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攀君 武利紅 職冰霜
摘要:幼兒園開展超輕粘土美工活動實踐,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鍛煉幼兒的動手能力,并在鍛煉幼兒動手能力過程中,運用集體教學活動、環境創設或游戲活動等,培養幼兒的想象力、審美力和創造力,養成幼兒喜歡美術的習慣。
關鍵詞:幼兒園;開展超輕粘土美工活動;實踐
幼兒階段是智力發展關鍵期,如果遇到良好的幼兒教育,則可為幼兒在今后人生發展過程中,奠定相對較好基礎。超輕黏土美工活動實踐,能較好發展幼兒創造力與想象力,是訓練幼兒動手能力的載體,利于激發幼兒參與實踐活動興趣。
一、開展超輕黏土美工活動對幼兒園教學所起的作用
(一)利于開發幼兒相對豐富的想象力
人在幼兒時期,一般具有相對豐富的想象力,相關的美術活動,可為培養幼兒想象力,發展幼兒想象力,搭建一個較好平臺。超輕黏土自身就顏色艷麗,能依靠艷麗的顏色,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在超輕黏土美工作品創作過程中,能使幼兒進行相對自由而愉快地生發他們稚嫩的想象力,依靠超輕黏土美工作品創作,培養他們的自主創新能力。
(二)利于培養幼兒動手能力
運用超輕黏土美工作品創作過程,能有效鍛煉幼兒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增強他們相應的動手能力。手腦并用本身,就是訓練大腦思維力的基本途徑,而運用超輕黏土美工創作實踐活動,則能體現對幼兒相應綜合能力的培養精神,動手能力、想象能力以及觀察能力培養,都能含在超輕黏土美工作品創作實踐活動當中。
(三)利于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
在幼兒眼里,同樣有他們的發現美的范疇。幼兒園開展超輕黏土美工作品創作實踐活動,就是要求幼兒去親自動手,利用超輕黏土,根據他們自己自由的想象,進行愉快的創作。應該相信,幼兒能夠將他們自己發現的美,反映在超輕黏土創作的美工作品當中,盡管可能顯得相對幼稚,但畢竟是他們對周圍事物發現美的一種反映。也就是這種反映,在潛移默化培養他們的審美力。
(四)利于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超輕黏土自身就有比較強的可塑性,它可以任由幼兒進行隨意或自由的揉捏,為幼兒實踐美工作品創作,提供了相對有利的條件。因為是幼兒憑借他們稚嫩的想象,揉捏他們觀察到并喜歡的事物,而他們對任何事物又缺乏全面的了解,則只能憑借他們的自由想象,去揉捏他們喜歡的物體,訓練他們的啟蒙性的創造力與創新力。
二、幼兒園開展超輕粘土美工活動的實踐
(一)在幼兒集體教學活動中的具體應用
超輕黏土柔韌度與可塑性均較強,可以任由揉捏,并利于保存。以幼兒具有的樂趣與新奇視角,對待超輕黏土美工實踐活動,需要教師必須走進幼兒世界,同幼兒一起去進行共同觀賞與想象,探索世界中的新奇或奧秘。比如,在組織幼兒開展《動物王國》這樣的集體活動中,因為幼兒相對喜歡小動物,并在許多童話故事中,他們聽說過或見到過他們相對喜歡諸多小動物的名字或形象。這樣,教師就可以讓幼兒簡單講述一下,他們各自喜歡小動物的名字、長的模樣、具有的突出特點或獨特本領等,順勢訓練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然后,再讓幼兒欣賞一些動畫片內那些具有一定特點,并且顏色艷麗的小動物,用以增強幼兒對他們喜歡小動物的感知性。通過如此的熏陶,幼兒喜歡小動物的熱情就會高漲,這時,教師便因勢利導,要求幼兒以超輕黏土揉捏他們喜歡的小動物,并讓幼兒展示他們的“作品”,教師以肯定或表揚的姿態,褒獎幼兒創作的“作品”,以此愈發激發幼兒的創作熱情,為學習美術奠定相應基礎。
(二)利用環境創設應用超輕黏土美工實踐
創設良好的環境,可促使幼兒獲得良好成長與發展,促進幼兒能夠較好認識周圍事物存在的美,并可產生幼兒愉快情緒。將幼兒創作的超輕黏土“作品”,進行相應遴選,當做一種裝飾品,展現在教室或走廊當中,既能引發幼兒增強他們的成就感,又可美化環境,營造富有童趣的環境。也就是為了營造某種主題性的環境,教師可以向幼兒提出某個主題性“作品”的創作,用以發揮幼兒的自由想象性。比如,教師要求幼兒揉捏一個“蘋果”。教師將“蘋果”實物展示在幼兒面前,再用多媒體屏幕展示“蘋果”的彩色圖片,交由幼兒進行自由的“創作”。當然,有些幼兒會捏出扁扁的“蘋果”,也有些幼兒會捏出長長的“蘋果”,但教師既不要求全責備,也不要做強化性的指導,用以保護幼兒創作的樂趣。不過,教師則是可以將每個幼兒的“作品”,引導幼兒自己,與“蘋果”實物或圖片進行對照,看看哪些幼兒的“作品”,相近或類似于“蘋果”實物或圖片,并將這樣的作品,組成一個主題性的環境,布置在教師的某個位置上,供幼兒進行欣賞。
(三)利用幼兒園區域游戲應用超輕黏土美工實踐
游戲是幼兒非常喜聞樂見的一種活動方式。游戲的主要用意是讓幼兒在玩兒中進行學習,并體現幼兒的“以樂為本”。教師可以將幼兒所做的相對“成功”的“作品”,塑造成故事游戲活動中的物體造型,將相對不成功的幼兒作品,當做一種道具,組織開展相應的游戲活動。比如,在組織開展的“小小園藝師”這樣的游戲活動過程中,就可以鼓勵幼兒利用超輕黏土創造活動場景布置中,所需要的材料,在根據故事中所能出現的事物,如花草樹木、房子或動物等,實施相應的創作,發揮他們的自由想象力和創造力,設計園藝內的各種事物。為了更好帶動幼兒積極創作布景事物主動性與積極性,教師同樣參與其中,與幼兒一道展開相應的創作。這樣,在師幼的共同努力下,構建一個園藝游戲活動場景,讓幼兒扮演場景中出現的“小動物”,展開游戲活動,體現超輕黏土美工活動的實踐性。
結束語
幼兒園開展超輕粘土美工活動的實踐,其主要目的就是重點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并通過幼兒動手的實踐活動,訓練或培養幼兒的自由想象力、創造力、創新力以及審美力,由此鐘愛美術。開展超輕粘土美工活動的實踐,需要根據幼兒心理特點,運用集體活動、游戲活動或營造某種主題環境等,引導幼兒運用超輕黏土,創作他們相對喜歡的“作品”,充分發揮他們的童趣性。
參考文獻:
[1]李亞莉.超輕黏土在學前教育美術活動中的實踐分析[J].讀寫算,2020(7).
[2]呂琳.超輕黏土在學前教育美術課中的實踐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7).
[3]楊展璐.淺析美術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作用——以輕粘土教學為例[J].美與時代(中),2015(4).
[4]劉潤羽.巧用超輕黏土優化幼兒美術活動[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9(8).
[5]李忠奇.淺談超輕粘土在幼兒美術中的運用[J].山西教育:幼教,2020(4).
滎陽市第三幼兒園 45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