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春花
摘要: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充分發揮文本的載體作用,拓展生本對話的廣度,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關鍵詞:閱讀教學;現狀分析;閱讀策略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現狀
1.教師對閱讀能力培養的認識不夠
在教學過程中,往往閱讀的被動性較強,閱讀課堂中教師過分強調文章中字詞句的理解,且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是圍繞應試教育開展,學生在閱讀學習中占據十分被動的地位,師生之間的交流也僅局限于問答環節,課堂大部分時間都被用于文本的引導與理解,沒有給予學生獨立思考時間。教師忽視了學生情感的體驗和能力的提升,忽視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2.閱讀教學方法單一
教學方法對于教學效果的輸出是十分重要的。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個突出的問題就是教學方法比較單一。教師領讀,學生跟讀;課前預讀,課中誦讀、課后復讀;在課堂上挑選學生分段朗讀。這些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在目前的教學環境下,很難激起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要走心,朗讀要用情,這些很明顯的道理在實踐教學中結合很少,在教學方法中也沒有體現。自主合作探究等學習方法在閱讀教學上也應用較少,單一的教學方法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升。
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策略與建議
(一)以生為本,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
1.采用多種方式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能力
要想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首先要做的就是要摸清本班學生的閱讀基礎,把握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要在這個過程中通過閱讀考試、閱讀交流等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各種活動中體現出個性閱讀能力。
2.制定適合本班同學的閱讀教學策略
針對不同的學生群體,教師要采用不同的教學策略進行閱讀教學。如在低年級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更多地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興趣,可以指導低年級學生掌握語文閱讀作業的完成方法,指導學生在上課的時候要認真聽講。而對高年級學生就要指導學生根據教師的教學預案進行有效預習,并根據教師的指導進行課下高效閱讀。
(二)循序漸進,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
閱讀能力的培養與提高,需要循序漸進,注重學生閱讀興趣的培養是最關鍵的。對于小學生而言,各方面的能力都處于發展中,就其特點而言,由簡及難、循序漸進才能使其保持良好的閱讀興趣。在實踐教學中,教師應將保持學生閱讀興趣也做為教學的重點,應采用多種方法與策略讓學生保持一定程度的閱讀興趣。教學要有策略性,評價要注重激勵作用,只有如此,才符合閱讀能力培養與提升的長期性特點。
(三)加強閱讀方法的培養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立足于學生的主體發展,充分發揮文本的載體作用,拓展生本對話的廣度,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率。
1.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讀,是做閱讀題的排頭兵,是做閱讀題成敗的重中之重。一般來說,首先要讀問題,做到心中有數,有針對性地去讀,這樣既節省時間,又能提高答題的效率,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對于比較易讀懂的文章,基本上讀2-3遍即可,對于很難讀懂的文章,大凡需要讀到4-5遍,此時的這些閱讀看似浪費時間,其實是恰恰相反的,因為只有在讀懂文章的前提下再答題時才能做到心中有數,才不會出現無從下手的窘境。此外,默讀時要做到有針對性,學會取舍,對于重點的語段(如揭示課文中心思想或闡述道理)要詳細地研讀,對于敘述性(陪襯中心思想)語段要快速地一眼帶過,這樣詳略得當地閱讀文本,才能大幅度地提高閱讀效率。
2.題段對應,編排有序
對,是閱讀中的保障兵,是節省做閱讀題時間的基石。從出題人的角度去思考,大多數閱讀題下面的問題與閱讀材料的段落是一一對應的。有時出現下面的問題與上面的每個自然段一一對應,有時下面的問題與上面的自然段是一對多的,這樣就需要先看有幾個問題和幾個自然段,做到心中有數,在答題時,快速地定位到相應的段落,這樣就會避免每回答一個問題都從第一自然段讀起的現象,同時會大幅度地節省閱讀的時間。
3.快速定位,學會摘抄
定,是閱讀中的攻堅兵,直接關系到閱讀的成敗。學生在讀閱讀問題時要搜索問題中的關鍵字和關鍵詞,直接去上面相對應的段落里去尋找,當找到相對應的字或詞后,進行文本分析,此時問題的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有時在前一句或者前一段,有時在后一句或后一段。當找到符合問題的答案時,要進行合理的摘抄,避免抄得過多或者不足,在書寫時還要注意字跡的規范整潔。有時在文本中沒有合適的原句符合問題,這樣就需要整合語句,用自己的話進行整理概括。
4.水滴石穿,勤能補拙
練,是閱讀中的后勤兵,直接關系到閱讀能力的長足提高。閱讀的能力是在閱讀量、知識積累、做題聯系等條件下逐漸提高的。首先,對于閱讀題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夠做好;其次,要經常對自己做完的閱讀題進行反思和歸納,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環節;再次,平時多閱讀、廣泛地閱讀各種題材的文本,提高自己的閱讀量;最后,還要進行閱讀題的練習,將技巧應用到實際的做題當中去。長此以往,一定會在潛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閱讀能力。
(四)鼓勵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視野
語文是一門以閱讀為基礎的學科,閱讀不僅可以讓學生獲取信息,還有助于學生開闊眼界。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積極地鼓勵學生閱讀,將課外閱讀與課內教學相結合,在教學中滲透課外知識,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與閱讀習慣,從而在提高教學效率的基礎上開闊學生的視野。
結語
閱讀對小學生發展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閱讀教學中的閱讀,是一個學習理解語言,掌握閱讀方法,提高認識,發展思維,也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提升學生閱讀能力的主渠道。我們必須以教學理論為指導,經過自己的不斷實踐,不斷總結,不斷完善和創新,熟練地運用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策略,不斷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達到提高課堂教學之效。
參考文獻:
[1]李順紅.重視學習過程構建高效課堂[J].小學時代:教育研究,2010(11).
[2]林月蘭.有效閱讀激情燃放———“教學做合一”讓小學語文閱讀煥發生機[J].學周刊,2012(10).
[3]云海英.淺析在小學語文教學如何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的思考[J].教育,2016,(6).
吉林省德惠市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