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靜
摘 要:首先闡述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契合性,積極探究二者的關聯性和兼容性;其次詳細闡述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借助教學設計進行知識融合、借助教學活動進行細節(jié)融合、借助教學過程實現全面融合。
關鍵詞:勞動教育;科學課程;科學融合;學生
在和諧相處、融合發(fā)展這一時代理念的大力推動下,教師開始致力于新理念、新策略和新方法在勞動教育課堂上的創(chuàng)新應用。在此過程中,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有效融合逐漸得到教師群體的普遍關注和積極踐行,勞動教育的課堂教學局面也因此煥然一新,學生的認知狀態(tài)和認知方式也發(fā)生了非常大的改變。
一、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契合性
勞動教育是學生進行體力勞動、知識實踐、能力培養(yǎng)和素養(yǎng)提升的生命認知進階過程,需要學生將勞動過程與各科知識,尤其是科學課程內的相關知識進行有效整合和實踐運用。科學課程內的大量知識都是來源于現實生活,因而與勞動教育活動具有千絲萬縷的內在聯系和區(qū)域重復。因此,教師在勞動教育過程中可以將相關科學知識進行精準滲透,讓學生在主體勞動中進行科學知識的實踐。
二、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
勞動教育位列“五育體系”之中,是學生將課本內容與科學知識進行“活學活用”的實踐渠道,更是教師展示個人教學智慧和教學能力的才藝舞臺。
(一)借助教學設計進行知識融合
教學設計是勞動教育活動的實施規(guī)劃圖。因此,勞動教育要與科學課程實現科學融合就必須先從教學設計入手,為其制定出科學融合的發(fā)展軌道,也為后續(xù)的科學融合活動提供切實可行的方案。因此,教師站在教學設計的角度積極審視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之道,能夠有效提升課堂活動的針對性、關聯性和兼容性,切實為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提供一個良好的開端,也為后續(xù)相關研究和融合活動提供正確且準確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以“鐵鍬”為例,“鐵鍬”是一種簡簡單單的日常生活用品,尤其是在農村更是司空見慣、家家必備。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科學掌握“鐵鍬”的使用方法、發(fā)力技巧、注意事項等,還要從科學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鐵鍬”的工作原理。“鐵鍬”是一種兩手協作使用的工具,在使用中前手用力較大,且是向上用力;后手用力較小,且是向下輕按。因此,雙手在使用“鐵鍬”的過程中能夠構建出一個“杠桿結構圖”。教師還要引領學生觀察和體驗“鐵鍬”的工作過程,學會使用“鐵鍬”。
(二)借助教學活動進行細節(jié)融合
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全過程的微小單元體系,教學活動是課堂教學的組成板塊。因此,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必然要借助教學活動這個具體實踐環(huán)節(jié)去實現。教師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注意引領學生在勞動活動中積極探究其中隱含的教學知識、自然規(guī)律和客觀真理,在確保勞動教育的趣味性和實操性的同時增強勞動教育的知識性、探究性和整合性,切實促進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知識的有機滲透和科學融合,在勞動教育的細微之處做文章。
以“為植株松土”為例,在勞動教育過程中,“為植株松土”是一個體力活,而在科學課程教育方面卻是一個體系性工程。在此過程中,教師要提醒學生“為植株松土”的目的是幫助植株的根系更好地進行呼吸。如果植株長時間得不到“根部松土”,根部土壤就會變得板結生硬,不利于植株的正常生長。因此,“為植株松土”是植株管理過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活動。
(三)借助教學過程實現全面融合
教師不僅要借助教學活動實現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還要積極創(chuàng)設關聯性、融合性和兼容性較強的勞動教育課堂,讓課程融合活動分布在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教學過程是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進行科學融合的核心區(qū)域。因此,教師要以課程融合理念為指導,科學創(chuàng)設二者科學融合的有效途徑,切實實現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
以“種植蘑菇”為例,“蘑菇”是一種特別喜濕的植物,因而學生需要經常對“蘑菇”使用小噴水壺進行加濕。雖然“蘑菇”喜水,卻不能有積水。一旦出現積水現象,“蘑菇”就會腐爛。因此,學生要在切身參與體力勞動過程中仔細觀察、積極噴水、控制水量、主動管理和科學管理,自然能夠將所學知識活學活用。
教師不僅是勞動教育的承載者、實施者和完善者,還是科學課程的研究者、設計者和提升者,更是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科學融合、相得益彰的探究者、優(yōu)化者和推廣者。因此,教師要積極探究勞動教育與科學課程的科學融合途徑,并積極借助教學設計進行知識融合、借助教學活動進行細節(jié)融合、借助教學過程實現全面融合并付諸實踐,切實為學生的勞動認知、科學探究、互助合作、快樂交流和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設一個多元性、兼容性和體系性的科學發(fā)展階梯。
參考文獻:
[1]石秋香,梁蕓.創(chuàng)設有溫度的育人環(huán)境:小學勞動教育與科學融合校本課程創(chuàng)新實踐研究[J].廣西教育,2020(24):13-15.
[2]張園園.整合勞動教育培育核心素養(yǎng)[J].中學政治教學參考,2019(16):20-22.
[3]卓晴君.勞動教育:培育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關鍵工程[J].創(chuàng)新人才教育,2017(1):14-16.
注:此文為白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規(guī)劃課題勞動教育專項課題“小學勞動教育與中低年級科學課程有效整合的實踐研究”成果,課題批準號:BY[2020]G34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