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飛
摘 要:近年來,伴隨著新高考理念的全面落實,我國教育教學事業正在進行全面的改革與優化,全國包括廣東省在內共有八省市從2018年秋季入學的高中一年級開始實施新高考模式,即“3+1+2模式”,其中數學不再分文理科。在新模式下,高中階段數學學科的教學內容和考查形式都將會有所改變。作為任教高三數學的一線教師,在當前新高考背景下,積極對高三數學復習課的實效性進行深入思考和研究,并不斷嘗試和創新,以適應新高考的要求,從而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要,讓高三數學復習教學取得更好的效果。結合在經歷新高考改革所積累的一些經驗,談談當前我國高三數學復習課存在的誤區,同時總結實效性較強的復習策略。
關鍵詞:新高考背景;高三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研究
筆者從2007年開始一直擔任高三數學教學工作,經歷了多次高考改革,在不斷學習和實踐中,一直在教學中探索符合新高考要求并行之有效的數學復習備考策略。經過十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積累了一些經驗,也發現部分高三數學教師的復習課存在幾大誤區,現論述如下。
一、當前我國高三數學復習課存在的幾大誤區
1.課堂復習教學“滿堂灌”,忽視學生的主體作用
高三數學復習課內容多、時間緊,教師往往為了追求教學進度,整堂課都在講,完全不管學生懂與不懂,更沒有讓學生參與到教學中去,導致學生的學習只是被動地灌輸,這樣的復習效果自然不好。新高考倡導教學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進而提升課程的實效性。
2.只重視知識梳理,忽視知識的邏輯關聯
高三數學復習課,主要是為了幫助學生在高考前進行數學知識梳理和總結,進一步幫助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所以很多教師的復習課就是將知識點一個一個地羅列出來,然后再講相應的習題。這種復習方式只是高一、高二學習的重復,學生學習的知識還只是“碎片化”狀態,沒有將知識進行邏輯關聯,成績自然得不到提高。新高考要求把復習內容有機整合,體現知識的關聯性,達到螺旋上升的復習效果。
3.評講習題和試卷時就題論題,忽視提煉思想方法
高三的課程,評講習題和試卷占的比例很大,而在評講的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簡單地就題講題,沒有錯因分析,更沒有思想方法的提煉,導致會的學生不想聽、不會的也沒有收獲,這樣的評講課對學生的解題能力能有多少實效呢?新高考所提出的必備知識有一項是數學的基本思想,包括函數與方程思想、數形結合思想、化歸與轉化思想等,這就要求教師在評講習題和試卷時,要重視數學思想方法的提煉,充實學生的必備知識。
4.使用復習資料照本宣科,缺乏恰當的取舍和整合
當前我國學校高三的復習備考,大部分學校都是訂一套資料,然后教師就按訂的資料進行復習教學。由于資料編寫的局限性,題量和難度很難兼顧不同層次的學生,而教師只是一味地按所訂資料進行復習,導致一些學生無所適從,根本無法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提升自身的數學修養。新高考提到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發展,關注每個學生的需要,因而在復習教學中應做到“因材選教,因材施教”,切實提升每個學生的數學學科素養和關鍵能力。
上述種種教學誤區都是導致高三數學復習效率不高的根本原因,不僅提高不了學生的數學成績,更談不上發展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關鍵能力。那么,高三數學教師應該怎樣提升復習課程的實效性呢?
二、新高考背景下提升高三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策略
實施新高考改革后,對數學學科將重新調整知識結構布局,對原有的數學教學體系進行修改。另外,伴隨新高考模式,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也做了調整,新增了“核心素養”這一新名詞和要求,這就使數學高考教學要求逐漸演變到“核心素養”層面。在這種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復習備考要從題型訓練回歸課程中重點內容的本質理解上來,重視學生“四基”的發展,它是發展學生素養的途徑,也是提升高三數學復習課實效性的關鍵所在?,F將筆者總結的幾種實效性較強的高三數學復習策略論述如下。
1.問題啟發模式
新高考更加趨向于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落實“重思維、重應用、重創新”的教育目標,使高考由“解答問題”轉向“解決問題”。對此,高三數學教師應該利用問題啟發模式復習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問題為出發點,引導學生思考自己不懂的地方,以此進行啟發式的復習教育,進而提高復習課程的實效性,實現素質教育推出的“關注學生個性思維能力發展”的教學目標。比如,在復習三角函數的圖象平移問題時,筆者向學生提出:(1)將函數y=sinx的圖象向左平移個單位,請問其函數解析式是什么?(2)已知函數y=sinx,如何變換其圖象得到函數y=sin(2x+)?(3)已知函數y=sin(2x+),如何變換其圖象位置,使得到函數y=cos2x?三個問題組成問題串,針對第一個問題,可引導學生利用三角函數圖象的平移法則求得函數解析式;第二個問題則可啟發學生利用公式從函數解析式的變化反推圖象的變化,加深學生對函數圖象平移的理解;第三個問題則在前兩個問題上進行深化,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函數名不同與平移的關系,熟練掌握三角函數圖象平移的相關知識。利用問題串可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深入地探索知識,將知識點串聯起來,從不同角度進行解題,提高學生的數學知識應用能力,也提升了高三數學復習課的實效性。
2.質疑反思模式
正如朱熹所言:“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里方是上進?!庇纱丝梢?,學習與教育最重要的環節就在于“質疑”。高中數學知識是難度較大、涉及范圍較廣的一個邏輯性學科,只有當學生對某個知識點產生疑問時,才會積極主動地進行反思與探究,進而更加深刻地感知相關內容。在高三的數學復習課程中,“質疑”也是同等重要的。因為新高考一直強調學生應該具備一定的創新精神,從“質疑”出發,更加深刻地分析相關內容。高三數學教師在復習課程中,應該為學生創設一定的教學情境,讓他們在自己熟悉的情境中更加大膽地提問,培養其質疑與反思數學現象與問題的能力。比如,在復習等比數列的定義時,筆者先將等差數列的定義an=an-1+d(n≥2)列出,再列出an=qan-1(n≥2) 以此對二者之間的聯系和區別進行提問。質疑1:若an=qan-1(n≥2),能說明{an}是等比數列嗎?質疑2:若an=qan-1(n≥2),q≠0,能說明{an}是等比數列嗎?通過不斷地質疑反思,學生終于明白:若an=qan-1(n≥2),q≠0,且an≠0,才能說明{an}是等比數列。這種質疑反思復習模式,大大提升了高三數學復習課的實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