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昌紅

長陽土家族自治縣第二幼兒園創辦于1981年,2020年12月被評為宜昌市市級示范幼兒園。近年來,幼兒園以市級示范幼兒園創建為契機,在規范辦園、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促進幼兒發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強化園務管理,依法依規辦園
凝練辦園理念,明確辦園目標。結合《3-6歲幼兒學習和發展指南》中五大領域的培養目標及幼兒園實際,園所將“玩·美童年 向陽生長”確定為辦園理念。玩是幼兒最基本的日常活動,美是生命力的體現,希望幼兒如一粒粒種子,破土而生,向陽綻放。實施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從而培養愛運動、善表達、樂探究、會合作、知感恩的“玩·美”寶貝,辦一所充滿童趣、陽光、智慧的幼兒園。
優化管理體系,明確崗位職責。一是堅持黨建引領,把握幼兒園發展方向。搬入新園后,面對園所文化建設未成體系、功能室布置未完工、活動器材短缺等諸多困難,園所堅持黨建引領提振士氣,全體班子成員堅定信念,不退縮、不放棄,展現出超強的工作執行力;黨員教師亮身份、樹旗幟、照鏡子、主動擔當;全體教師立足崗位,通過創建提升能力,在創建中體現自身價值。
二是依法制定章程,進一步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對標規范各類表格表冊。幼兒園加強日常保教的抽查與考核,確保幼兒園管理有序,評價力求科學。開學初,保教處組織研修組長和班主任對標研究,將序列表冊整合規范,修改完善各類考核細則,并在全體教師大會上組織大家學習,讓老師們對工作目標和各類準則做到心中有數。考核時做到“三個一”:一周一小結、一月一公示、一學期一匯總。保教處及值周領導每天巡查兩次,針對各項細則及目標,有問題當場指出并記錄在冊,一周一總結,讓大家時時規范保教言行。每月末由保教處組織各班教師代表參加,對當月的各項工作對標進行考核評價,并將結果予以公示。學期末,幼兒園對老師平時的工作按照園本研修、保教過程、保教質量、研修組考核、班級考核等分類匯總,讓老師們心中有數。
民主科學決策,陽光開放辦園。園所實行園長負責制,設立保教、后勤、安全、辦公室、教研組等部門,建立健全教職工大會制度,定期召開教代會,積極征求提案,商討、審議幼兒園的各項工作,注重激發教師的主體意識,增強教師自我管理能力。通過每周的班子會、每月的全體教職工會及家長觀察日等,總結園所工作,整合部門任務,提出育人建議,共謀有序發展。
聚焦保教中心,促進幼兒發展
環創特色鮮明,體現環境育人。一是創新區角活動,發揮其最大的育人功效。保教處以區角創建為抓手,結合不同年齡段幼兒的特點,通過園本研修,分年級組確定不同年齡段適合的區角。如小班的娃娃家、拼搭吧;中班的醫院、益智吧;大班的超市、科技角等。園所盡可能地投放符合幼兒特點的玩具、操作材料、幼兒讀物,利用廢舊物品,自制玩具,充分調動幼兒的自主性。在這里,孩子們是小畫家,可以盡情揮灑手中的畫筆;是建筑師,構建著自己心中美麗的家園;是美食家,忙碌著為大家準備美味餐點;是白衣天使,為病人解除痛苦;“星光舞臺”的中央,未來的歌唱家正在演唱……區角,成為孩子們自由成長的樂園。
二是賦予廊道育人功效。走進大廳,老師和幼兒的笑臉,如向日葵般綻放;“玩·美童年向陽生長”的辦園理念熠熠生輝。從一樓到三樓的走廊,處處記錄著孩子們成長的足跡:小班的點指畫、中班的手工繪畫、大班的剪紙等。教學樓的換步臺處,分別呈現具有幼兒特色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內容的卡通圖片,賦予墻壁以溫度和情感,讓孩子們在“玩·美”世界自由成長。
完善課程體系,實現課程育人。園所制訂了《“玩·美”課程實施方案》,將現有省編課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中的內容與園所特色課程資源有機整合,形成新主題。以五大領域為依托,以生活、游戲、學習、運動四種形式為載體,充分體現“一日生活皆課程,時時處處能育人”的理念。
園所確立了培養“四自”幼兒的德育目標:讓幼兒成為有自理能力、逐步自我規范、有基本的自我防護意識、對美好的事務能自我悅納的新時代幼兒。圍繞目標,直面幼兒的成長需求,關注幼兒的生活情境、生活經驗以及最近發展區,開展自理能力展示、勞動小能手評比。同時合理利用室內外環境,創設開放多樣的區域活動空間,提供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豐富玩具、操作材料和幼兒讀物,激發幼兒學習的興趣與探究的愿望,在一日活動中突出習慣養成的環境氛圍、榜樣示范等,進行潛移默化的熏陶;開發挖掘資源,開展唱童謠誦經典、“紅色歌舞 紅色童謠”主題教育以及社會實踐、安全演練等活動,將“玩·美童年 向陽生長”落實到一日保教工作中。改變課程評價方式,變注重結果為關注過程,關注幼兒在主題探索過程中的經歷經驗,關注幼兒與環境、同伴、成人互動中的感受,關注幼兒在主題活動中學習品質的培育。教師靜下心來研究家長的心理需求,打破以往家園共育中教師的心理優越感,除了利用班級釘釘群、學校公眾號定時推送育兒知識的相關文章外,還嘗試推出以家長需求為中心、以家長為主體的家長會、沙龍座談,通過各種方式開展家訪活動,形成家園合力,實現家園共育。
豐富戶外游戲,增強幼兒體能。新園搬遷后,場地寬闊,為保證幼兒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保教處通過主題研修,結合園所的特點,科學規劃不同年齡段的戶外活動時間,分層制定幼兒體格鍛煉計劃,除了上、下午統一的操節鍛煉,還根據幼兒身體及情緒特點,于早餐1小時后開始,年級間每間隔半小時分別安排大、中、小班錯峰進行戶外活動。小班孩子以跳跳球、手板拍、粘球衣等趣味性、平衡類器械為主;中、大班孩子則以足球、籃球、沙包、獨輪推車、風車輪、大滾圈等器械的組合游戲為主。各班有計劃地鍛煉幼兒,增強其身體的適應及抵抗能力。
強化隊伍建設,提升綜合素養
青藍結對互補,增加發展后勁。為了使青年教師更快地成長,根據集團青藍結對方案,園所制定了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多平臺、多渠道引領青年教師成長。集團以及幼兒園班子成員每人結對1-2名青年教師,指導其制訂專業發展規劃,確定政治業務學習內容,開展崗位自培,提升綜合能力。園所把練字、繪畫、彈琴確定為每位教師的達標專業項,堅持打卡制。同時,園所積極給青年教師提供展示的平臺,開展青年教師亮相課、匯報課、展示課等活動,以賽促練,練賽結合,全面提升青年教師課堂教學水平。在指導學習的過程中,老教師學習新教師先進的學前教育理論,新教師學習老教師的豐富經驗,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加強教育科研,促進專業發展。園所扎實開展教科研工作,做到教科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科研有計劃、有過程、有檢查、有總結。目前,全園上下形成了人人參與的科研氛圍。在老師們努力學習和教學實踐摸索中,教育觀念更新了,教育行為轉變了,保教質量也提高了。幾年來,老師們邊學習、邊實踐、邊總結,寫出了許多鮮活、真實感人的育人故事及論文。
在新的奮斗階段,園所將立足“十四五”開局起步,聚焦新發展理念,努力構建學前教育新發展格局,創品牌、出特色,辦好老百姓家門口的幼兒園。
責任編輯/李慕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