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潔

一、引言
《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2017年版)》明確提出 “思維品質”是英語學科四大核心素養之一。它強調思維的邏輯性、批判性和創新性。思維品質的培養主要是對學生理性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第一次被寫入課程標準,貫徹了英語學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統一的原則。學習英語既是為了習得一項語言的工具,也是一種訓練思維的方式。通過思維品質的訓練可以促進學生對英語學科的深度學習進而有效提升學生的辯證思維、創新能力、合作精神、交往能力。
在新課改持續推進的背景下,積極運用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實現“以讀促寫,以寫促讀”的教學目的,而且可以推動英語教學方式和英語學習方式的深度變革,構建有品質的高效課堂,本文以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的教學實踐為例,通過讀寫結合的教學實踐探索提升學生思維品質的有效路徑。
二、教學分析
(一)教學內容
本課教學內容The story of an eyewitness(Module1 U4 WB P65)是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第四單元workbook部分,本單元的中心話題是“地震”。在本單元的教學中,應該通過潛移默化使得學生了解包括地震在內的各種自然災害及其惡劣影響,并且認識到面對地震等自然災害應該采取的措施。本篇閱讀文章改編自美國著名作家杰克·倫敦(Jack London)作為報社記者在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之后的所見所聞所感。杰克·倫敦用作家獨特的視角描述了大地震之后城池坍塌、人們流離失所的悲慘情景。但是,讓讀者深感悲憫的同時,杰克·倫敦用他細膩的筆觸描繪了舊金山人民震后積極救災,互相慰藉,同舟共濟的感人場景。文章運用了大量修辭手法,如反復、排比、對比等。文章語言原汁原味,教材編者只對原文進行部分刪減和少量詞匯的替換,基本保留了英文原文的表達。
(二)學情分析
教學對象為高一學生,在本課之前,學生已學完student book中的閱讀文章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對地震話題有所了解,具有一定的背景知識,且經過初中三年的英語學習,他們已經儲備了一定的詞匯和英語基礎知識,他們的認知和分析水平比初中階段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能就給出的話題展開討論,發表自己的看法,逐漸形成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但他們詞匯量不大,閱讀習慣不好,導致閱讀速度慢,閱讀理解能力差。在初中已習慣于老師的單向灌輸,學習缺乏自主性,因此,在組織教學活動中,注重學習策略的指導,灌輸合作、自主、探究學習的思想。同時注意調整活動任務設置的梯度,使每個學生都能有所參與,學有所成,體驗到成功。
(三)教學目標
鑒于學生的學習特點、語言水平、閱讀能力和教學內容,本節課確定以下三個學習目標。
(1)To get a general idea of the great San Francisco earthquake.
(2)To learn the language style of this article.
(3)To cultivate students’ awareness of self-secure and help others when facing a disaster.
三、教學過程
本教學設計主要分為三個步驟,共一個課時進行。具體步驟為理順故事脈絡、賞析文本語言、情境活動輸出。各步驟環環相扣,整個過程貫穿學生思維品質的培養。(如圖例所示)
(一)理順故事脈絡,培養邏輯性思維
1.真實情境,讓學習真實發生
Step 1: Lead-in
Before class, show students some pictures about natural disasters in the world and make students aware of today’s topic. And then present words related to disasters by showing pictures.
【設計說明】本環節主要使用短視頻和圖片的呈現,使詞匯教學更加形象生動。利用與課文類似并且緊跟時代的情境,能使學生更容易接受新詞匯,了解本文發生的歷史背景,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興趣,使學生自然而然地進入到新的教學中。
2.熱身延伸,讓閱讀更有策略
Step 2: Warming-up
Have students read the text for 1 minute to find out what literary genre is and the basic elements in this text.
Q1: When and where did this disaster happen?
Q2: What is the first and second disaster?
【設計說明】本文屬于短篇小說摘選,利用問題來使學生思考本文文學體裁,拓寬學生的視野和對語言文學的興趣,并且在略讀過程中訓練自己的閱讀技巧。
3.文本閱讀,讓文本脈絡更清晰
Step 3: Reading
①Skimming
Have students read paragraph 1&2 silently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Q1: What’s the structure of this text?
Q2: Who is the eyewitness? Where was he then? Did he suffer from the fire?
【設計說明】整體理解課文,梳理清楚課文線索。學生能通過略讀的方式習得篩選和獲取信息的能力,形成對課文的初步理解。
濟南西城實驗中學(山東省實驗中學西校) 2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