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下午3點,驅車駛出熙攘擁擠的繁華果城,向嘉陵區西部行進。
一路上,悠然追逐狀若玉盤的溫婉斜陽,照徹心里暖和而澄明。途經趙子河水庫左岸,尚未正式蓄水的庫底,路埂土坎、樹木百草、坑壑清水,一覽無余地攝入腦海貯存,留待其蓄滿升鐘水庫放入的灌溉用水后,作為永恒記憶縈回。馳越在新廟鄉村社道路上,層迭錯落的田野壟畝,黃草枯木,攝入眼簾,一幅西南冬季凄美本色的畫卷,在蜿蜒的公路兩旁任意鋪展,夾雜著泥土的芬芳,爽心悅目,沁人肺腑。
約莫40分鐘時光,愉快的身心尚處意猶未盡之際,倏忽間,便到達嘉陵區轄地邊寨里壩鎮。
該鎮黨委書記夏熙聞先生,引領我們參觀場鎮設施和風貌建筑,了解小鎮新的規劃藍圖和地理環境。
正壩老街,沿著山腳綿延而筑,大多數為二至三層磚混結構房屋。一樓紅漆木門店面,樓上玻窗白墻住宅。察看其姿態與成色,貌似20世紀初葉以來陸續遷建、維修、改擴建的建筑物,既不古樸也不華麗,更無法歸集于任何建筑風格與所屬派系。中間道路寬度約莫5米,形如懶蛇般在兩排建筑物之間逶迤。
目前,老街正在翻新改造之中。混凝土路基剛剛澆注完畢,此時尚在保養期間。
夏書記介紹,原來的機動車道將華麗轉身為商旅步行街,道路面層即將鋪貼彩色釉面防滑地磚,空中蛛網狀強弱電線將移至地下預留管道內;臨街房屋立面將清創除垢、修葺一新,門牌店招將煥發出厚重典雅的容顏。街上居民聞聽此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料想在不遠的時日,這里將會成為示范小城鎮中最為隆盛的土特產品集散中心和餐飲娛樂、宜居休閑,吸引人氣爆點或網紅打卡圣地之一。
半山腰處,已于1998年退出教學功能的里壩小學老校區,正度風燭殘年。校園步道、室外階梯、體育操場等地方,青苔斑駁;花臺、路邊、坡坎等場所,菜草共生;倚山教學大樓與兩側教師公寓,狀如耄耋老人,頭童齒豁。然而,衰弱之中,依然透射出該校曾經的輝煌過往,并仍舊散發出醉人的書香氣息。
站在校園中央,近觀光禿喬木,冷凝枝丫映在蒼穹,仿如紙上簡筆示意圖案或寫實的素描;落葉緊貼地面,腐熟成肥泥,既增添根基的溫度,也為苞蕾復蘇綻放提供營養保障。遠眺丘陵重巒,黛墨灌樹,籠罩著灰蒙淺煙,幻現出仙境般氣質,沿著山坡緩緩上升,概與天體無隙對接。
場鎮以外,溝壑縱橫,流水澈潺;層疊梯田,微風揚波;紫色泥土上長滿菜蔬,油綠茵茵;農房青瓦灰墻,倚山座落。
簡潔樸素的鄉村風貌,皆為這方勤勞智慧、實誠善良、世世代代的農民父老鄉親,盡心竭力地留下辛苦酸澀的痕跡。
頃刻之間,我的腦海突然閃現一個念頭,里壩小學老校區,淡雅幽靜且空氣清新,站高望遠而賞心悅目。假設植入文化元素,將環境加以治理,讓綠化得以豐富,用建筑小品予以點綴,應是文人雅士爭相寓居的一片理想樂土。或許,可以成為承載文學藝術家們遠離塵間的浮華與城市的喧囂,修身養性、讀書洗心,亦或激發靈感而揮毫潑墨、提筆著文等隨心所欲地張揚思緒翱翔天宇以及困頓疲乏時慵懶歇息,不可多得的眷戀歸宿之處。
相距里壩鎮政府一公里左右,座落在國道318線旁側,具有較高品質、擁有200多個床位規模的里壩鎮養老院,即將竣工,不日將向社會開放,其為該鎮發展文化康養事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資料表述:里壩鎮位于南充市嘉陵區西部,地處國道318線,與遂寧市蓬溪縣交界,素有南充“西大門”之稱。距嘉陵區政府40公里,距蓬溪縣城12公里,幅員面積20.76平方千米,是嘉陵區典型的邊遠鄉鎮、發展中鄉鎮。
其實,里壩鎮與蓬溪縣新會鎮,田土相連,山水相依,樹木纏根。兩個場鎮,交通設施和建筑物等,完全融為一體。雖然行政行為,各自管轄一段,然而,兩鎮政府和人民,卻長期和諧相處,文化交流與經貿往來,不分內外。
倘若南充市嘉陵區與遂寧市蓬溪縣,相互締結成為友好縣級城市,以里壩鎮和新會鎮為基礎,統籌兩鎮發展規劃,根據各自優勢與特點,因地制宜發展產業,力圖避免趨同性與同質化產業過剩和無序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商業物流、農貿市場等公共設施,科學規劃、合理布局,聯合投資,勿須各自為政而重復設置。若能這樣,兩鎮勢必將會發生飛越性變化,再也不會有人細說里壩鎮的邊遠與偏僻。因為,此距嘉陵區政府雖遠,但與蓬溪縣城很近,近得儼然如蓬溪縣城的郊區,還有兩鎮彼此競爭的壓力與相互合作的動力而帶來自身的繁榮。
夏熙聞書記伏在里壩鎮控制性詳細規劃圖上,一會兒手指輕點,一會兒皺眉沉思,其青春猶存且圓穩成熟的臉上洋溢著淡定與從容之靈氣。似乎,治理該鎮快速向好發展的辦法與招數,已經了然于心。
曾經主政積善鄉時,夏書記運用其果敢與智慧,無中生有地鼓搗出發展黃牛養殖,在較短時間內獲得重大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農戶養牛,成為了當地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為一方人民帶去了創收致富的方向。夏熙聞創立的積善黃牛節,仿若農村慶祝古老的豐收節日一樣,弘揚與傳承。
由此,可以預見,如今,夏熙聞轉崗到里壩鎮后,這座典型的邊遠鄉鎮,定將在短期內悄然崛起。
2021年2月4日深夜
【作者簡介】
彭小平,男,漢族,中國散文學會會員,四川省作家協會會員,四川省散文學會副會長,四川省僑聯文化交流促進委員會委員;四川省工商聯常委,南充市政協常委,南充市工商聯副主席,南充市民營企業家協會會長,南充市辭賦學會主席。
(四川前村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四川南充 637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