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向飛
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小學體育后進生的成因,接著分析了小學體育后進生的教學改進的建議與對策。希望能夠為相關人員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小學體育;后進生;成因;對策
通過師生關系、學習態度、指導策略等方面的引導,不僅使體育后進生在思想態度和參與程度上得到極大的改善,還使后進生的內在素養與主觀意識得到充分培養,使其運動效能得到最大化發揮。同時,有針對性的開展個性化訓練,還可以滿足學生個體對體育運動的多樣化的需求,這對體育后進生的轉化起到促進作用。俗話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在體育后進生轉化培養的道路上,還需要廣大教師,立足學生本質,不斷優化教學形式,提升教學水平,從而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打下堅實基礎。
一、小學體育后進生成因
(一)身體素質
生活條件的日益改善,使得體育后進生中普遍存在體重輕、“豆芽型”及體重重、身體“肥胖型”等學生。由于身材原因導致這類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無法熟練地掌握運動技能,難以跟上教師的節奏,就算基本掌握但是很難運用。因此,失去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導致體育成績的低下。
(二)心理因素
心理矛盾,情緒不穩,體育后進生有自卑逆反、閉關、放縱等不同類型的心理特征。例如,小學生還沒有樹立正確的三觀,對自己的行為舉止不能很好地控制。在體育課上會對一些身體有缺陷及體育運動能力不佳的學生,產生不好的行為和言語,從而對部分學生造成傷害。有些學生天生性格內向,不善于和同學交流,對體育這種團體項目產生恐懼,缺乏興趣,不進行體育活動,導致體育成績下降。錯綜復雜的心理因素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時常發生與老師做相對立的情況。
(三)應試教育
一些專家認為,還有部分后進生形成的原因歸結于現代的應試教育。應試教育是指脫離社會發展需要,違背人的發展規律,以應付升學考試為目的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行為,是教育工作所存在弊端的集中表現。中國的教育體制雖然一直在改革,但并未徹底走出來?,F在的小學生都在為初等教育考試做準備,小學生的體質測試及初中生的體育中考分數成為一切的焦點,這使得教師、學校不得不去注重學生的體育成績,而忽視學生的全面發展,甚至有部分小學為了在市縣級運動比賽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放棄部分基礎差的學生的體育教學。
二、小學體育后進生的教學改進的建議與對策
(一)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面對體育后進生的學習問題和體能弱項,教師應及時進行調整和環節優化,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耐心、寬厚的教學態度鼓勵后進生,使其消除對教師的恐懼心理和畏難情緒,從而使后進生更愿意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和訓練活動。同時,師生關系作為課堂活動中的重要情感之一,對學生的心理變化和情感輸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積極緩解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隔閡,增進師生之間的融洽關系,加強對后進生的課堂關注度,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和訓練熱情,進而使后進生的心理得到溫暖,避免被冷落、被孤立的不良現象,提高后進生的練習質量,這對體育后進生的轉化效果起到關鍵作用。
(二)引導學生正確的學習態度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的把握和建立對體育后進生的學習和訓練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紤]到體育后進生的學情變化和身體素質等方面的影響,在轉化培養的過程中,提高后進生主動參與的興趣,激發后進生積極訓練的熱情尤為重要。因此,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實際情況,正確引導后進生的學習態度和主觀意識,保持后進生積極主動的訓練興趣,以此消除后進生對體育訓練的厭煩情緒和消極態度。如“足球”教學中,在進行傳接球訓練時,我對此進行策略調整,以“快樂傳遞”的游戲方式代替傳統單一的訓練內容,使體育后進生在相互傳遞的過程中,樹立“我想踢”“準確傳”的訓練心態,從而增強后進生的體育能力。
(三)保持耐心細致的教導
體育后進生在體育基礎方面相對于其他學生存在動作不到位、技能掌握不牢的問題,如果這一現象不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將會使后進生產生自卑、厭煩的心理情緒。因此,在體育課堂活動中,教師應保持耐心細致的教導,對后進生的基礎動作和方法技巧展開步驟化講解,使后進生在一步一步的講授中,夯實運動基礎,建立“我能行”的心理狀態,從而提升后進生的課堂體驗感。此外,教師在對后進生進行指導時,還要采取有針對性的訓練內容或教學方法,積極發現后進生的訓練“閃光點”,消除后進生自卑、膽怯的不良情緒,以細致、細心、細微的教學觀念,引導體育后進生向主動、樂觀、自信的方向發展。
(四)多采用鼓勵教育,提升體育課堂的“人”味
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小學體育教師要想更好的完成體育后進生轉化工作,需要完成的首要任務就是轉變教學觀念,跳出傳統“重操練”體育教學模式的束縛,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提升對人文關懷的重視,對體育后進生身心因素展開更為深入的分析,加強師生間的溝通交流,展開鼓勵教育,把現代的心理學理念融入到體育課堂當中,從而使體育課堂的“人”味得到進一步提高,激發后進生重新融入課堂,為后進生轉化的完成夯實根基。例如,在引導學生進行跳繩訓練的時候,體育教師就應該跳出“唯成績論”的束縛,采用發展性評價理念對學生進行評價,對比學生此次成績與上次成績,完成學生進步幅度計算,并按照進步幅度展開評價,為進步幅度大的后進生提供情感以及物質雙重層面激勵。另外,教師還可以有效應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他們展開小組合作以及互助訓練,由小組成員展開相互監督,自身則給予適時合理的指導,這樣才能夠調動后進生參與體育鍛練的積極性,為教學效果提高提供更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導致體育后進生出現的原因千差萬別,激勵他們發展進步屬于每個體育教師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務。在體育知識教學的時候,教師應該對后進生進行深入分析以及調控,加強對小學生生理與心理變化過程的重視,展開更為細致深入的探究,使體育后進生的轉化工作做得更好,轉化效率更高。
參考文獻:
[1]對體育后進生進行轉化教育的措施[J].汪蘇蘭.教師博覽(科研版).2016(09).
[2]對“體育后進生”進行轉化教育的思考及策略[J].舒克安.課程教育研究.2014(31).
[3]淺析小學體育后進生形成原因及對策[J].王維武.考試周刊.2014(88).
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新莊小學 510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