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俊林


2020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工人不能開工,學校不能開學。作為一名老師,內心分外焦急。孩子們怎么辦?在上級的統(tǒng)籌安排下,各個學校停課不停學,各種線上教學應運而生。在這種背景下,我和我的課題組的老師們就確定了《農村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方式之探究》的研究課題。
一 選題依據
(一)國內外相關研究學術梳理及研究動態(tài)
“在線開放課程不僅改變了教育的模式,也改變了信息服務的方式。具有工具多元化、課程易于使用、課程受眾面廣和課程參與自主性”[1]。
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發(fā)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教育。”指出“發(fā)展‘互聯(lián)網+教育’,促進優(yōu)質資源共享。”[2]
《一定會要知道 “互聯(lián)網+” 時代的大變革》一書中,劉景陽先生指出:“在線課堂,使教學不再受到時間、空間限制。”并且進一步指出:“線上教學不僅使教師的教學手段比傳統(tǒng)課堂更加豐富,學生學習的效率和趣味性比傳統(tǒng)教育更高。促使著教師積極思考教育教學工作方式的改變。” [3]
因此,線上教學“促進了教育民主化進程,……改變了教學模式和方式”[4]。
(二)學術及應用價值
2019年底,新冠疫情肆虐。全球各國社會先后處于停頓狀態(tài)。
中國教育部提出“停課不停學,學習不延期”。全國 1700萬教師打開手機電腦,用上釘釘、騰訊,開始線上教學。一時間,直播與錄播齊飛,電視視頻學習共線上輔導一色。
農村小學語文教學任務更艱巨。網上課程發(fā)布、平臺使用、教師網絡能力提高、學生居家學習管理,及這些因素之交互作用,史無前例,但也為今后教學提供了新思路新方式 。
探究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新方式,指導線上線下教學合理銜接,互相結合,提升教學質量,成為目前研究主要方向。
二 研究內容
研究對象:
農村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方式。
總體框架:
立足農村小學實際,結合語文學科特點,查找線上教學問題,挖掘線上教學優(yōu)勢;研究線上教學方式方法;尋求家校合力,關注學生個體,準確評價線上教學學習成果。
重難點:
重點:教師線上授課、學生線上學習。
難點:家長參與評價。
主要目標:
總的課題研究目標是“農村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方式”。
總目標由四個小目標組成:
1、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線上教學新方式
2、探究作文教學新方式
3、有效組織開展線上教學
4、線上教學新評價措施
指導與實踐同行,線上線下同步創(chuàng)新。以論文展現(xiàn)成果,以微課呈現(xiàn)結果,以成績檢測確定目標實現(xiàn),培養(yǎng)農村小學生語文能力,養(yǎng)成終身學習與發(fā)展所需品質,形成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三 思路方法
(一)基本思路
1、調查問卷分析
新冠疫情,給傳統(tǒng)小學語文教學模式帶來巨大沖擊。
在線學習變?yōu)槌B(tài),師生聯(lián)系完全依靠互聯(lián)網,無法良性互動,使小學語文教師和學生手忙腳亂。
我們制定了小學語文教師、學生和家長三方問卷,力求找出共性問題研究。問卷表明:
學校支持力度較大(76.1%的老師依靠學校提供資源);教師(72.3%)期望與家庭教育合力。
學生(70.8%)較重視小學語文網課,從不遲到;但更渴望課堂學習(80.2%)。家長對線上教學有渴求(67.7%),較認同居家學習(78.96%),顧慮學生自制力差。
調查發(fā)現(xiàn),從小學語文學科特點出發(fā),增強教師線上授課能力,掌握線上教學方式、方法;培養(yǎng)學生線上認真學習,線下自主學習;促進家長共同學習,參與評價,應是本次課題研究的主要方向。
(二)研究目標
總的課題研究目標是“農村小學語文線上教學方式”。
總目標由四個小目標組成:
1、農村小學低年級語文線上教學新方式
低年級學生活潑好動,但自制力差,注意力易分散。因此,線上教學一節(jié)課要小于20分鐘,多提醒坐姿,畫面轉換顏色柔和。
①增加趣味性
多講故事,增強直觀形象性。語言兒童化,具有藝術感染力。課堂形式多樣。
②活動內容線上展示
學生線下進行小表演、小游戲、小討論、講小故事等活動,擇優(yōu)加入線上語文課。讓學生多畫,多讀,或表演,把學習主動權交給學生。
③網上比賽
線上不定期舉辦識字、書寫、朗讀、背誦等賽事,讓學生感受到班集體的快樂。
④家校聯(lián)合
召開網上家長會、電話聯(lián)系、個別家訪等,建立家校溝通制度。
⑤家長陪學制
低年級學生的語文網課,建立家長陪學制。指導家長引導學生適應新模式,學會做課堂筆記;課后,家長學生交流總結,便于輔導作業(yè)。
2、探究作文教學新方式
原來作文指導無法滿足學生表達,采用公眾平臺、美篇、快手和抖音等新方式。
①展示方式多彩化、個性化
作文呈現(xiàn)用文檔或美篇。學生口述思路錄成視頻,把積累拍成照片,配上音樂等,更有視覺效果、創(chuàng)意,也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
②擴大關注,增強激勵
教師、同學、朋友和家長等都能關注,更激發(fā)學生成就感,精益求精。學生可用個人作品專輯或發(fā)布會圈粉,提高關注度。激勵學生主動創(chuàng)作更多好作品。
③充分利用評論反饋作用
教師、家長、同學和朋友等選擇不同點贊方式,多方合力,助力提升。
④線上讀書獲取營養(yǎng)
公眾號推出美文佳作,配上圖片、文字和音頻等,學生寫心得,教師及時回復,相伴讀書,豐富素材,提升技巧。
線上教學開拓作文教學新方式,和線下結合,促進作文能力提升。
3、有效組織開展線上教學
線上教學在課堂組織管理方面面臨著諸如學生上線率低,在線不回應,抄襲作業(yè)或不按時交作業(yè)等問題。需采取有效方式方法進行線上管理。
①班干部監(jiān)督打卡 教師改變教學方式
②教師指導與家長監(jiān)督結合
③成績?yōu)檩o 育人為主
教師改變教學方式和理念,幫助學生積極面對線上學習,爭取佳績。
4、線上教學新評價措施
線上教學,如何讓學生利用各軟件,如騰訊會議、希沃知識膠囊等,讓學習更高效,線上教學評價是法寶。
①設置教師評價量化和非量化指標。做好階段測試,非書面作業(yè)檢查(在線聽寫、提問、抽查等)等量化指標,寫出總結性評語等非量化指標。
②家長評價:做好作業(yè)跟蹤,家校合力,督促學生高效完成作業(yè)。
③學生互評:將線上作品互相打分、點評,擇優(yōu)用短視頻、美篇做宣傳,促使提升作業(yè)質量。
對自己學習態(tài)度、教師評語、學習效果等自我衡量、自我總結、自我評價。
(三)研究方法
1、調查問卷法,分教師學生家長三個維度,了解不同群體對線上教學方式的認識與評價。
2、循序漸進法,多維度分工相結合。既有小語線上教學內容分工,又有課題環(huán)節(jié)分工。
3、數據分析法,對線上教學方式效果進行數據比對。
4、案例研究法,總結成功案例,積累感性材料,梳理理念觀點,服務課題研究。
(四)研究計劃
本研究計劃分四個階段。
1、提交方案,做好準備。(2020.11.1—2021.1.31)查找文獻、確立課題、制定方案、明確分工。
2、實施方案,指導實踐。(2021.2.1—2023.1.31)明確步驟,分步實施,具體指導,總結方法。
3、改進方案,調整提升。(2023.2.1—2023.6.30)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隨時調整方案。
4、總結方案,整理歸納。(2023.7.1—2023.10.31)對前期論文、報告系統(tǒng)整理,形成可推廣使用的成果、方法。
(五)研究可行性
教育政策與領導支持:市縣教科部門文件是出發(fā)點;學校領導支持,優(yōu)秀專業(yè)教師參加是基礎,提升小組研究水平。
團隊組建:共有成員六名,其中:小學語文一線教師四人,經驗豐富,擁有翔實的感性材料;學校校長一人,長期關注線上教學,理論基礎扎實;語文教研老師一名,持續(xù)關注信息化教學。
教師和學生訴求:通過研究,改進線上教學方式,提供優(yōu)質在線教學資源,提高社會認可和滿意度,為今后線上教學提供經典案例和理念依據。
四 創(chuàng)新之處
學術思想創(chuàng)新:課題傳承“互聯(lián)網+教育”理念,以提高教師線上授課能力,掌握線上教學方式、方法為重點,促進學生線上學習效果為核心,以期達到線上線下教學完美結合。
學術觀點創(chuàng)新:利用線上教學,促進農村小學語文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共同學習,讓學生主動獲得、系統(tǒng)掌握小學語文知識,提高語文素養(yǎng),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
研究方法創(chuàng)新:問卷調查法,快速、高效了解教師、學生、家長對線上教學的認可度及改進之處。經驗總結法,對線上小學語文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式進行分析、歸納。
五 預期成果
成果形式
研究報告、論文、調查報告、教案、課件、經典教育案例、教學課例視頻
(二)使用去向
用于教師線上教學實踐,為線下教學提供參考,提高教學質量。
(三)預期社會效益
提高農村小學語文教師線上授課能力,探索出適合農村小學的教學方式、方法;與線下教育完美結合,全面推進農村環(huán)境下的家校共育,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終身發(fā)展。
山東省平原縣王杲鋪鎮(zhèn)肖屯小學 25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