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一賢
摘要:班主任工作是教師教育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隨著時代的發展,學情的變化,對班主任工作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本文從明確共同的奮斗目標,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營造健康的集體輿論,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四個方面闡述了班級管理工作的一些心得體會。
關鍵詞:集體責任感;奮斗目標;自主管理;凝聚力
集體教學對班級管理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鑒于此,班主任應在實踐教學中有效滲透集體教學理念,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的學習心態和行為習慣。并且馬卡連柯提出集體教育能夠為班級教學提供強大的驅動力。班主任應正確對待班級管理工作,并意識到開展集體化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并借此來深化學生管理效果。
一、明確共同的奮斗目標,強化集體責任感
班主任在落實集體管理的過程中應先結合班級現狀、學生特點、教學風格來制定符合班級發展的奮斗目標,并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自身的領導作用,為班級健康發展指明方向。
其中班主任應先向學生講述奮斗目標的基本概念和制定原則, 其中該目標不僅可以使學習、體育方面,還可以是階段性學習目標。其中需要的注意的是所制定的目標應是切實可行的,進而激發學生努力學習的驅動力,使得學生能夠以積極的態度來為班級的共同目標奮斗,最終在無形之中培育學生的集體榮譽感。簡而言之, 班主任應在帶領學生完成目標的過程中完成集體教育工作。
二、制定切實可行的班規,注重習慣養成
“沒有規矩,難成方圓”。李鎮西《在民主生活中學民主》一書中提到:“良好的班集體需要“班規”。“班規”不僅僅是道德提倡,而且是行為強制,具有約束力且切實可行。“班規” 的起草:讓每一個人都成為“立法者”,“班規”的執行:“班規” 面前,人人平等 !
班主任應采取有效措施來增強班級管理的科學性、規范性以及合理性,并明確自己和學生在制度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并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由學生協商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紀班規,并由全體人員共同維護和執行,其中也包括版主人本人,從而實現班級管理的公平性。最終讓讓班級內所有成員都參與到班規建設中,并在自律中形成良好的習慣。
三、營造健康的集體輿論,實現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應采取有效措施來營造健康的集體輿論氛圍,并以身作則將伸張正義、互幫互助、團結友愛、積極奮進的思想傳授給學生,從而完善學生的個性品格、遏制負面思想。
另外班主任應明確營造健康的集體輿論是實現班級管理的重要途徑之一,使得學生在此氛圍的熏陶中自覺規范自己的言行舉止,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行為、端正自己的認知偏差。
鑒于此,班主任應時刻關注每位學生的學習狀況和情感變化, 并在重視學生差異性的同時關注班集體,增強學生的集體感。
除此之外,班主任在實施班級管理措施時應注意管理力度要輸送得當,在進行引導管理的同時還應給他們留有充足的時間與空間,展現他們的自主性,由學生來自主思考與探究,拒絕包辦一切的教學態度。
四、構建和諧的師生關系,增強集體的凝聚力
班主任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落實集體教育,并在長期努力中建立融洽愉悅的師生關系,除去采用各種管理方式與技巧之外, 還應長久地堅持下去,并基于良好的師生關系來實現班級管理。
(一)多渠道、細觀察、明學情
班主任應細致觀察每位學生的心里路程、情感變化以及個性特點,從而有針對性地實施教育管理工作。如:利用好課外接觸。在課間操來回操場的路上、學生交作業的間隙,了解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在接觸中自然地產生親切感,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你。另外,課間多去教室走動,可以看到學生們更真實的一面。
為了更好的掌握班級情況,我把每周二最后兩節課定為我們的班會課,每位同學匿名寫三條關于班級管理的建議或反應班級出現的問題,可以及時解決了。
(二)懂寬容、勇表揚
蘇霍姆林斯基說:“有時寬容所引起的”道德震撼比懲罰更強烈。寬容是一種教育藝術。班主任對于一時犯錯的學生,若能采取最大限度的善意寬容,教育效果或許會更佳。
“賞識教育”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效果越來越為大家熟知。德國著名教育家斯普朗格曾說過“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傳授已有的東西,而是要把人的創造力量誘導出來,將生命感、價值感喚醒”。
教師要充分挖掘和利用好學生的閃光點,多鼓勵表揚,讓學生有成就感、獲得感,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由點帶面,促其成長。
我將全班學生分成了五個小組,學有余力的同學擔任學習組長,負責收作業、督促組員的學習;學困生擔任衛生組長,負責安排每天的值日生工作以及發作業。
細心的學生負責開關電燈、電扇、空調及電視機……讓每位同學都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自己的特長,得到同學和老師的肯定,從而感受到自己是班集體中不可缺少的一員。
當然,我也會給予一些物質小獎勵,家長開玩笑說:“老師給的獎勵特別甜!吃了更有干勁了!”
參考文獻:
[1] 涂剛 . 高職院校班級管理的策略 [J]. 當代經理人,2006(21):855-856.
[2] 錢學智 . 淺談如何做好五年制高職班級管理工作 [J]. 當代職業教育,2011(011):60-63.
(江蘇省金壇中等專業學校,江蘇 金壇 213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