定會導致創作的夢想遭到阻礙,這樣就需要針對故事滿足的藝術價值進行重新的評定[5]。
總而言之,漫畫角色并非是單純的“虛假故事里的人”,漫畫角色屬于符號形象,不僅是視覺符號的融合,同時也是復雜信息的直接承載,了解故事漫畫角色的設定與視覺化表現對漫畫事業的創新發展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