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海霞
思維導圖是表達發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簡單又有效,是一種實用性的思維工具。思維導圖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系建立記憶鏈接,能有效地整合知識,形成知識體系。思維導圖有很多的表現形式知識樹式、框架式、章魚式等。我更喜歡用章魚式的思維導圖,因為章魚式的思維導圖可以明顯看出記憶鏈,看出學生的思維的延伸,教師也可以用知識鏈,以一達十,以十達百……巧妙地把相關的知識形成鏈接。而且章魚式的思維導圖很像生物里的神經元,更能表現知識與思維發展的關系。那么我們怎樣在我們的語文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呢?我覺得每一種課型都可以巧妙應用,根據不同的課型選用不同的繪制形式、不同的知識整合方式。
一、思維導圖在學習新課時的應用
在語文新授課的教學中,教師可應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學習新知識,尤其是運用在學生的課前預習上。當然在運用之前要教給學生思維導圖的繪制方式。我喜歡用先分知識塊,再一條條順次延伸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形成知識鏈,這樣可以讓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知道每一種的文體應該從哪些方面去學習,進而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良好的思維習慣。比如在,學習詞匯時,教師可以通過思維導圖來清晰展示更多的詞匯知識,比如近義詞、反義詞、書寫類似的字詞。教師還可以講解字的構成,用例句來展示字的用法。比如,教師在講解新授課的基礎知識時,可以從音形義的角度進行歸納,將詞語的近音字、形似字、易錯字、近義詞、反義詞進行歸納整合。在掌握文學常識時,可以歸納作者、時代、作品、國籍、地位等知識并相互區別。比如我們在學習《我的叔叔于勒》一課時,我們可以在文學常識這個知識鏈上鏈接《變色龍》的文學常識,也可以把初中階段所有的法國作家進行整合。
此外,教師也可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來學習整篇課文。學生在學習課文時,經常出現讀完文章仍舊不了解文章內容的情況,此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里用思維導圖來梳理、總結文章。實現一個思維導圖的閱讀倒用法,也就是先完成部分段落內容地閱讀總結,然后逐漸總結出全文觀點。比如《背影》一文中,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分別閱讀每一自然段,并進行概括總結,然后在根據自己的總結內容進行精煉,歸納出行文線索,進而根據線索歸納文章的幾次流淚幾次背影,分析出是什么樣的淚水,什么樣的背影,進而歸納出文章的情感和主旨以及細節描寫。
二、思維導圖在總結復習中的應用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復習課程是一門非常復雜而且煩瑣的工作,很多教師都不重視語文的總結復習,或者其總結復習課程效率不高。為此,廣大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開展語文復習課程。比如,在新課標中對某些名著的作者生平有一定的要求,但很多學生都不了解這些內容,也就有教師被其所困擾。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來展示各種詞匯之間的關系,從而幫助學生高效率的完成知識復習。比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復習《背影》這一課時,教師在帶領學生復習作者朱自清的生平時,教師可以完整的了解朱自清的生平故事,然后抽出要點內容:幼年、求學、任教,并以其為三個主要復習內容,帶領學生通過復習這三個階段來完整的梳理朱自清的一生。此外,教師也可以在復習課中利用思維導圖給學生梳理整篇文章的主要內容。比如,在《背影》一文中,教師可以從背影的出現順序為線索,給學生串聯整篇文章:第一次背影是起到開頭設疑的作用,而第二次背影是望父買橘的背影,第三次背影是父子分手的背影,第四次背影是一種思念。通過這四次背影的復習,學生不但了解了文章的總體內容,也加深了對這種父子依依惜別的離別之情的體會。
三、思維導圖在語文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教師還可在初中語文寫作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來幫助學生構建表達內容,豐富學生的寫作素材。在教學中,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確立一個自己的寫作主題,這一般與教師要求的寫作范圍相同。比如,教師在《新聞寫作》一課教學中,希望學生寫作一篇新聞,而學生則可以選擇一個更為具體的新聞內容,比如:NBA新聞、足球杯新聞等。學生在確定寫作主題后,教師應引導學生通過思維導圖,確定要從哪幾個方面來充實寫作內容。比如一個學生的主題是“我最愛的NBA”,也就是描述一場籃球相關的寫作。然后,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細化寫作內容,最后就是完成實際的寫作。比如,在學生的“我最愛的NBA”中,學生不但要確定自己要從籃球巨星、我的籃球經歷、我的籃球夢想三個方向來完成寫作內容的具體化,老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完成整篇文章內容的充實,并將一篇文采優秀的文章拓展到一片情感十足的文章。學生在寫“我最愛的NBA”時想描寫籃球巨星喬丹,就可以詳細寫喬丹的籃球生涯:喬丹雖然因為身高多次被拒絕,但仍舊憑借自己努力獲得了全世界的認可。通過這一系列的細化,學生可借助思維導圖來快速構建一片內容充實的文章,從而幫助學生更好的寫作。
綜上所述,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我們應重視思維導圖與語文教學的結合。廣大教師可以在新課學習階段幫助學生了解詞匯知識、文章情感表達;廣大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將思維導圖用到寫作教學中,利用思維導圖來快速提升寫作內容的豐富性,從而幫助學生全面提升語文綜合素養,幫助學生學好初中語文。
編輯/彥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