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忠萍 閻紅 韓玉娟 狄永杰 張敏
學校自1986年開始進行快樂教育的實踐研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變化以及學生發展需求的變化,學校的研究領域在不斷拓展,研究內容涉及學習方式、教學模式、習慣養成、課程建設等,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研究重點,但我們越來越感受到學習投入對學生學習效果的重要性。
基于集自主、合作、探究于一體的快樂教育學習方式,學校通過給學生創設興趣盎然、智慧共生、快樂體驗、具有生命力的快樂教育課堂,不斷激發學生積極的學習體驗,促進學生學習投入的整體提升。
影響小學生學習投入的因素
學習投入指的是一種與學習相關的積極且充實、穩定且持久的精神狀態。大量的實證研究指出,學習投入不僅直接預測學生的學業表現和學業成就,而且還能影響他們長期的適應性發展,更是衡量教育質量和成效的重要指標。學習投入主要包括行為投入、認知投入和情感投入三個維度,而影響學習投入的因素主要集中在個體因素和環境因素兩個方面。
個體因素,包括學生在學習上傾注投入的學習動機,以及學習者為了提高學習的效果和效率所采用的學習策略等。
環境因素,包括家庭和學校兩大重要的微環境。學校環境因素主要包括師生關系、班級氛圍,以及學校中的人際氛圍和教學氛圍;家庭環境因素主要涉及父母的教養方式、父母支持和家長投入等。
小學生學習投入的現狀
在教育實踐過程中我們發現,隨著年級的增長,許多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動機逐漸降低,難以積極地投身于學習活動中。
學校基于學習投入的心理學特征,針對學習投入的三個維度,即認知投入、行為投入和情感投入,開發出適合中國小學生的、具有良好信度和效度的學習投入量表來了解學生的學習投入現狀。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學校低年級學生學習投入的三個維度均不存在顯著差異,高年級學生則存在顯著差異。認知投入方面,三、四、五年級學生兩兩之間不存在顯著差異,但均顯著低于六年級學生。行為投入方面,三年級學生顯著低于四年級和六年級學生,且五年級學生顯著低于六年級學生。情感投入方面,三、四、五年級學生兩兩之間情感投入水平不存在顯著差異,但都顯著低于六年級學生的投入水平。可見,隨著年級的增長,學生學習投入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
促進小學生學習投入的具體策略
針對學生學習投入現狀,我們對影響學生學習投入的個體和環境因素進行了干預。主要有以下策略。
積極歸因訓練。積極歸因訓練主要指通過強化矯正、觀察學習、團體發展等方法幫助學生增強自身的學習動機。學校基于學生發展和教師工作的需求,開展了“以學習者為中心”理念下的小學生問題行為研究。面向學生開展“看見自己”主題心理講座及心理健康教育畢業課程,面向教師開展“當眼睛越過圍墻——認識基于腦的學習”“看見例外 讀懂行為——班級管理中的焦點解決”“優勢培養在教育中的應用”等培訓。評選“自主學習小標兵”“時間規劃小達人”等班級典型,開展有意義的班隊活動等,引導學生向先進學習。同時,鼓勵學生將自己的成敗歸因寫出來,教師在了解其內心發展變化的基礎上給予積極的歸因教育。
固化良好學習習慣。學校針對學生的道德、健康、學習行為習慣三個方面進行整體習慣養成的培養,形成了具有快樂教育特色的學生習慣學段培養框架。在學習投入的研究中,繼續加強對學生習慣養成的培養,持續跟蹤培養學生的三大習慣,讓學生持續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
有效學習方法指導。日常教學中,教師注重對學生學習策略的指導,不同學科教師根據學科特點創新實施了先學后教、四段式等學習策略。如語文教師引導學生做好分類筆記,分為預習筆記、課堂筆記、課后筆記、課外筆記等,以此來有效指導學生學習,讓學生更輕松地學習。
家校一體化建設。針對家庭投入因素的干預,主要通過對父母的教養方式進行積極引導,讓父母影響學生的學習情況。通過家長課堂、親子活動、家庭教育指導會等方式進行家校一體化建設,使家長積極參與孩子的外出實踐活動等,改善親子關系,最終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度。
營造非正式學習環境。通過創設快樂的校園文化,讓學生產生一種濃烈持久的情感,增加學生的積極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度。學校不僅擁有完善的數字校園環境,還有小能人風采社、小機靈總管社、心靈互動貼心社、快樂音符活動社、金頭腦研究社和小鬼當家服務社6大自主管理社團,以及金帆、金鵬、體育等社團,促進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提升學生的學習投入度。
快樂教育倡導的是快樂成長,其本質就是讓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展。實踐中,通過從學生個體和環境兩個方面進行干預,進一步深化了快樂教育課堂教學實踐的成果,豐富了快樂教育的課堂教學特色。生生互動的課堂以及積極主動、活潑有趣、形式多樣的學習方式,讓學生更加善于交流、表達、合作,對學習有了更大的興趣,提升了學習投入度。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校本研究專項課題“快樂教育背景下促進小學生學習投入的實踐研究”(項目編號:京CBEA1803)研究成果
編輯 _ 于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