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瑾娟
摘要:閱讀被公認為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各個學段都是如此。基于此,作為一名有著為學生著想教學思想的小學語文教師,要注重做好中小學語文閱讀銜接工作,為學生可以在中學有良好的閱讀能力,在求取知識與技能的過程中不斷發展自身的語文素養奠定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本文將會對關于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的策略進行一番闡述說明。
關鍵詞: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策略分析
在傳統時期的閱讀教學活動當中,不少教師總是將教學重點局限于課內,對學生知識視野的拓寬帶來了消極影響。基于此,作為一名新時代下的小學語文教師,我們要注重更新自身的教學思想,從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角度做好中小學的閱讀教學銜接工作,讓學生的閱讀水平可以愈來愈高。下面,本人將依據自身從事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實踐經驗,對關于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的策略作如下幾方面分析:
一、依托合理問題,刺激學生學習欲望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時代下,合理問題可充作師生互動的媒介,既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大腦思維,也有利于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民主的學習環境。基于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懂得依托合理問題授課,刺激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主動投入到文本的閱讀狀態,助力學生獲取解決問題的愉悅感,使學生愛上閱讀,進而實現提升中小學閱讀教學銜接工作效率的目標。
比如,以引導學生閱讀《兩小兒辯日》這則文言文為例,首先,我對學生提問道:“現在大家能不能通過東游、故、去、車蓋、孰為汝多知乎的意思去猜測文章的主要內容”從而激發了學生閱讀古文的欲望,給予了學生閱讀的時間。然后,在學生熟悉課文內容且思維活躍的基礎上為其介紹了相關的文學常識,進而通過恰當的提問以及點撥,引導學生分析故事所蘊含的道理,培養了學生的思維能力。最后,我引導學生做了閱讀歸納,強調了如何在中學閱讀文言文這類文體,為日后學生更加深入學習文言文奠定了基礎。這樣,我通過依托合理問題授課,使學生認識到了古代勞動人民敢于思考,大膽質疑的求真美,令學生以強烈的學習欲望獲得了愉悅的閱讀體驗,加深了學生對閱讀的喜愛,充分實現了中小學語文閱讀銜接工作效率的提升。
二、借助信息技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
近些年來,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已經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尤其是信息技術的使用大大推動了教育教學趨勢的發展。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針對中小學閱讀教學的銜接工作,可借助信息技術引入圖片,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引入中學閱讀內容,助力學生閱讀,完成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質量的任務。
比如,以引導學生閱讀《魯濱遜漂流記(節選)》這篇課文為例,首先,我借助信息技術為學生介紹了《魯濱遜漂流記》這本書,并播放了《魯濱遜漂流記》的視頻片段,使學生的注意力充分在課堂上集中。然后,我要求學生用小標題梳理魯濱遜流落荒島后遇到的事情,由此使學生投入到閱讀狀態,進而引導學生體會人物心態變化,增強學生感知人物形象的能力。最后,我對學生強調道:“閱讀敘事類的文章,一定要學會從正反兩方面分析問題,才能夠加深對作品的理解。”這樣,我通過借助信息技術,充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以及勇于戰勝困難的精神品質,增強了學生閱讀動力,順利完成了提高中小學閱讀銜接工作質量的任務。
三、加強語言積累,培養學生學習能力
語言知識的豐富會大大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所以加強語言積累能夠對中小學語文閱讀銜接工作的開展起到積極作用。因此,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加強語言積累的重要意義,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助力學生更好地適應中學閱讀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比如,以引導學生閱讀《迢迢牽牛星》這首詩為例,首先,我對學生說道:“‘關關雎鳩,在河之洲’肯定是大家讀過的詩句,這是《詩經》里的內容;而‘江南可采蓮,蓮葉何田田’則是漢樂府中人們的歌詠。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古詩十九首》也會有其獨特的魅力。”從而為學生介紹了學習目標,板書了詩題。然后,我從中小閱讀銜接的角度引導學生對詩句內容進行分析,向學生強調讀詩讀出韻味對理解古詩的幫助。之后,我帶領學生深入探究了詩句內容,品味詩情,令學生充分感悟到了古人不同處境和心境下的思想感情。最后,我引導學生歸納了閱讀古體詩歌的一般方法,讓學生對《古詩十九首》做一個系統的整理。這樣,我通過加強語言積累,引導學生從多首詩歌出發閱讀,激發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使得中小學閱讀銜接工作有了極好的進展。
總而言之,中小學語文閱讀銜接的順利進行可以促進學生的發展。因此,作為小學語文教師的我們要有尊重學生身心的思想,不斷思索,如依托合理問題、借助信息技術、加強語言積累等有效的閱讀教學策略,期望可以讓學生產生對閱讀的深深熱愛。
參考文獻:
[1]鐘萍.如何做好中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銜接[J].華夏教師,2020(10):30-31.
[2]牟俐玫.怎樣做好中小學語文教學的銜接[J].西部素質教育,2016,2(17):9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