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麗光
摘要:實驗作為初中生物教學中的重要內容,是培養學生整體認知、多元能力的關鍵所在。但當前的生物實驗教學還存在一些短板, 如學生的參與興趣低、課堂整體效果差等,導致既定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學生的多元能力也得不到提升。基于此,初中生物教師需要重視實驗教學的革新,關注學生在實驗教學中的主體性,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初中生物;實驗教學;革新;研究
傳統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以教師的主導為主,通過操作步驟的講解,讓學生直接進行練習、掌握。此種方式雖然給了學生一定的學習空間,但是長時間的練習逐漸讓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為了改善這一現狀,生物教師則需要重視教學的革新,在教學中引入更多的教學方式,進而使學生可以在興趣的扶持下主動加入學習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構建自身完整的知識框架,提升探究能力、邏輯思維能力等生物素養,實現多元化發展,進而推動生物實驗教學的革新。
一、借助信息技術,建設良好學習情境
為了進一步深化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革新,生物教師則需要重視有效教學方式的引入。在當前社會不斷發展的背景下,生物教師可以在實驗教學中融合信息技術,借助此種教學方式,幫助學生理解抽象、難以理解的實驗內容,并進一步深化學生對相關知識的理解。
同時,此種教學方式的引入還可以改善當前學生參與度不高的問題,通過相關內容的直觀呈現,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進而構建良好的學習環境,有力推動實驗教學的發展。
例如,在“觀察人的血細胞涂片”實驗教學中,借助信息技術開展了具有針對性的實驗教學活動。這一實驗操作難度不大, 但是細節偏多,主要是讓學生運用正確的操作使用顯微鏡,并可以借此解決相關問題。
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在課前制作了精良的視頻,視頻內容以顯微鏡的使用步驟、注意事項為主。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還在其中加入了趣味動畫、表情包等。
在學生大致掌握使用步驟之后,組織學生進行實驗,整個實驗過程以學生的自主操作為主,則發揮自身的引導作用,及時回答學生的問題,并糾正學生的操作錯誤。在學生遇到難以理解的問題時,則借助信息技術將知識直觀呈現,進一步深化學生的理解, 并實現他們探究能力的發展。
二、重視學生差異,合理劃分層次
結合實際情況而言,學生之間的差異是限制教學效果有效提升的關鍵所在。基于此,生物教師為了有效提升學生進行實驗的主動性,則需要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結合他們的多元能力,將其合理分層,并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的學習任務,進而調動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促使學生多元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制作甜酒”一實驗教學中,圍繞學生的層次,開展了有效的學習活動。本實驗的重點是為了引導學生借助實驗,深化對微生物作用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首先,結合學生的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將其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層組,即較好組、中等組、待進組。其次,圍繞教學內容, 為不同學習層組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任務:待進組需要掌握實驗原理,熟知實驗操作步驟,以及作用,隨后可以申請進行實驗; 中等組學生的整體能力稍遜于較好組,要求他們嘗試簡單的制作, 確保實驗的準確性以及規范性;良好組的學生對本節內容已經有了較為深刻的理解,要求學生嘗試進行與本次實驗相似的“腐乳制作”,讓他們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實驗。
三、追求實驗教學效益
在當前的教育背景下,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成為現代教學的重點所在,也成為革新初中生物實驗教學的關鍵所在。傳統的實驗教學限制性較大,學生的學習地位并不明顯。
為了改善這一現狀,并提升實驗教學的整體效益,教師需要在實驗活動中體現學生的主體性,以此來深化實驗教學革新,推動教學發展。
例如,在“探究煙草浸出液對金魚呼吸的影響”一實驗教學中,圍繞學生的參與主動性以及教學效益,將實驗課堂還給了學生。在實驗開始之前,將學生分為幾個學習小組,每個小組的整體實力相當,且每個組的成員需要完成不同的任務。之后,讓每個小組針對學習問題進行假設、制定實驗方案、落實實驗方案, 小組成員需要整理資料、落實計劃、開展實驗,隨后進行課堂匯報。這樣,通過將課堂還給學生,他們的學習主動性進一步提升, 且這一過程中學生的多元生物素養也獲得了良好地發展。
四、結語
綜上所述,初中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重視有效課堂的構建, 有利于實現新時期的教學目標,并實現學生多元能力的發展。基于此,生物教師在實驗教學中需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重視有效教學方式的引入,以此來調動學生參與主動性,促使他們參與到整個實驗活動,以此來提升教學效果,深化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 董強 . 基于 STEM 理念的初中生物實驗設計 [J]. 課程教育研究,2019(37):162-163.
[2] 王倩 . 基于核心素養的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探究 [J]. 文理導航(中旬),2021(05).
(臨沂河東工業園實驗學校,山東 臨沂 27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