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鎮瑋
摘要:綜合思維是地理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素養立意下高考命題的考查重點,開展問題式教學有利于進行深度學習和思維訓練,生成素養。以水循環過程的重點環節“下滲”為切口、以“影響下滲環節時空變化的因素”為主線設計微專題復習課,通過創設主題情境和系列探究問題,引導學生從整體性角度分析水循環各主要環節之間的關系,培養綜合思維等地理核心素養。
關鍵詞:綜合思維:高中:地理復習
引言
一、價值觀教學策略
引導學生明晰地理學科綜合思維的內涵和表現地理綜合思維是指學生運用綜合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方式和能力。調研地理環境中的地理事象、解釋其成因、分析人類活動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區域地理環境或區域發展問題、提出區域發展措施等問題時,可以運用綜合思維。人類生存的地理環境是一個綜合體,在不同時空組合條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綜合決定著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綜合思維素養有助于學生從整體的角度,全面、系統、動態地分析和認識地理環境,以及它與人類活動的關系。綜合思維具體表現有:①要素綜合。能夠從地理要素綜合的角度認識地理事物的整體性,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關系。②時空綜合。能夠從空間和時間綜合的角度分析地理事象的發生、發展和演化。③地方綜合。能夠從地方或區域綜合的角度分析自然和人文要素對區域特征形成的影響,以及區域人地關系問題。
二、引導學生明確綜合思維
在高中地理學習過程中的重要意義地理學科核心素養主要包括人地協調觀、綜合思維、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力。人地協調觀是地理學科的基本價值觀念,是指人們對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關系秉持的正確價值觀。在分析人類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時,會涉及人文要素和自然要素之間的相互作用,需要全面、系統、動態地分析人地關系,領悟人地協調發展的本質內涵,這些都需要運用地理綜合思維。區域認知是指人們運用空間—區域的觀點認識地理環境的思維方式和能力。不同區域的地理環境,都有其整體性,在不同時空組合條件下,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綜合決定區域地理環境的形成和發展,區域之間相互關聯影響,這需要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是指人們在考察、實驗和調查地理實踐活動中所具備的意志品質和行動能力。學生在利用考察、實驗、調查等方法研究地理問題時,往往需要考慮多種要素的綜合影響,這也需要地理綜合思維。地理綜合思維對人地協調觀、區域認知、地理實踐力能的培養起著重要的協同作用。
三、引導學生感悟地理綜合思維
在人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會遇到許多真實復雜的問題。這些問題與環境中的諸多要素有關聯,多個要素之間相互作用,共同影響問題的發展方向,分析這些問題需要運用要素綜合思維;多數復雜真實的問題,有其時空背景,需要運用時空綜合思維;問題發生的區域不同,區域中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影響不同,影響權重不同,需要運用地方綜合思維。地理綜合思維水平越高,在解決真實復雜的社會問題時,越能接近理想答案。面對復雜真實的社會問題時,如果能夠充分開啟綜合思維,站在人類發展的時空背景下思考問題,而不被一時的偶發表現所左右,就能全面地、動態地、系統地審視主要影響因素,把握主導影響因素,綜合分析得出科學結論。站在具體的區域背景下思考問題,較容易進行換位思考,擺脫地域背景的定勢約束,基于解決問題的本質思路,具體區域具體化綜合分析得出結論,而不是以偏概全、一成不變。
四、課堂復習教學策略
1.“雙基”結構化鞏固教學策略學生在解決地理問題時要表現出良好的綜合思維水平,必須具備良好的基礎儲備,包括基礎知識和基本考法的解題思路等儲備。為此,建議開展“雙基”結構化鞏固教學,具體的教學策略如下。
2.基礎知識的模塊化和結構化教學
①基礎知識的模塊化是基于課程標準內容要求,重新整合學習單元,根據學習內容的內在邏輯,把學習單元切分為若干個知識模塊,知識模塊之間關聯起來形成一定的結構體系;②基礎知識的結構化是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對知識點進行結構化的內化理解,形成模塊知識體系。
依據設問對思維和內容的要求特點,綜合題可以劃分為七大類,列舉類、地理事象分布特征類、地理事象屬性特征類、成因分析類、評價分析類、比較分析類、辯證類。地理復習教學過程中,針對以上常見類型的設問,可以分別采取“列舉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地理事象分布特征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地理事象屬性特征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成因分析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評價分析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比較分析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辯證類設問的綜合思維教學策略”,引領學生建構解題思路,培養學生的綜合思維。
總結
在21世紀,社會需要具有強大的邏輯能力與思維能力的人才,在傳統教育下,教師講什么,學生學什么,缺乏自我意識。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導致學生逐漸喪失了獨立思考的能力。學校的教育首先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是高考與新課標的雙重改革要求。地理學科具有很強的綜合性,要培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廣大的地理教師從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入手,積極調動學生的空間思維、抽象思維以及邏輯思考能力,只有這樣的教學活動才能緊扣高中地理教育目標,促進學生的復習效率與綜合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張成孝.高中生地理綜合思維素養測評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9.
[2]溫暖寧.淺談如何在高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J].當代教研論叢,2019(5):96-97.
[3]畢科強.基于高考試題的地理綜合思維能力研究[D].陜西理工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