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海青
摘要: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使教育信息表現模式多樣化,為教學領域帶來一片曙光,受到師生的歡迎,尤其迎合了小學生形象思維發展特點,能極大地提升他們的興趣,增強了師生間的交互性,提升英語教學品質。隨著教育信息化在教學中的普及,如何使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得到最大程度的發展,已經成為中學英語教學的一個熱點。本文就此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并提出若干思考,以期對該英語教學領域發展有所幫助。
關鍵詞:小學英語;信息技術;教學;融合
一、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做好拓展和延伸
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取得良好的閱讀效果,課前預習是不可忽略的一環。教師可通過微課模式來有效拓展和延伸學生的信息量,從而為課上學習奠定基礎,使教學更具實效性。教師要基于教學教材及要求,精心設計微課件,向學生展示豐富的學習資源,通過音、像、形等形式進行表述,不但激發學生預習的興趣和熱情,給學生良好的學習體驗,而且在他們觀看課件的同時也初步了解教學內容,整理相關知識,能夠顯著提高課上學習效率。
例如:教學"Christmas is coming!"一課時,考慮到學生不了解西方傳統節日文化,而語言作為文化的媒介,英語學習離不開其特有的文化背景。介于此,教師可以采用微課教學模式,做好課前的知識拓展和延伸。通過精心制作的微視頻,幫助學生了解圣誕節的相關知識,如圣誕節的由來和傳說故事,以及有哪些有趣的傳統習俗等,以此為后續教學做好文化背景的鋪墊。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了滲透文化意識的有利環境,幫助學生更好地閱讀理解文章。而這也符合《新課標》的要求:“語言知識、技能是綜合語言應用能力的基礎,而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的保障。”
二、創設多媒體情境,提升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有效學習的重要因素,而多媒體技術最大優勢就是音、像、色和 FLASH等多元特效的有機配合,可以創設形象俱佳的情境,使知識直觀形象化,這能極大地吸引學生的眼球,讓他們觀其行、聞其聲,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使他們樂學和喜學,加速其認知識活動,增強英語教學效能。
例如:在學習三年級上冊"Colours"時,教師可為學生創設圖文并茂的多多媒體情境,以趣味游戲“魔術show”的形式,為學生呈現功能性句型的教學"What colour is it?",然后,教師引導學生觀看時裝魔術show,利用多媒體情境中的閃現功能讓裙子進行變色,讓學生猜一猜會變成什么顏色,情境動畫停止,裙子由黃色變成紅色、綠色、藍色……,在此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運用英語表述:Look at my T-skirt. How nice! What colour is my T-skirt now? Its red. What colour is it now?Its green and blue.(orange,white…… ) Thank you.這樣,教師利用課件營造了有趣的魔術show場景,學生的參與積極性高漲,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述能力,還在寓教于樂中習得詞匯和句型,有效提升了學生興趣,增強了教學成效。
三、發揮多媒體優勢,營造良好的氛圍
活潑輕松的課堂氛圍往往能使學生受到感染,點燃他們的興趣,其內心強烈的參與動機被積極調動,使學生進行愉快而有效的學習。鑒于小學生以具體形象、感性思維發展為主的特點,教師可充分發揮多媒體音像技術優勢,增強英語教學的形象趣味性,以此優化教學氛圍,為學生構建一個富有活力而開放的課堂。
例如:在教學"Hello!"一課時,教師可發揮多媒體的視聽優勢為學生營造一個活潑有趣的氛圍,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英文歌曲"Hello",供他們欣賞,課堂氛圍一下子被激活,學生們在歌曲的感染下,對學習內容既感到好奇,又產生期待。隨后,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Li Ming and Jenny問候的場景。當學生聽到優美的樂曲時,感到十分親切,令他們心情愉悅,注意力和思想易集中在英語學習上,學生的積極性高漲,自然使得教學效果理想。
四、借助信息技術,直觀展示英語知識
小學英語課堂上引入信息技術,有著非常直觀的展示效果。教師巧妙地借助信息技術應用英語課堂,能將晦澀抽象的知識生動直觀化,進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強化英語學習效果。教師通過信息技術展示新的知識點,或者為學生介紹學習內容的背景時,可構建良好的學習氛圍,用豐富的圖文或是微視頻等形式增強學生的專注力,促使學生全神貫注地學習新的單詞或者句子,學生也能主動地參與教師設計的練習活動中,從而強化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培養。除此之外,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些課后作業,讓學生自行尋找一些英語學習資源,在尋找的過程中,就可以對新知識有一定了解,進而在課堂上輕松地學習,有效提升學習效率。
例如:學習關于介詞的使用方法的內容時,教師借助信息技術以動畫形式呈現介詞應用的場合,將英語語言直觀地展示在學生面前。像介詞"on ",多媒體屏幕上顯示出一個桌子,其上面有一本書、有一根鉛筆、有一塊橡皮,兩個小朋友在對話,小紅問小明,在桌子上面有什么,小明回答說“桌子上有一本書”,這時所用的介詞就是"on","There is a book on the desk ",其他同樣用"on"表示在桌面上。通過這樣的展示,學生直觀地感受到介詞的使用,為此在以后的表達和習題中都會正確地使用介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教育目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要使學生更好地接受教育,僅僅在教育過程中采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不可能取得較好的效果的。為此,教師應與時俱進,結合新時代的科技手段來優化教學模式,營造極具英語感染力的氛圍,為學生提供優質的學習體驗,突破教學的難點,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幫助他們直觀地學習語言知識,使小學英語教學更具實效。
參考文獻:
[1]陳思怡.信息化環境下小學英語教學工作的開展探討[J].新課程,2021,(1):137.
[2]徐萌,王夕舾,鄭玲玲.信息技術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融合之初探*[J].安徽教育科研,2021,(4):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