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祥
摘要:本文以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路徑為主要研究對象。本文的研究從課堂內外教育和校外實踐兩方面入手引導中職學校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內涵,在此基礎上傳承并弘揚沂蒙精神。本文試圖在探究沂蒙精神和中職教育結合的過程中不斷探索創新傳播路徑,探索出沂蒙精神與中職教育有機融合的路徑。
關鍵詞:沂蒙精神;中職教育;路徑;研究
一、沂蒙精神的內涵及其傳播背景
沂蒙精神是臨沂人民在長期革命和建設實踐中形成的群體意識,是紅色精神之一,也是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沂蒙精神具體內涵可以概括為永不服輸、無私奉獻、開拓奮進、吃苦耐勞、勤勞善良。沂蒙精神隨著時代的發展,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在革命時期,沂蒙紅嫂無私犧牲奉獻,保全革命后代的“沂蒙紅嫂精神”被寫入史冊;沂蒙人民擁軍愛黨,踴躍參軍,用小推車推出來革命的勝利,展現的“支前精神”被銘記;社會主義建設初期的沂蒙人民艱苦創業,用自己的雙手改造家園,展現了吃苦耐勞的“愚公移山”的干勁,凝聚出“厲家寨”精神;沂蒙精神到了改革開發時期,又有了新的發展,具體表現為沂蒙人民的“九間棚精神”“沈泉莊精神”“經濟開發區精神”“蘭田商城精神”。不足300人的沂蒙九間棚人在艱苦環境里戰天斗地、團結拼搏創造了奇跡。羅莊人民認清發展形勢,在顧全大局、公而忘私的領導人帶領下凝心聚力,由一個貧困落后,負債累累的落后山村發展成為全國聞名的富裕村,沈泉莊人民在沂蒙精神指引下大踏步向前發展。臨沂人發揚艱苦創業的精神,通過點滴積累,在沂蒙精神指引下振興了經濟,打造了物流城,創辦了一家家優秀的企業。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沂蒙精神也不斷被賦予新的內涵。但是“愛黨愛軍、艱苦創業、開拓進取、無私奉獻”仍然是沂蒙精神核心內涵。在國家大力提倡職業教育的今天,在中職教育中融入沂蒙精神具有重要的思想教育意義和歷史傳承意義。
二、主要融入路徑
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需要結合具體的校情開展,并制定切實可行的方案。首先對中職學校的學生開展問卷調查初步了解學生對于沂蒙精神的了解程度,結合問卷調查的大數據分析學生情況,并制定相對應的方案。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的路徑分為思想教育和校外實踐兩部分。在開展思想教育階段之前,根據學生對沂蒙精神掌握情況,搜集整理匯編沂蒙精神教育讀本,為下一步開展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沂蒙精神進中職學校的思想教育階段通過開展沂蒙精神進課堂,引導學生學習沂蒙精神內涵。沂蒙精神作為重要的精神應該成為中職學生的精神動力,將沂蒙精神與德育課堂、藝術課堂結合在一起,進一步教育中職生熱愛沂蒙精神,傳承沂蒙精神。德育課堂上可以引導學生挖掘先進典型,學習先進榜樣,汲取精神力量將其轉化為巨大動力。沂蒙精神進藝術課堂可以融入多媒體,以書畫形式書寫沂蒙精神,傳唱歌曲形式傳唱沂蒙精神。沂蒙精神進班會課堂,中職班主任定期開展沂蒙精神主題班會,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沂蒙精神,挖掘先進典型,學習先進榜樣,汲取精神動力轉為學習動力。沂蒙精神課外教育主要是以校園文化為主,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在校內可以開展沂蒙紅歌比賽、沂蒙精神故事會等豐富多彩校園活動來宣揚沂蒙精神。學校可以充分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挖掘學生傳承動力,利用現代傳媒手段主動宣傳沂蒙精神。中職校園還可以通過廣播電視臺有計劃地播放沂蒙紅歌,以歌傳聲,以情動人。學校宣傳部門可以聯合學生處定期安排學生集中學習沂蒙精神相關學習材料,聘請校外專家來校開展講座。學校有計劃地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定期播放沂蒙大講堂,引導學生在學習中深刻領悟沂蒙精神,自覺傳承沂蒙精神。校外實踐部分主要是組織學生參觀沂蒙紅色教育基地,在實情實景參觀過程中引導學生感悟沂蒙精神,并撰寫心得體會,強化對沂蒙精神的認識。校內思想教育和校外實踐教育開展期間,安排學生在每一次活動之后撰寫心得體會,不斷增強對沂蒙精神的理解和認同。
三、重要意義
研究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的路徑具有豐富的意義。第一方面是有效路徑的研究可以豐富沂蒙精神研究,彌補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途徑研究的空白區域。第二方面,沂蒙精神進中職校園有助于優化校風學風,形成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第三方面,通過將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有助于提升中職生的文化素養和文化內涵,引導中職學生將沂蒙精神轉化成學習動力,進一步提升自己。第四方面,通過將沂蒙精神融入中職教育有助于培養中職學生的家國情懷,增強熱愛家鄉、熱愛祖國的自豪感,升華愛國情懷,增強民族自信心。
參考文獻:
[1]苗得雨 .“沂蒙精神”永在[J].文藝報,2006(3).
[2]沂蒙精神學習讀本編寫組.沂蒙精神學習讀本 [M].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14:4.
[3]楊俊英 .論沂蒙精神的思想源泉 [J].山東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9(03):67.
[4] 苑朋欣 .沂蒙精神內涵解析[J].井岡山學院學報,2009(5).