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僅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還能為高校的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面臨著一些突出問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適應新變化,創新教育方式、方法,更新教學內容,提高施教者的整體素質,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從而達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目的。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現狀
1、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不堅定。當前,高校一些學生政治思想和政治觀念存在模糊、淡化的傾向,不少學生把入黨、評選先進等作為實現個人利益的一種手段,認為入黨能夠更好得謀求仕途發展和促進就業,雖然有愛國熱情,但在政治上表現得不夠成熟,對共產主義信念不堅定,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面上,缺乏系統、全面的理解。
2、價值取向利己化。隨著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和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各種意識形態和價值觀念不受甄別的沖擊著高校學生,沒有強有力的精神支柱,很容易受到個人主義、消費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價值觀念的影響,如滿足攀比心理,大學生借高利貸的例子存出不窮,再如當前高校學生在選擇職業時,多數將 “工資待遇”“上升渠道”等作為首要考慮因素,很少會將“實現社會價值”列入其中。
3、道德觀念淡化。雖然大部分高校學生道德觀念是積極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如不還助學貸款、考試作弊現象屢禁不止、求職簡歷摻水造假等等,一些大學生基本的文明用語、文明舉止和社會公德課程都需重新補修。道德評價上存在嚴重雙標現象,突出表現為以自我為中心,只求權利,不盡義務,對別人要求高,對自己要求低,找各種理由為自己開脫。
4、心理健康問題日益突出。很多學生在面對就業壓力、經濟困難、失戀、學業受挫等問題,不能樹立正確的心態,更不能通過正確的途徑解決問題,很容易極端化。
二、影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原因分析
1、教育理念沒有與時俱進。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關鍵在于充分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目前,大多數高校思想政治教師教學熱情不高、方式不新穎,往往采用傳統的“填鴨式”、“灌輸式”教育,沒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吸引不了學生的注意力,引起不了學生學習的熱情,經常出現教師在上面講,學生下面玩的現象,課堂的實效沒有得到有效提高。
2、管理者對思想政治教育不夠重視。高校雖然一直在強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但相對而言高校將更多的精力、資源傾注在專業教學與研究上。此外,就業形勢變得更加嚴峻,隨著大學生群體基數的增加,待就業人數隨年增多,而社會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有限甚至越來越少,很多大學生面臨著畢業就失業的危機,導致多數高校將關注點放在學生的就業率和考研率上,更加注重于培養學生的專業素質和專業素養,更利于就業。
3、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針對性不強。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為了適應新時代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也需要提高其針對性。目前,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方式方法毫無新意,而更學生喜歡的用微信、短視頻、抖音、表情包等新型表達方式,思想政治課堂對學生缺乏吸引力。教材在內容上雖與黨中央的政策保持了高度一致,但與大學生生活實際相去深遠,學生看不見、摸不著、理解不了,很難產生知情合一的效果。
4、學生自身的原因。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物質生活極大豐富,網絡的發達促使了表達的快捷與便捷,不同價值觀、意識形態相互碰撞、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特別是西方價值觀以及一些不良的社會風氣,都威脅著高校學生思想觀念的健康發展及形成,還有部分學生對思想政治課缺乏足夠重視、缺乏責任感和使命感,有的雖然重視了學習,但不能將學到的理論知識轉化自己實際的行動,這些也增加了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難度。
三、增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建議
1、堅持以人為本,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親和力。堅持以人為本是科學的開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首要前提。高校要根據不同的教育對象,做到量體裁衣、因材施教,增加教育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要注重教學方式方法,關注并了解青年大學生的心理需求,尊重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興趣愛好,以平等的姿態面對每一個學生,真誠的與學生展開心靈的溝通,多些溝通、多些肯定,少點說教、少點批評。此外,要注重學生的心理狀態,大學生普遍經歷少,抗壓能力差,因此學校要經常性的開展心理疏導工作,可以在平時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入心理健康課程,施教者也要及時發現、有效甄別心理素質較差、缺乏自我心理調試能力的學生,在適當的時候適時開展心理疏導或引導工作。
2、豐富教學內容,創造性開展各種教學活動。學校可以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在不改變現有大綱的基礎上,選取學生感興趣的熱點話題,開展多元化的教學活動,提高教學吸引力,激起學生學習思想政治課程的熱情。充分利用好現代多媒體技術,如利用短視頻、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多方式增強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熱情,強化互動交流。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營造濃厚的學習氛圍,促進大學生思想政治素質的全面提高。
3、加強專業學習,提升教師隊伍素質。教師是影響教學效果的關鍵,教師的工作能力、專業水平、授課手段如何等直接影響著學生對思政課的興趣及學習效果。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師要不斷解放思想,不斷學習,完善知識儲備,勇于使用新方式新方法,以過硬的政治素養和教學技術為學生上好思政課,同時堅定上好思想政治的信心和決心,將教學工作升華為教育事業。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延,吳潛濤,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荊門: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134-137.
[2]葛坤英.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實效性[J]. 鄭州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3):3-6.
[3]張文凱.關于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理論思考[J].服飾導刊,2006,18(1):45-48.
[4]習近平. 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老師——同北京師范大學師生代表座談時的講話[J]. 中國高等教育,2014(18):4-7.
作者簡介:邵俊華(1999.6-),性別:男,民族:漢,籍貫:重慶,學歷:本科
重慶財經學院 重慶 40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