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桂英
人體的所有器官和組織都需要氧氣的支持才可以正常工作。貧血在臨床上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其中缺鐵性貧血患病比例較高。人體要利用鐵生成紅細胞中的血紅蛋白,給身體的各個器官輸送氧氣。如果人體缺鐵,血紅蛋白就會減少,并引起一連串的反應:紅細胞不僅數量會減少,體積也會變小,患者血液中缺乏充足的氧氣,就會感到疲倦和虛弱。缺鐵性貧血的高發人群是兒童、孕婦、哺乳期婦女和素食主義者。輕度貧血不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癥狀不明顯,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會出現整日都感到困倦、乏力和渾身酸軟的現象。
成年人全身含鐵約3~5克,其中70%~80%以血紅蛋白的形式存在于紅細胞中,約10%分布在肌肉和其他細胞中,是酶的構成成分之一。貯備鐵貯備在肝臟、脾臟、骨髓、腸和胎盤中,約占總量的15%~20%。此外,還有少量的鐵以與蛋白質相結合的形式,存在于血漿中,稱為血漿鐵,數量約為3毫克。與蛋白質、脂肪等其他營養素不同,除了因出血、機體更新造成鐵的損失外,鐵在人體內可以循環利用。人體每天損失的鐵極少,約1毫克左右。天然食物中鐵的吸收率約為10%。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每日膳食營養素供給量中鐵的攝取量,成年男子為12毫克,女子為18毫克,孕婦、乳母為28毫克。女子、孕婦、乳母因月經出血、胎兒成長和哺乳等原因,每日攝取鐵的數量應更多些。
1.多吃含蛋白質豐富的食物
血紅蛋白的合成需要蛋白質,患者可以根據自身體質,適當食用一些動物內臟、瘦肉、雞蛋、魚蝦等蛋白質含量豐富的食物。這類食物可以有效促進鐵質的吸收,對治療缺鐵性貧血能起到很明顯的效果。
2.多吃含鐵豐富的食物
缺鐵當然要多補鐵。含鐵豐富的食物有很多,比如動物血、動物內臟、芝麻、海帶、黑木耳、發菜、香菇、黃豆、芹菜等。
3.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缺鐵性貧血患者應該常吃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水果,如西紅柿、小白菜、胡蘿卜、橙子、草莓等。維生素C可以使食物中不易吸收的鐵元素轉化為好吸收的二價鐵,幫助腸道完成對鐵元素的吸收。
如果不幸患上了缺鐵性貧血,要牢記以下幾點飲食禁忌。
1.含鐵類食物盡量避免和牛奶同時食用
牛奶會導致含鐵類食物中的鐵元素無法被人體吸收。需要注意的是,補鐵食物也不能與有中和胃酸作用的藥物一起服用,因為這類藥物也會影響鐵的吸收。
2.吃飯時不喝咖啡和濃茶
濃茶和咖啡中都含有多酚類物質,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鐵元素的吸收。一杯茶能夠把人體對鐵的吸收率降低一半。所以,吃飯時不要喝濃茶和咖啡。進食后最好間隔一個小時再喝茶和咖啡。
3.少食用大蒜
大蒜中含有很多揮發性物質,食用過多會給胃部造成一定的損害,影響胃液分泌,導致血紅蛋白和紅細胞減少,從而加重貧血。
4.限制脂肪的攝入
缺鐵性貧血患者如果攝入過多的脂肪,會對自身的造血功能產生一定的影響,并且還會影響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因此,要嚴格把控脂肪的攝入量:每日50克左右即可,最好不要超過70克。
5.遠離不易消化的食物
缺鐵性貧血患者的腸胃功能一般也不會太好,應盡量少吃不易消化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