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璐
摘要:在新課標下,對于美術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設計·應用”學習領域作為美術教學中的重要部分,也受到了廣泛的關注。針對此,教師在教育教學中應該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為枯燥的課堂注入活力,達成理想的教學目標。基于此,本文主要針對新課標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進行了詳細分析,希望能夠對相關人員有所幫助。
關鍵詞:新課標;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
引言
隨著美術教育發(fā)展步伐不斷加速,美術新課標根據學生實際將美術學科劃分為十大學習領域,而“設計·應用”便是其中的一種,這一板塊資源的開發(fā)與應用應該與時代需求相契合,使得學生在掌握美術知識的同時,還能形成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除此之外,相比較于其他領域,這一領域與學生的生活實際更加的貼近,而對于教師教學而言,便得摒棄傳統(tǒng)教學觀念,深層次的分析領域特點和學生學習規(guī)律,然后基于此組織設計多樣化的教學活動,以便吸引學生積極主動的參與其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為學生全面發(fā)展目標的達成提供助力。
一、新課標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中主要存在的問題
(一)圖例不夠新穎
對于美術教材而言,圖例在其中扮演著重要角色,發(fā)揮著很重要的作用。特別是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中,圖例是教師教學設計和組織的參考依據。不過就具體情況來看,當前的美術教材圖例存在新穎度不足的情況,進而很難有效的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影響到教學質量的提升。
(二)教師課程資源開發(fā)意識不強
在滯后教學觀念影響下,很多教師都是結合教材內容組織開展教學的,存在顯著照本宣科的情況,對于課程資源開發(fā)與探索缺乏良好的意識[1]。不過需要注意的一點,教材內容上的“缺失”和“空白”是需要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進行“彌補”的,如果教師忽視了這一點,那將很難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阻礙到教學目標的達成。
(三)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不足
就“設計·應用”這一板塊學習中,學生普遍存在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不足的情況。在課堂上,很多學生的重心都放在聽教師的講解,忽視了學習設計的步驟。而對于教師教學而言,往往占據著絕對的主導,忽視了和學生之間的互動,并且也沒能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思考和動手,這樣便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難以得到鍛煉,對于知識的理解往往停留于表層。
二、新課標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措施
在新課標下,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應該積極進行創(chuàng)新,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這樣才能滿足教學要求,促進學生更好的發(fā)展。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一)拓展教學內容
新課標中提出,教師應該針對學校和學生的具體情況合理進行教學內容的處理,同時還提倡,有條件的學習應該積極進行信息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將網絡途徑合理利用起來。為此,美術教師在“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教學中,應該積極貫徹這一點,合理應用多媒體設備組織開展教學,為學生引入多樣化的內容與富有趣味的圖例,這樣更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營造良好的氛圍,為高效課堂的構建提供助力[2]。除此之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引入一些民間生活元素,并合理的進行加工,使得學生在學習美術知識的同時,還能接受民間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形成良好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將美術館、圖書館等公共資源合理利用起來,促進教材更好的拓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使得他們在美術的海洋中暢游。
(二)加強學生情感培養(yǎng)
美術學科有著很強的人文性質,所以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不僅得關注學生的技能發(fā)展,而且還得注重學生內在情感的培養(yǎng)。為了達成這一目標,美術教師應該深層次的分析設計作品中的背景故事,然后基于此合理進行情境創(chuàng)設,引導學生進入情境中,體會與感受設計作品中的價值觀、思想以及理念等。教師在課程設計中,需要充分考慮到教學目標和內容,同時還得注重教學和生活的結合,這樣才能使情境更好的將知識背景還原,強化學生的情感美育。對于“美”而言,自身便存在歧義,不同的人審美價值觀存在差異,所以對待“美”的評判自然也會不同。所以,美術設計課程不僅是進行設計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同時還有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確的三觀。
(三)引入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是新課標下的一種新型教學手段,將其合理引入美術課堂上,能夠幫助學生系統(tǒng)的掌握知識,提升教學質量。而且對于美術“設計·應用”學習領域而言,存在理論性強和知識點多等情況,再加上傳統(tǒng)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引入新型教學方法十分有必要,可以很好提升課堂趣味性,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為此,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情況合理引入思維導圖,借助此將知識直觀系統(tǒng)的呈現(xiàn)出來,這樣便能刺激學生產生想象與聯(lián)想,在輕松的氛圍中掌握知識[3]。與此同時,教師還得指導學生繪制思維導圖的方式,讓他們借助此進行自主學習,以便提升他們的學習持久度和學習能力,為其今后學習發(fā)展提供助力。
三、結語
綜上所述,“設計·應用”學習領域是美術課程中的重要部分,對于學生的美術能力、創(chuàng)新思維等的培養(yǎng)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對于教師教學而言,便得清楚認識到這一點,基于此引入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便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促使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索,最終實現(xiàn)美術能力和素養(yǎng)的發(fā)展,為其今后學習進步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曾亭亭. 中學美術課程中”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分析[J]. 小作家選刊(教學交流), 2017, 000(001):37.
[2]袁青. 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教學研究[J]. 都市家教:上半月, 2017(3):247-247.
[3]李世菊, 李敏. “設計·應用”學習領域的四個學段比較分析--以義務教育階段人美版和人教版美術教材為例[J]. 現(xiàn)代中小學教育, 2017, 033(007):85-88.
基金項目:洛陽市2021年度基礎教育科研課題 《信息技術與中學美術“設計·應用”領域的資源整合探究》 LYKT2126003
洛陽市實驗中學 47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