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平錄 楊轉玲
摘 要:做實驗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深度理解知識,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學生通過對化學實驗的探究,體驗如何通過科學研究證實理論知識,從而激發了學習的熱情,形成強烈的探究意識,促進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以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開展的意義為切入點,詳細講述了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策略,旨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探究;教學策略
化學實驗是對課本知識的深化,也是對課堂內容的補充。在探究性實驗中,學生需要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并以積極的態度自主進入學習,通過實驗探索與解決問題提高自己的化學學習能力。
一、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開展的意義
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與傳統實驗教學不同,探究性實驗教學能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探索,確保他們積極參與化學學習,并在探究中滿足對知識的渴求,提高學習興趣。探究性實驗教學能有效改變教學現狀。新課改提出,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利用探究性實驗教學豐富學生的知識,通過探索提高思維能力,從而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滿足新課改的教學要求。探究性實驗教學對學生化學素養的提升也有較大的幫助。在探究實驗中,化學教師要培養學生的化學素養,并以其為中心,科學設計教學內容,以培養他們的探究能力,提高創新與實操能力,以確保學生全面發展。
二、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策略
1.創設實驗探究情境,激發探究熱情
在探究性實驗教學過程中,一切實驗的過程與結果都由學生探索得出,因此積極性與參與度較高,所以,教師可以通過創設實驗探究情境,激發他們探究的熱情。例如,在氯氣的教學中,可以先讓學生閱讀相關資料:“二戰時期,德英兩國交戰,為了取得勝利,德軍使用了一些黃綠色氣體,這些氣體導致英國士兵胸悶、咳嗽,甚至死亡。”資料閱讀完后便可以提出問題:“如果我們在某一情況下突遇氯氣泄漏事件,你該怎么辦?如何逃離?另外,氯氣是有毒的,為什么自來水中可以使用它呢?”問題一提出,課堂變得活躍起來,他們激烈地討論著,發表自己見解的學生也會很多。“可以向逆風的方向逃離,或都向高處跑,因為氯氣的密度是3.21kg/m2,
空氣的密度是1.29 kg/m2,所以氯氣密度要大一些。”“還可以使用石灰水來噴灑地面。”關于第二問,學生回答:“氯氣具有消毒作用,它在水中能長期保持消毒的作用,而還能防止水的二次污染。”“氯氣中的次氯酸能殺死細菌。”在這樣的情境下,學生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積極參與到探索氯氣的研究中,實現了實驗課堂有效性的不斷提升。
2.通過探究性實驗,培養學生細致觀察力
在驗證性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其改成探究性實驗活動,讓化學實驗的創造性與探究性顯現出它應有的價值。通過實驗,學生親自動手動腦,就像科學家一樣研究化學的形成過程,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成功的喜悅。這樣的實驗內容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觀察力,能夠做到認真仔細地觀察實驗現象和物理特征,通過深刻理解將知識應用于解決問題中。例如,在鑒別苯、乙烯、甲苯液體的學習中,一般情況都是把這三種液體分別和溴進行作用,乙烯可以使其褪色,不能使其褪色的便是其余二者,之后再繼續鑒別。但也有學生根據溶液的性質研究出使用高錳酸鉀溶液來鑒別的方法,覺得褪色快的就是乙烯、慢的就是甲苯,只有苯是不會褪色的。這種思路是他們在實驗過程中認真觀察所得,通過實驗用所觀察的知識解決現實問題,讓問題變得更簡單。在探究實驗中,培養學生觀察力非常關鍵,教師要引導他們感知事物的變化過程,自覺觀察實驗現象并加深印象,學會透過實驗現象思考問題,實現探索獲得結果、研究獲得結論的有效學習。
3.鼓勵實驗延伸與拓展
通過原有實驗的延伸與拓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它促進學生將所學知識與技能利用分析與推理等思維設計實驗方案,并通過實驗過程進行驗證。在設計實驗裝置的過程中,學生提高了創新思維,也提升了自己的學習能力。通過探究,學生既學習了基本實驗,也會從實驗中獲得提升,豐富了化學知識。例如,在探究乙烯性質的過程中,我們將乙烯通入溴水,發現溴水會褪色,這時有學生認為能夠讓溴水褪色的是乙烯,但是針對這一結論學生意見并不統一,因為在我們制取乙烯的過程中,會出現二氧化硫,它也可以形成溴水褪色現象。在爭議與討論中,學生探究的興趣被激發了出來,“要如何檢驗是否由乙烯造成的溴水褪色呢?我們要如何操作這一實驗?”此時,學生便會自主進入探究學習的狀態,不再需要教師的管制,而實現了自主踐行。因此,只有不斷地探索知識才能體現出探究的價值所在,在這樣的教育下才能培養出高端的研究人才。
總之,化學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高中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重要意義,通過創設實驗探究情境和實驗過程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以推動探究性實驗教學的有效開展,讓學生在探究學習中提高自身的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李奕霖.開展化學探究性實驗教學的具體做法[J].寧夏教育,2020(6):65-66.
[2]張宏志.高中化學實驗探究式教學模式的構建與實施[J].才智,2020(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