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在人與人的交流中,語言是很重要的,而小學生對于語言的掌握還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語感的培養。教師在日常授課時,要學會給予學生適當的引導。學習語言重要的不是語法,也不是語句,而是語感。而語感的培養需要學生多多朗讀,所以老師要多給學生創造這樣的環境。就像英語學習一樣,從小生活在說英語的環境中的學生,自然比只靠學習語法而不接觸英語環境的學生語感好得多。耳濡目染,聽得多了,語感自然就有了,也就能流利地說出英語。
一、分析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現狀
在現如今小學語文教學下,小學生的語感培養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首先是教師對語感培養不上心,其次是老師雖然了解語感培養對于語文學習的重要性,但是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還是采用最傳統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語感,在上課時還是只講述課文字詞句、給文章劃分段落以及給段落總結大意,這樣的教學方法是遠遠不能達到給學生培養語法的目的,生澀的句子反而不利于學生的理解。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教師沒有給學生留出充分的時間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閱讀會很好地提高學生的語感,但是很多教師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以上原因的出現,導致到現在為止,小學生的語感培養效果很不理想。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語感培養的有效措施
(一)培養學生語感,從朗讀入手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是一種很重要的培養語感的方式。在進行新一篇課文講解之前,可以先讓學生進行課文朗讀,不過,在學生開始朗讀之前,老師可以先將這篇文章朗讀一遍,也可以從網上找規范課文朗讀的音頻,讓學生從音律、停頓上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這樣學生在朗讀時,就能更好地體會作者的感受,也就能更好理解作者是如何進行情感抒發,這樣一來,學生的語感就得到了很好的提升。為了更好地教學效果,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進行分段落朗讀,讓學生在感情朗讀中培養語感。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第十三課《貓》這一篇文章的學習中,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生字不多,但是要注意感情的把握,在讀到小貓高興時,要把文字讀得輕快些,讓聽眾也感受到小貓的高興;當讀到小貓害怕蟲子時,要把小貓對蟲子的恐懼讀出來;當讀到小貓的頑皮可愛時,也要體現出來,這就是對語句情感的把握。學生對這一感情的把握是不到位的,所以需要教師先去讀一遍,學生要盡量去模仿教師的情感,所以不要覺得朗讀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朗讀時摻入的情感是需要仔細去把握的,在把握的過程中,對語感的掌握自然也會越來越好,讀得多了,語感也會越來越好。
(二)培養學生語感,從想象入手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語感培養時,不要忘記小學生想象力豐富這一點。想象力法在學生培養語感時是很重要的,在學生學習語言時也是很重要的,就現在一至三年級的語文課本來說,文章大多文字很少,并且,詞語句子也很簡單,但是,學生也不難發現,一至三年級的課本的文章語句優美,并且在刻畫一個美麗的畫面,所以教師在講解時,可以讓學生閉上眼,想象一下這美好的景象,這樣學生的想象力會變得越來越豐富,培養語感的效果也會越來越好!
例如,在三年級下冊第七單元第22課《我們奇妙的世界》這篇課文的學習時,聽到文章的題目,學生的腦海中可能已經開始想象了,然后教師可以讓學生閉上眼睛,教師來朗讀這篇課文。“你看天空,從清晨太陽升起,開始新的一天,到雨前雨后,再到傍晚,太陽落山”……課文讀下來,學生對于這篇課文描述的情景早在腦海中已經有了一定的畫面;“再看大地,看春雨到來,小草萌芽,看夏日,太陽高掛,看秋天,樹葉飄落,看冬日,白雪遍地。”不知不覺這篇課文的脈絡就清晰地展現,畫面也已經呈現,學生的語感也就此有了質的飛躍。
結? ?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要注重語感的培養,首先教師要意識到這一點,再去講給學生,這樣一來,學會也會更加注重語感的培養。其次雖然語感、語言這些知識點并不會直接在考試中呈現,但是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學科,語感也會化為另一種形式來考查學生,所以,學好語文,語感的作用必不可少。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