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 李露
【摘要】飲食是人類存活在地球上的基礎活動,是人類得以生存的基本要求。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于形成健康的身心,對幼兒來說更是如此。幼兒作為國家的希望,其身心的健康成長不僅關乎著一個家庭的希望,更關乎著一個國家的未來。因而,對幼兒進行“食育”教育,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為其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是十分重要的,需要各界共同攜手努力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幼兒“食育”活動開展的必要性。以此來供相關人士交流與參考。
【關鍵詞】幼兒;食育;活動開展
引言:
在經濟社會迅速發展的當下,對于幼兒的教育越來越得到重視。其中,幼兒“食育”教育也是重要的一環。對幼兒開展“食育”活動,就是對幼兒進行如何健康地飲食的教育。幼兒了解了關于健康飲食的知識,不僅能夠更容易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更會養成與大自然和諧共處的意識,還能夠對傳統的飲食文化起到傳承并發揚的作用。幼兒正處于健康飲食習慣形成的重要時間段,在這個時期對其進行科學的引導教育,幫助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為幼兒的未來提供健康保障。因而,對幼兒進行“食育”活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幼兒“食育”活動開展的必要性
(一)一些幼兒存在不良飲食習慣
當下一些幼兒的飲食情況有較大問題,比如一些幼兒喜歡一邊吃飯一邊玩鬧,有的幼兒習慣性的挑食,還有一些幼兒喜歡將零食當做飯來吃,諸如此類的不良飲食習慣都是在幼兒群體中十分常見的。然而,這樣的不良飲食習慣對幼兒的身體健康有很多不利影響,對于其健康體魄的形成是十分不利的。據相關數據顯示,由于近些年來快餐文化的沖擊,我國許多幼兒過分依賴快餐食品,進而造成了過度肥胖的現象。幼兒存在的不良飲食習慣,可以通過一些科學的手段來改正,開展“食育”活動就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不僅可以幫助幼兒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有利于幼兒健康體魄的養成,還能對幼兒成年后的身體健康產生有益影響。
(二)幼兒時期的飲食習慣會影響人的一生
飲食習慣一旦養成再想去改變就很困難,因而幼兒時期進行“食育”教育,注重科學合理的飲食規律,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有利于保障其成年后的飲食習慣更加健康。如果一個人能夠擁有良好的飲食習慣,就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與飲食問題有關的疾病發生的風險。從一些相關科學研究結果可以得知,許多人在幼兒時期存在的挑食習慣會影響到一生的食物偏好。也就是說,幼兒時期喜好的食物與厭惡的食物,在成人后情況也依然相同。如果在幼兒時期不能形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就可能會影響其一生。幼兒時期的發展對人一生的發展起到關鍵性的奠定作用,一旦失去了幼兒時期這個最佳發展時期,之后就很難彌補。幼兒時期的良好飲食習慣的形成,不僅對于其身體健康有積極影響,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其個性的養成起到積極作用。研究表明,幼兒時期接觸的食物類別越豐富,成人后的個性就越能夠包容他人。因此,在幼兒時期開展“食育”活動是十分必要的,不僅能夠有助于幼兒健康飲食習慣的形成,更能夠對幼兒良好的個性發展產生影響[1]。
(三)幼兒對不良食品缺乏辨識能力
在當今時代背景下,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各樣的信息都觸手可及,即使對于幼兒來說,想要運用信息技術來獲取信息也是很容易的。在運用信息技術獲取信息的過程中,也有許多五花八門的飲食廣告會進入幼兒的視野,其中不乏一些垃圾食品尤其是快餐食品的廣告。而在實體商店也會有許多食品廣告展示,如果在超市、零食店等地方,更是會有許多不利于幼兒健康成長的食品。由于幼兒對不良信息的抵抗能力較弱,辨識能力不夠強,容易被一些新奇的事物吸引,這就導致幼兒很容易被一些不健康食品吸引,進而導致幼兒強烈要求父母為其購買這些食品,如若父母不同意,還可能造成幼兒與父母的矛盾。因此,對幼兒開展“食育”活動是十分重要的,這能夠幫助幼兒學會如何辨識不良食品,抵制不良食品廣告,并能夠幫助其挑選健康的食品,從而有利于幼兒健康飲食習慣的養成[2]。
二、結束語
對幼兒進行“食育”教育,不僅需要家長付出,更需要幼兒園等社會各界攜手努力,從而為幼兒建立起良好的“食育”活動環境,為相關活動的開展奠定堅實基礎。相關部門應當制定一些有利于推動“食育”活動進行的相關法規,促使幼兒能夠真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幼兒代表著國家的未來,一個合格的國家應當擁有身心健康的幼兒,而身心健康離不開健康合理的飲食與良好的飲食習慣,這些都需要良好的教育環境的幫助。如果能夠讓幼兒明白良好飲食習慣的必要性,就能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健康飲食意識,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從而對其健康成長大有裨益,最終對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到促進作用。綜上所述,幼兒“食育”教育的開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陳欲曉,劉飛.幼兒食育的重要性及促進策略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19,000(006):158-159.
[2]陳愛飛.幼兒園開展食育的必要性與實踐策略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9(02):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