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小英
摘 要:區域活動是整個幼兒園一日教育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重要的組成環節,也是大小幼兒在幼兒園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幼兒園的孩子由于年齡特點和成長心理特點的不同,對區域活動的持續興趣一般不會保持太久。因此,幼兒園教師要在區域活動中有效投放活動材料,充分發揮材料的應用優勢,努力做到材料和活動完美結合,最大限度提升區域活動價值。
關鍵詞:有效投放;區域活動材料;提升;價值
一、材料投放要做到有的放矢
區域活動中,材料是幼兒隱性的良師益友。幼兒要在活動過程中對投放的各種材料完美操作、有效使用,使活動材料的隱形優勢在不同區域活動中得到彰顯,這就要求教師投放區域材料時必須要心中有目標,只有教師做到有的放矢地投放材料,這樣區域活動材料才能在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其有效的作用,才能對教育目標的實現有所幫助。
幼兒有效參與游戲活動的興致和活動過程的強烈持久,與區域活動材料的科學合理投放有必然聯系。種類多、內容豐富的游戲活動材料,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需求選擇怎樣和“材料”交朋友,怎樣和“材料”積極溝通,真正讓材料起到教育的作用。想要有效地誘導幼兒的學習沖動,教師提供的材料務必能夠吸引幼兒的眼球,凝聚幼兒的注意力,讓這些無聲的材料扮演“隱形教師”的角色與幼兒進行有效的交流對話。
二、材料投放要挖掘其多功能性
區域活動材料投放的豐富程度與幼兒區域活動后的收效有直接的關系,所以,在開展區域活動時,教師準備材料務必要做到數量充足、形式多樣,還要尤為注重材料的多功能性,發揮材料的延展性。例如,進行觀察區域活動時我們可以在活動區投放各種植物的種子及葉子,讓這些顏色不同、形狀各異、大小不均的種子和葉子吸引幼兒的注意力。還可以利用發芽的種子吸引幼兒,先讓幼兒仔細觀察植物的種子,然后老師和他們一起種下種子,最后定期觀察種子成長的具體過程,采用畫畫的方式記錄區域活動流程。
實現材料的多功能性,教師應清楚哪種材料的投放可以達到預期的效果,不能漫無目的地投放活動材料。例如,廢舊易拉罐可以經過裝飾在早段時讓幼兒拿在手里做器械操,也可以在體育活動中讓幼兒踩“梅花樁”鍛煉幼兒的協調性,還可以在美工區讓幼兒仔細觀察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制作出不同造型的可愛的圖畫作品。這樣投放的區域游戲材料,不僅體現了區域活動過程中材料的一物多用功能,而且大大節省了區域活動材料放置的空間,保障了幼兒活動的充裕空間。
三、材料投放要凸顯層次性
幼兒對區域活動材料的運用,是幼兒教育教學活動能力表現的折射,是幼兒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更是教師判斷幼兒綜合能力的一個標準。如果離開了活動材料,區域活動就很難優質地進行下去,也很難達到和實現提高幼兒各種技能的教育目標。所以活動材料在幼兒區域活動中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它不但可以讓活動的內容和形式豐富多彩,還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的活動興趣。教師在區域活動中使用的材料盡量要平衡和滿足所有幼兒的需要,就必須在區域活動中為幼兒提供品種不同、數目不同、結構不同,有層次性的區域活動材料,讓區域活動材料同時盡可能適應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思維水平,存在“個體差異”的每一個孩子。
在科技區活動時,教師首先要認真分析本次活動幼兒的特點,根據幼兒的“個體差異”,有一定層次性地投放活動材料,在活動過程中仔細觀察投放的活動材料是否真正滿足了每個幼兒的活動需要、是否按照需要增減或更換,以便在下次活動前及時得到改善。在美工區區域活動時,教師要準備相對適宜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的活動材料,對不同層次的幼兒采用不同的方法,投放不同的材料,這樣各個發展階段的幼兒都能很快完成自己的作品,并且在完成作品的同時增強自信心,感到樂趣,同時也實現了投放材料的層次性。
四、材料投放要實現互動性
區域活動并不是一個單向的教育教學活動,而是一種雙向的學習模式,主要目的是運用多種游戲方式,通過教師科學有效的指導,實現“因材施教”,全面發展。教師通過如何提升幼兒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動手操作能力,有針對性地選擇投放區域活動材料,讓每一位幼兒融入材料中,真正實現材料投放的互動性,提升區域活動的最大價值。
在區域活動中,教師需要有效引導幼兒,借助開放性材料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互動,并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和興趣,讓所有的幼兒全身心投入到區域活動中,實現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由、快樂地成長,讓“個性”在玩中盡情綻放。教師在區域活動中有效使用投放的材料,通過自己的完美演示,引導幼兒積極互動,并及時發現幼兒的需要和興趣,正確引導幼兒使用投放的區域活動材料,師生共同精彩演繹活動,真正實現投放材料的互動性。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探究怎樣更好地運用材料,發揮材料的潛在功能,實現材料與游戲活動的完美融合,有效開展優質區域活動,提升區域活動價值是十分必要的。
注:本文系2020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課題“區域游戲活動中材料有效投放的實踐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20]GHB0260)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