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芳
教育是面向未來和世界的事業,國際視野提升是新時代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的現實需要,是適應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和城市副中心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作為區域教育發展的服務者,教師研修機構要關注國際視野提升的培訓課程設計與實施,致力于為教師專業發展創造條件,使教師真正適應教育國際化的發展。
“十三五”以來,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將“國際視野提升”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方向,打造了一系列教師培訓課程。通過下沉薄弱學校、強化理念滲透,加強境外研修、增強浸潤體驗,加強骨干引領、以點帶面輻射,有力地促進了區域內教師國際視野的提升。下面,以小學英語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培訓研修班為例,談談如何做好國際視野提升的培訓課程設計與實施。
供需調研,精準對接
把脈需求、調研分析是有效開展培訓的法寶。經過充分的調研和分析,將教師發展需求和教師培訓資源精準對接,是教師研修機構的重要職責。
近年來,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師訓部堅持在全區開展校本調研指導,采取“聽、查、研、觀、議”五步策略,了解全區教師的培訓需求。通過聽取學校教師專業發展報告,了解學?,F有培訓資源和培訓模式;檢查學校和教師繼續教育檔案,把握學校和各個學科教師發展短板;開展問卷調查,了解教師參加培訓的現狀和需求;深度訪談新任教師、成熟期教師、骨干教師,剖析教師專業發展困境;觀摩課堂教學,了解教師教學能力短板。
在調研指導中,教師普遍反映面對教育領域的“深綜改”和北京城市副中心教育的大踏步前進,除了以往的教學技能和知識不足外,在“國際視野提升”方面有迫切的需要和期待。特別是英語學科的教師,迫切需要了解國際教育理念,觀摩國外教師課堂管理實踐?;凇笆澜缪酃?、國際標準、中國特色、高點定位”的城市副中心總體規劃理念,考慮學校教學需求和教師個性化的差異,我們積極借助市級優質培訓資源,將區域需求與高端優質資源精準對接,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推動區域教育不斷發展。
方案設計,精準回應
培訓方案設計要以教師發展現實需要為旨歸,注重師培互動、部門聯合、中外聯動,從而呈現豐富多元、高效可行的教師培訓方案,精準回應區域內教師專業發展需要。
1.師培互動
師培互動是指師訓部門、參訓教師、培訓授課教師共同參與培訓方案的設計。師訓部門和授課教師根據參訓教師的現有水平、所教年級等設置相應的培訓內容,邀請參訓教師代表參與培訓方案的設計過程。參訓教師積極建言獻策,發揮主體性作用。
在培訓方案設計中,充分考慮區域內學校教學水平的差異和教師的工學矛盾、所教年級的差異,回應教師在國際視野提升方面的需求。在培訓總體規劃上,我們將參訓教師劃分為低年級學段(1-3年級)和高年級學段(4-6年級)。在上午和下午分別設置不同年級的課程,同一主題設置了適合低年級學段和高年級學段的難易不同的具體授課內容,同時選取了4所各具特色的學校作為培訓場地。在培訓主題方面,以主題單元教學、繪本資源教學等作為主體課程內容,同時安排“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觀”“英國課堂管理實踐”等課程內容。在培訓形式方面,以眾籌型工作坊為主要模式,同時安排了專題講座、同課異構、共上一節課、觀摩學習等多種個性化培訓形式。
2.部門聯合
部門聯合是指在設計培訓方案時,統籌多部門力量,細化落實培訓的各個環節,保障培訓方案的順利實施。
在小學英語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培訓中,參訓教師來自不同學校,所教年級跨度大,培訓時間長、涉及場地多,外籍專家的行程安排密集,面對培訓可能遇到的種種現實問題,師訓部門作為培訓組織者、管理者和服務者,在培訓前三個月就聯合市級專家、學科研修員組成項目團隊,多次召開部署協調會議,統籌協調各項細節。在招生、開班、授課、結業、效果評價的各個環節,都安排研修員全程跟進,全面服務于培訓方案設計與實施,有效保障了此次培訓的效果與質量。
3.中外聯動
中外聯動是指培訓方案設計要同時關注國內、國外優質資源,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引進國外優質資源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國際化理念的中國化吸收,特別是國際視野提升的培訓課程設計,既要引入國外優秀的教育理念和師資,也要充分發揮區域內教師在培訓方面獨特的優勢。
因此,在培訓師資配備方面,英國教育專家和區域內優秀教師共同作為培訓授課教師。在培訓材料選擇上,從京教版教材和英國教材中選取相近的內容,作為中外教師同備一節課、共上一節課的課程材料。
調控管理,增強實效
培訓方案的順利實施,離不開對全過程的調控和管理。師訓部門、參訓教師和授課教師是教師培訓過程的三個主體,在具體培訓情境下具有共識性和統一性。在師訓部門的主導下,構建主體間的多元互動關系,能有效提升培訓的實效性。
1.服務中實現調控管理
為教師培訓全過程做好優質服務是師訓部門的職責所在。做好服務的前提是了解參訓教師和授課教師的實際需求,基于需求,在前期制訂培訓方案,在實施中微調培訓方案。培訓課程的難易程度調整、培訓場地的有序銜接、培訓考評的科學性、后勤保障的及時跟進等,都需要師訓部門及時統籌協調參訓教師、授課教師和其他部門,以保障培訓的順利開展。
在小學英語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培訓中,為了讓中外教師們觀摩不同學校的教學情況,我們選取了4所各具特色的學校作為培訓場地。這就涉及不同學段參訓教師的服務保障、培訓場地的資源對接等諸多問題,正是師訓部門對培訓全過程的高效調控和全面服務,有效緩解了參訓教師們的工學矛盾,讓參訓教師、授課教師全身心投入培訓課程,有力地保障了培訓方案的順利實施。
2.互動中實現效果增強
培訓效果增強的關鍵在于師訓主導、多元互動。在師訓部門的統籌協調下,參訓教師、授課教師在培訓課堂上平等對話、討論合作、互相啟迪,在課后相互反饋授課、聽課建議,促進后續課程高效開展。主體間的多元互動關系,有助于增強培訓的實效性。一周的小學英語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培訓,不僅讓中外教師們能展開深度交流,共話課堂、共研教學,激發教學思想的火花,而且在交流中發展了深厚的友誼。
效果評價,精準發力
通州區教師研修中心師訓部始終將效果評價作為教師培訓的重要一環。培訓效果評價堅持以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為目標導向,在借鑒柯克帕特里克四層次評價模型的基礎上,著重從反饋評價和測評評價著手,全面測評培訓效果,為培訓的精準發力提供有力支撐。
1.反饋評價
反饋評價主要指課程實施過程中參訓教師和授課教師的互相反饋。
在小學英語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培訓中,師訓部研修員每日都會與參訓教師進行溝通,了解他們對授課和培訓設施的滿意度,并及時將參訓教師的意見和建議反饋給授課教師,授課教師會通過師訓部研修員的反饋對培訓進行調整,并給予參訓教師學習建議。
2.測評評價
測評評價主要指培訓課程結束初期和結束后期參訓教師和項目組的互相測評。一方面,在培訓結束初期,參訓教師通過參加訪談和填寫線上問卷,對課程針對性、教師專業性、學習設施資源等進行評價。
在小學英語教師國際視野提升培訓中,教師們普遍感覺此次國際視野提升培訓帶來了實實在在的獲得感,讓自己近距離了解了英語最新教學動態和英國課堂管理實踐,進一步豐富和完善了自己的教學方法,對各項指標的滿意度均達到95%以上。另一方面,在項目培訓結束后,師訓部通過校本調研視導,走進參訓教師課堂,著重關注培訓成果在實踐中的應用與轉化,通過教師在課堂教學方面的改善,更加準確地了解培訓在行為層面的效果。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