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莉
引? ?言
在小學低年級時期的語文教學中,書寫能力的培養和提升是重要的一項教學目標,讓學生掌握基本的書寫能力和習慣,是應對當前網絡時代下,維持漢字書寫良好風尚與漢語言文化環境的有力措施。讓年輕一代從小學開始就要有一定的書寫意識和正確認識,從而在今后的語文和其他學科學習中,能夠具備基本的人文素養,也為在更高層次的研學過程中打下良好的能力與習慣基礎。當前小學階段的教育機構和教師應當積極促進學生良好書寫習慣養成。
一、從興趣激發與形成入手養成良好書寫意識
低年級的學生年齡上相對偏小,教育經歷單一,大多在幼兒園接受過基本的認知和常識性學習,以娛樂、益智開發為主,沒有系統性地接受漢字書寫方面的教育,腦海中也沒有相關的概念,同時控制力與專注力也較差。針對這一現象,教師要抓住當前年齡段學生書寫教學的“牛鼻子”——興趣激發與引導培養。以興趣為導向讓學生喜歡上書寫、以好的書寫水平為榮,從而去主動了解、領會、掌握、提升書寫的相關要點和實踐能力。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應當以教材為核心,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因材施教、循序漸進,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建立書寫意識。針對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喜歡有情節的敘事型內容的心理特點,教師可以從教材出發,為學生準備關于書寫的歷史典故和軼事,為書寫教學打開局面,從興趣開發來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比如著名書法家王羲之。他專注書法達到了廢寢忘食的狀態,把家里的池塘當作硯池用來清洗毛筆,最終把清水池染成了墨池,傳為一段佳話。最終功夫不負有心人,以其出神入化的書法風格成為一代流傳至今的著名書法家。此外,還可以通過讓學生去欣賞不同字體的書法作品,可以利用當下的多媒體教學設備,把具有代表性的字體向同學展示,并把偏旁部首、組合順序等書寫的要點通過動畫等形式演示出來,這一環節教師應注意要先從基本的楷體教學入手,統一標準,防止讓學生出現認知和記憶混亂。最后,要利用教材中的識字課程,通過合理的想象和聯想教學實現教學效率的提升。
以冀教版的二年級語文上冊的識字教學為例,其中講到了關于提手旁的文字,包括“提”“拾”“拉”“扛”“挑”等各類漢字。一味去生搬硬套,學生理解記憶困難,教材就給出了對應的動作形象,讓學生去想象理解。老師在講課的過程中,可以使用多媒體把圖片內容豐富為動畫或視頻內容,或者運用一些簡易的道具,在課堂上演示,并開展識字游戲,讓學生開展你比劃我猜字的游戲,讓學生對一些有統一規律的漢字產生聯想反射,這對提升書寫的意識能力有明顯的促進作用。
二、從規律規則入手鍛煉學生對書寫的觀察思考能力
文字書寫是有一定規律和法則的,不僅是在語文的漢字書寫當中,其他語言的書寫也不例外,因此做好語文課上漢字書寫規律認知教學,對于其他類語言的學習也有一定的啟發作用。小學低年級學生書寫方面的主要短板就是對書寫規律和規則的認識不全面、掌握不到位、練習不科學,造成筆畫順序錯誤、偏旁部首位置不當、基本筆畫基本功不扎實等問題頻發。因此教師要從細節入手讓學生認識、理解和掌握書寫規律,進而再從整體入手讓學生熟練地對書寫內容進行調整優化,并且要長期地進行規律性訓練和鞏固,從而逐步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
一是要學會分解漢字。把字體的筆畫進行細致分析,分清不同字體里邊的書寫要求和技法,比如橫平豎直是筆畫基本要求,但是有些字體的豎是一筆而下形成懸針豎,有些則是垂露豎。以冀教版小學二年級語文識字教學為例,有個板塊是把偏旁部首進行組合形成文字,三個“日”字組成“晶”字,但是上邊的日字寫法與下邊兩個是有明顯不同的,這就要求老師引導學生建立合理拆字、細節分析和細致觀察的書寫習慣和能力。
二是要學會觸類旁通,見微知著。應當鼓勵學生獨立尋找漢字的書寫規律,并能夠總結提升,在一些漢字的認知上可以達到靈活運用合理組合、謀篇布局的書寫水平。比如,冀教版語文課文后的漢字學習內容都會把生字的筆畫和偏旁部首進行細節展示,老師要讓學生主動分析規律,形成一定的觀察和思考習慣,從而在以后的書寫中融會貫通,習慣成于心,下筆如有神。
結? ?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低年級讓學生形成好的書寫習慣既得益于興趣的激發和引導,更取決于書寫過程學習中的認真仔細掌握,在此基礎上,還要鼓勵和督促學生應多寫多練,愛寫愛練,潛移默化,穩步形成良好的書寫習慣,促進小學生的書寫水平特別是綜合素養逐步提升。
本文系保定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課題“小學低段學生整潔行為習慣養成的實踐研究”(204006)的研究成果。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