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怡天
摘 要:建模思想是數學教育的重要教學思想。構建模型能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和思維,讓學生深入融合知識的學習中,從而提高課堂教育質量。針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進行分析,并就如何采用建模思想,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提出相關策略,希望能給相關工作人員一些幫助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數學;建模思想;課堂教學
伴隨著現代教育的深入改革,小學數學課堂教育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與傳統教育方式不同,現代教育理念強調提高學生地位、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因此教師需要優化教育模式,而建模思想的運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有意識地使用建模思想,促進學生與知識的有效互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建模思想概述
數學建模思想指的是教師教育學生時通過使用數學模型來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課堂教育開放程度,讓學生能有效與知識進行互動,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在教育過程中,利用圖形或者數學符號將抽象的知識變得具體化,能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消化知識,從而使數學學習更有趣味,這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思維有著重要意義。尤其是針對小學生,小學生思維還不是很全面,通過構建模型,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從而提升學習能力。
二、小學數學建模思想的運用策略
1.聯系實際生活,構建模型
在教學過程中,小學教師應將數學知識的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讓學生通過實際生活去感知問題,認識數學結構,幫助學生進一步了解數學問題,從而促進知識水平的提高。因為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理解能力還存在一定的局限。這時如果教師能聯系實際生活構建模型,將抽象的知識生活化,為學生創設一個易于理解和輕松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高。通過數學思維模型,能讓學生更細致地認識問題的實質,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此外,通過構建模型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索興趣,使學生能在多種教育方式中,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思想。將生活實際與數學知識進行聯系能有效提高學生的思維活性。例如,在教學“認識圖形”時,教師可以依據實際生活,將書本、門窗等與生活實際相關的內容融入課堂中,借助直觀立體的生活模型,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知識。
2.利用猜想,建立數學模型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合理構建數學模型,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讓學生逐漸融入課堂學習中。通過利用問題的方式,鼓勵學生進行猜想,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讓學生能主動融入課堂學習中,與課堂知識發生有效的互動,以此培養學生的數學建模能力,讓學生能借助猜想和模型去認識數學問題,強化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從而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具體建模教學中,教師通過驗證學生的猜想,引導學生以數學模型為指點,進行系統的學習。例如,在學習“長方形與正方形”時,在計算表面積時,教師可以利用粉筆盒向學生展示具體的構造,借助學生的猜想,同時使用驗證方法,探究相應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猜測和驗證六個面積中相同的兩個面積,通過猜想教學方式,既可以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又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激情。
3.重視教學實際的運用
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利用思想去解決類似的問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記憶能力,培養學生的建模思想。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教師可以借助實際生活中的相關圖形,通過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學生進行討論學習。或利用剪紙、建筑模型等方式,讓學生制作相關圖形,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借助模型構建,加深學生對理論知識的學習。又或者在計算“平行四邊形的面積”時,在建立模型時,應提出相應的問題,一個平行四邊形的四條邊為甲、乙、丙、丁,分別為3cm、6cm、3cm、6cm。其中邊長為3cm的甲和丙所對應的高為2cm,乙和丁所對應的高為4cm,求面積。由于這個題目中給出了兩個高和四個邊的數據。因此很多學生容易出現計算錯誤。這個時候,教師為學生講解正確答案更應注重對學生講解相關概念,通過建立模型的方式,讓學生理解兩種計算,從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教師要積極使用建模思想,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讓學生真正融入課堂學習中,從而起到提高教學質量的效果。
參考文獻:
[1]許衛兵.磨·模·魔: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模型思想的思考[J].課程.教材.教法,2012,32(1):89-94.
[2]張海燕.數學建模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教育,2015,574(10):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